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授粉品种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国红、高岭、新世界、新红星、秦冠、王林、藤牧一、芳明、桑萨和金冠给红富士苹果授粉,调查各授粉品种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冠、桑萨、芳明和新红星等适宜做红富士苹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苹果品质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苹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且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糖,秦冠、新红星、富士Ⅰ、富士Ⅱ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弘前富士、金冠、华冠、粉红女士、乔纳金、皮诺娃、红玉、澳洲青苹果实中的4种糖含量高低顺序为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有苹果酸、琥珀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乙酸,其中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甜度/总酸值比较高的是华冠和秦冠(>400),金冠、弘前富士、富士Ⅰ、富士Ⅱ、乔纳金介于200~400,较低的是新红星、澳洲青苹、红玉、皮诺娃和粉红女士(<200)。【结论】弘前富士、富士Ⅰ、富士Ⅱ、秦冠、金冠、乔纳金、新红星、皮诺娃、华冠果实中的主要可溶性糖为果糖,粉红女士、澳洲青苹、红玉中主要为果糖和蔗糖;12个苹果品种果实中的有机酸均主要为苹果酸。甜度/总酸值是影响苹果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红星、富士、国光、金冠、乔纳金及阳光苹果为试材,系统调查研究了1992年开花期间苹果花朵柱头败育的发生规律。在小范围内,树冠西北侧受害重,东南侧受害轻;在树冠100cm 以下冠层内受害重.250cm 以上冠层基本不受害。在大范围内,山西省中北部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在苹果品种上,红星受害最重,富士次之,国光、金冠较轻,乔纳金、阳光不受伤害。苹果砧木 M_9、M_7的红星嫁接树受害最重,山定子、八棱海棠居中,SDC 系砧木嫁接树受害最轻。研究结果认为柱头败育主要诱导因子是花芽萌动前期的突然降温,通过筛选适宜的苹果砧木及品种可以减轻柱头败育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生草覆盖对苹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昆明市西山区大河果园生草覆盖区及对照区苹果的单株产量、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园实行生草覆盖之后,果实产量及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红富士的产量达37.75 kg/株,较对照提高60.23%,乔纳金、金冠和红富士3个品种的单果重较对照提高28~40 g,果形指数均在0.860以上,大、中型果所占比例较对照提高11.67~26.70个百分点,成熟度无明显差异,糖酸比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长富2号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cv.Red Fuji,Nagafu NO.2)为母本,红星、荷红、美红3个授粉品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研究授粉品种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糖积累及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6.
和静县自1983年引进红富士苹果以来,已历经20多个秋冬.红富士苹果抗寒性较国光、秦冠、金冠等品种稍弱一些,造成果园成片死亡的原因是综合性的,不单是冬季低温所致.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红富士苹果个大、色红、质优、丰产、耐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日本引进以来,早以成为我国各大苹果产区的主栽品种。红富士苹果标准果形是端正、高桩,果形指数在0.8以上。但生产中发现,红富士苹果存在着果形不稳定,易出现果形扁和果形偏斜的现象。因此,如何生产果形标准、美观的红富士果实,就成为生产中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苹果不同品种对苹果霉心病的抗性差异以及不同防御酶在苹果防御霉心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不同苹果品种的霉心病发病率,同时室内创伤接种的测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接种霉心病两种致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后的发病面积以及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田间自然条件下不同苹果品种霉心病发病率不同,顺序为嘎啦、不套袋的金冠<套袋金冠<套袋富士<不套袋红星。套袋后金冠苹果的萼筒开张率升高,霉心病的发病率与苹果萼筒开张率呈显著正相关。室内接种链格孢菌后嘎啦的发病面积最小,红星次之,金冠再次,而红富士最为感病,发病面积最大;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后金冠最为抗病,发病面积最小,嘎啦和红星次之,而红富士发病面积最大。接种链格孢菌后不同品种的罹病组织中,嘎啦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最高,其次为金冠,然后为红星,最低的是红富士。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后,不同品种的病健交界部的POD活性嘎啦>金冠>红富士和红星。不同苹果品种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和链格孢菌后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 PPO)活性相对于各自对照均明显升高,但是不同品种增加幅度的顺序为嘎啦>金冠>红星>红富士。嘎啦、金冠以及红星苹果接种粉红单端孢菌和链格孢菌后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活性相对与对照显著降低,而红富士果实接种两种致病菌后CAT活性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苹果霉心病的发病率与萼筒开张率呈显著正相关,套袋会导致果实萼筒开张率增大。嘎啦苹果对链格孢菌抗性最强,金冠对粉红单端孢均抗性最强,红富士苹果对两种病原菌的均表现为最感病。POD、 PPO以及CAT在苹果防御霉心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金冠、新红星、富士、新陆奥、乔纳金、青森、山荆子等7个苹果品种/类型为试材,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的方法对其水溶性蛋白质进行分析,成功地对7个不同苹果品种/类型进行了区分,说明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可以用于苹果品种的鉴别,且方法简便、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0.
苹果最佳采收期的确定要根据品种特性、市场需求、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1、根据果面颜色 这是果实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例如,新红星苹果果面由淡红转为浓红或紫红;金冠果面由绿变白绿、浅绿;红富士苹果由绿变淡红、深红;  相似文献   

11.
以皇家嘎拉、红嘎拉、新乔纳金、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树冠不同区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特征及其与枝叶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果实产量和数量均主要分布在树冠1—2、2—2和3—2区位;皇家嘎拉和红嘎拉果形指数较高的区位分别集中在树冠第3、1层和第4、3层,新乔纳金和富士果形指数在树冠内分布较均衡;4个品种单果重较大的区位主要分布在树冠第1、3层;皇家嘎拉、红嘎拉、新乔纳金果实着色程度从上至下、从外至内逐渐变浅;皇家嘎拉、红嘎拉果实胴部锈量和梗洼锈量以第4、1层较多,富士以第2层较多,新乔纳金果实胴部锈量较少,梗洼锈量在第4、3层较多;皇家嘎拉和富士果肉硬度随树冠高度的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红嘎拉树冠第2、3层外围和次外围区位以及4-1区位果肉硬度较大,新乔纳金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皇家嘎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1—1和3—1区位较高,红嘎拉、新乔纳金和富士则以第4层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品种树冠不同区位枝叶量与果实数量和产量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红嘎拉果肉硬度与枝量和叶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皇家嘎拉、新乔纳金、富士果实品质和枝叶量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品种的物候期、树体的枝类组成、花朵坐果率、外围新梢的生长动态等树体生物学性状和果实的经济学性状对近年引进石家庄果树所的新世界、福岛短枝富士、嘎拉、红乔纳金、散沙和藤牧一号 6个苹果品种的表现进行了观察。认为 :藤牧一号、新世界和福岛短枝富士为适宜大量发展的早、中、晚熟优良品种 ,嘎拉、散沙可以选择发展 ,红乔纳金应限制发展。  相似文献   

13.
Vegetative growth of young apple trees trained in vertical axis were studied with ‘Red Fuji',‘Jonagold’, ‘ Orin’ and ‘ Starkrimson’on M7, MM106, M26 interstocks in northern China. About 30branches sprouted from the central leader of the trees during the 4 years after planting for ‘Red Fuji’ and‘Jonagold’, and 26.7 and 20 branches respectively for ‘Orin' and ‘Starkrimson. Moreover the 2-year-old section of the central leader had the strongest capacity to sprout new branches (and sometimes the 1-year-old section too), and sprouted more new shoots than the other section. The total new shoots including spurs on the4-year-old trees reached 631 per tree for ‘ Jonagold', about 480 for ‘ Red Fuji’ and ‘ Orin’, and 312 for‘Starkrimson’. Percentage of spurs was about 61% for ‘Red Fuji’, 73% for ‘Jonagold’ and ‘Orin’, and81% for‘Starkrimson’. Growth vigor of the central leader and limbs of the young apple trees could quickly decline: the growth of the central leader decreased markedly in the fourth year after planting, and branches from the central leader grew vigorously only in the current growth season or in the first two years after branching.  相似文献   

14.
以烟富3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在2个试验地点采,采用5个品种授粉的花粉直感效应对富士苹果套袋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宜的授粉品种并为提升套袋富士风味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授粉品种对富士套袋果实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的花粉直感效应,在2个试验点的富士果实挥发性成分和特征香气成分数量均以金冠授粉较多,以嘎拉授粉较少,新红星、锦绣海棠和红宝石授粉在两地间存在差异,主要由于有12种成分仅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到,这些差异成分含量均较低,除2-甲基丁酸乙酯,其他成分对果实香味没有影响;新红星、红宝石对提高醇类含量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金冠、新红星和嘎拉对提高醛类含量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而金冠、新红星和红宝石对于酯类和萜烯类成分含量的提高作用更显著;采用锦绣海棠授粉时,果实4类挥发性成分含量均较低;授粉品种在不同地点对套袋富士果实挥发性成分的花粉直感效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王敬兵  刘玉祥  平文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1-18683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去袋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高光效苹果园红富士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去袋的红富士苹果的单果重、着色面积、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和总酸的含量。[结果]去袋越早,单果重增长越明显,着色面积越大,而对于果形指数则影响不太明显;去袋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越高,酸含量越低。[结论]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富士、金冠和嘎拉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脂氧合酶(LOX)在果实生长发育至采后软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采后乙烯调控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及后熟过程中,富士、金冠和嘎拉3个品种果实的LOX活性呈相似的变化规律,在幼果期均出现较高活性高峰,之后下降,至成熟后果实LOX活性又开始提高。品种间比较结果显示,虽然富士果实LOX在幼果期出现较高峰值,但之后下降迅速直至采收初期,而此间金冠和嘎拉果实LOX活性及增加速率均高于富士,说明LOX活性表达状况可能是衡量果实贮藏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采后乙烯调控后,乙烯抑制剂1-MCP能极显著地抑制苹果果实LOX活性,在贮藏期间其活性基本恒定,而乙烯利对其活性虽有促进作用,但不如1-MCP的作用显著,因品种贮藏性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丹霞、富士、乔纳金、嘎啦4个苹果品种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疏花剂施易乐(清水为对照)对其中心花及果实进行喷布,并对不同生长期的果实横径、纵径和成熟期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施易乐对幼果的正常膨大以及中后期的果实生长速度无不良影响;对果实品质指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亦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