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采集 母禽交配24小时后,即可产生受精卵,一般第3天的种蛋受精率为50%,第4天为70%,第5天后达90%以上。因此,宜母禽群放入种公禽后第10天开始采集种蛋。种蛋必须来自健康种母禽群。2、选蛋 要选椭圆形蛋,  相似文献   

2.
1、采集 母禽交配24小时后,即可产生受精卵,一般第3天的种蛋受精率为50%,第4天为70%,第5天后达90%以上。因此,宜母禽群放入种公禽后第10天开始采集种蛋。种蛋必须来自健康种母禽群。2、选蛋 要选椭圆形蛋,  相似文献   

3.
1、采集 母禽交配24小时后,即可产生受精卵,一般第3天的种蛋受精率为50%,第4天为70%,第5天后达90%以上。因此,宜母禽群放入种公禽后第10天开始采集种蛋。种蛋必须来自健康种母禽群。2、选蛋 要选椭圆形蛋,  相似文献   

4.
正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一种禽腺病毒引起的,致使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既能垂直传播(母传子),也能水平(禽与禽之间)传播。病鸡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直接的表现是产蛋率下降,蛋壳异常,产软壳、薄壳蛋,蛋破损率高。该病致产蛋率下降15%左右,产蛋高峰只有30~40%,并且不能选为种蛋。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蛋库管理,提高入孵种蛋质量首先要求对外来蛋种进行严格的3倍量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后才放入蛋库,库内要保持75%相对湿度,及16℃室温,基本上能保证各周龄种蛋较理想的储存环境。为减少细菌传播机会,操作人员选蛋前先用消毒药水洗手,选择过程中轻拿轻放...  相似文献   

6.
1.种蛋的选 择 用于孵化 的种蛋 应新 鲜,最好 是 在一 星期 内的 蛋 。种蛋 应在 13  ̄ 16℃、 相 对 湿 度 75%的 条 件 下存 放 ,存 放 时 间 12  ̄ 18 天 内 ,仍 可 做种 蛋 。 存 放 时 间 超 过 3 星 期 的 蛋 孵 化率 较 低 ,不 能 做 种 蛋 。 在 存 放 期  相似文献   

7.
选蛋 种蛋必须来自遗传基因稳定、健康无病的高产种蛋。种蛋一般不应超过七天.要求新鲜、清洁,存放在18℃以下无污染的容器里。  相似文献   

8.
江兆发 《饲料博览》2003,(10):49-49
1.温度。是孵化的最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有恒温和降温两种施温方案。恒温方案:第1天~第19天37.8℃,第20天~第21天36.5℃~37.2℃。降温方案:第8天~第12天37.8℃,第13天~第15天37.6℃,第16天~第19天37.4℃,第20天~第21天36.5℃~37.2℃,降温法符合孵化种蛋对温度前高后低的要求。恒温法适合巷道式孵化器和箱体机分批孵化方式,能省电。我们认为降温法孵化比恒温法效果好。鸡产蛋前期产下的种蛋孵化温度应高0.15℃或提前6~8h入孵,第20天~第21天37℃。产蛋中期(35~50周)种蛋理化特性优良,孵化用37.8℃,出雏用36.5℃~37.1℃。产蛋后…  相似文献   

9.
一、人工孵化 1、种蛋的管理(1)种蛋的来源。种蛋必须来自于饲养管理正常,健康和高产的种用珍禽群。若外地引来的种蛋、种雏,一定要先进行单独孵化和隔离饲养,再经过检疫,确保种蛋未携带病菌后再引入场区:(2)种蛋的选择。种蛋必须是来自产蛋高峰期的,蛋的大小适中,蛋壳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和无污染,蛋质新鲜,通过照蛋器透视检验无薄壳、陈旧和裂损、变质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种蛋贮藏是否得当,对提高入孵率、出禽率乃至苗禽的成活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种蛋在贮藏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要适宜贮存种蛋的温度若高于24℃,则胚胎开始发育,导致禽胚死亡;若低于5℃,则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所以,保存种蛋最适宜的温度应为10-15℃。2、湿度要恰当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的水分可通过气孔不断被蒸发。为了不使蛋内的水分过分丢失,必须使贮藏室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  相似文献   

11.
火鸡的种蛋,要求蛋重约85克,大小端分明,蛋呈卵圆形,蛋壳表面有棕色斑点。不合格的种蛋主要有:薄壳蛋、畸形蛋、脏蛋、砂壳蛋、破壳蛋、钢皮蛋、过大过小的种蛋。一、种蛋保存方法1.备好库房。种蛋收集后如不能马上入孵,必须入库保存。要求贮存种蛋的库房具有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新鲜。2.温度稳定。贮存种蛋的温度要求保持稳定,忌忽冷忽热,适温为10~18℃。种蛋若保存10天以上,每延长1天,孵化率就会降低1%。  相似文献   

12.
火鸡的种蛋,要求蛋重约85克,大小端分明,蛋呈卵圆形,蛋壳表面有棕色斑点。不合格的种蛋主要有:薄壳蛋、畸形蛋、脏蛋、砂壳蛋、破壳蛋、钢皮蛋、过大过小的种蛋。一、种蛋保存方法1.备好库房。种蛋收集后如不能马上入孵,必须入库保存。要求贮存种蛋的库房具有通风设施,保证室内空气新鲜。2.温度稳定。贮存种蛋的温度要求保持稳定,忌忽冷忽热,适温为10~18℃。种蛋若保存10天以上,每延长1天,孵化率就会降低1%。贮存温度过  相似文献   

13.
一、挑选高品质的种蛋种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孵化率和出雏率,因此要严格按照种蛋标准选择种蛋,种蛋要新鲜、清洁、干净。要贮放在空气流通,清洁卫生,阴凉的专用蛋库,蛋库温度控制在15℃左右,贮放时间以1—3天为好,每天翻蛋1—2次。种蛋要经过消毒、后预温、再入孵。  相似文献   

14.
<正>种蛋进入孵化程序后,要控制好孵化条件,按照具体的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操作。1选蛋应确保种蛋来自生产性能高的良种鸡群。种蛋不能被检出有白痢和支原体等经蛋传播的病原体。鉴别种蛋的新鲜程度。种蛋保存时间长,影响蛋内营养物质,降低胚胎活力和出雏率。以产后7 d内的蛋作为种蛋最合适;15 d则孵化能力逐渐降低。种蛋的形状大小要合适。一般以55~65 g为宜。种蛋大小均匀可使出壳时间集中,雏鸡均匀一  相似文献   

15.
梅清 《农家顾问》2005,(4):45-46
1.抓繁殖,育幼鹑 每年春秋两季孵化鹌鹑较为适宜。因此,要抓住这个适宜季节,很抓配种繁殖。每只公鹑每天只能交配一次,多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方法:将单笼饲养的公鹑捉出,放入母鹑笼内,进行自由交配,交配后就捉出,以免浪费公鹑精力和引起母鹑反感。以后每天交配一次。在第一次交配后至少经过4~5天才生出受精蛋,所以应当用7天以后的蛋作种蛋。  相似文献   

16.
二郎山山地鸡不同产蛋阶段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产蛋阶段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实验选取二郎山山地鸡种鸡群4个不同产蛋阶段,分别收集种蛋孵化,测定孵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产蛋阶段的种蛋与其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32周龄种蛋孵化效果最优,40周龄次之,再次为25周龄,最差为48周龄。研究结果表明产蛋阶段对种蛋孵化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 1 种蛋的选择 种蛋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及幼鸪的强弱,种蛋的选择是饲养鹧鸪的第一关。 1.1 种蛋应是健康、高产母鸪所产的蛋,种鸪必须是健康无病的优良品种。 1.2 种蛋的大小和蛋形要符合品种要求,种蛋要  相似文献   

18.
将本所鸡场海兰褐蛋37.8℃孵化,收集孵化前种蛋至孵化后1~13日龄鸡胚蛋黄及1~24日龄雏鸡血清分别测定其法氏囊(IBD)AGP抗体水平,以期测定IBD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种蛋及13日龄前鸡胚在这14天期间,其母源抗体AGP滴度维持在26.5左右,1~7日龄雏鸡母源抗体均维持在26以上,7日龄为最高,可达26.6,但在10、12、14、20日龄时,分别降至23.4、21.4、20.4、20.2,24日龄时则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9.
1989~1990年,对LRH-A_3提高种鸡、种鸭的产蛋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RH-A_3可显著影响种禽的产蛋率,但不同的给药途径影响不一样。注射给药对产蛋率没有影响,甚至略有下降;口服给药后产蛋种鸡率可提高10.59%,种鸭提高8.46%,且对母禽的健康。蛋的质量及孵化率均无不良影响。其方法简单,易于推广,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孵化早期无精蛋自动挑选系统,结合各执行机构,对系统的电路及软件作了详细的研究。选取种蛋立位透光图像中的各部分的面积值作为无精蛋的识别特征。系统以TMS320DM642型DSP与EPM7128AETC型CPLD为控制核心,蛋盘设计为可自动切换的两种状态(孵化状态与检测状态)。种蛋的图像由CCD采集,由DSP经图像处理,神经网络识别后并由喷墨装置标记出无精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