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在抢救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其作为预警组;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进行常规抢救护理的急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评价:1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2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3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1预警组患者预检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预警组平均急诊时间、平均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3预警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预见性和准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分诊、急诊时间,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预防作用。方法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68例,循证护理组经循证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2、4周统计SHS发生率,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SHS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5.9%vs22.1%,P〈0.05)。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在干预后1、2.4周循证护理组的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高(P〈0.01)。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可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SHS发生率,可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围术期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67例骨盆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组34例及常规护理组33例,在围术期分别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痛觉可视化评分(VAS)评价术后24、48、72 h患者疼痛情况,观察术后恢复情况,使用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Maj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加速康复组Majeed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骨盆骨折围术期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骨盆功能恢复及加速康复方面较常规护理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纳入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0例为对象,均接受系统康复干预,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常规脑梗死护理程序,B组在常规脑梗死护理程序同时强化心理护理,护理6个月后,对比心理状态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跟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但B组更有优势,两组患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康复干预,并根据身心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直肌旁入路骨盆骨折(pelvic fracture, PF)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骨盆功能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直肌旁入路PF手术术后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2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使用Majeed SA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患者骨盆功能进行评价,并向患者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F-36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综合组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干预后骨盆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腹直肌旁入路PF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骨盆功能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76例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术前、术中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前、术中疼痛和焦虑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的9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干预前后对宫颈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G)进行评价,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明显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股四头肌等速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100例,依据前瞻性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50例,综合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依据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常规组在治疗期间仅行常规护理,使用Cybex等速肌力测试仪器记录并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股四头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变化,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PT、AP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PT、AP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综合组PT、AP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Lysholm、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2组Lysholm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综合组Lysholm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KOA患者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及功能,并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肿瘤术后患者5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状态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后综合组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SDS及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可有效纠正患者悲观、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颈椎病术后患者颈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79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40例及常规护理组39例,均给予颈椎病治疗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干预前后颈部疼痛情况,使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价干预前后临床症改善情况,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法(NDI)评价干预前后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及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2组患者VAS、NDI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综合护理组干预后VAS、NDI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则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颈椎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75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叙事护理组38例及常规护理组37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叙事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使用癌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应用自评调查问卷从医嘱遵从、饮食依从、服药依从、疾病认知维度评估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叙事护理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并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SPBS-CP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照护负担、心理/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经济/家庭负担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叙事护理组照护负担、心理/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叙事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FTS组及常规组各50例,FTS组患者给予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2、6、24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FTS组术后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住院治疗且在治疗期间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及常规干预组各30例,住院治疗期间给予综合干预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常规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干预1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变化,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1周后,综合干预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改善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心衰加重,明显少于于对照组的6例(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3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CRRT治疗的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22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8%,优于对照组的27.88%(P<0.05);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粪便质硬、排便费力、肛门堵塞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症状评分、大便干结症状评分、排便不尽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发生风险,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过程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行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35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依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分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使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从情感、身体两个维度评定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心理负担情况。对比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PB身体、情感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评分明显下降(P<0.05),个性护理组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MAP、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个性护理组MAP、HR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较护理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降低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89例行化疗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5例及常规护理组44例。心理干预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学干预,常规护理组在化疗期间仅行常规护理。使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OL-C30)评价患者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情绪积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情绪积极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并高于同期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情绪积极率较干预前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CD-RISC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并高于同期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干预后CD-RISC评分较干预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EORTC QOL-C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门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综合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价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使用圣乔治问卷(SGRQ)评价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HAMA、HAMD、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HAMA、HAMD及SGRQ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SGR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前焦虑心理的影响,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应用心理护理对142例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估。选取乳腺癌、胃癌、食道癌、甲状腺癌、肺癌等不同肿瘤142例,分为干预组71例,对照组71例,对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比较分析2组干预前后焦虑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