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农机化》2008,(2):40-40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气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区、丘岭区有地形高差水源可资利用,在发展温室大棚经济作物时,灌溉可优先选用迷宫式滴灌带,采用自压滴灌灌水技术,该技术具有安装简易、造价低,不需能源、高效节水等优点,是一项易于为群众接受,较为理想的滴灌形式。对该滴灌技术的设计方法及步骤作了总结,可以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温室大棚灌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桂官  徐礼勤 《节水灌溉》2007,(6):43-44,48
分析了温室大棚蔬菜生产时对湿度的要求,提出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湿度的调控方法,对比了温室大棚的几种灌溉方法.重点对温室大棚微灌技术作出分析,讨论了温室大棚膜下滴灌、重力滴灌、渗水灌溉技术,并且提出温室大棚利用雨水资源的方法以及灌水器堵塞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灌溉作为调控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合分析了滴灌对农田土壤N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献资料显示,滴灌通过调控土壤湿度和温度环境,改变土壤微生物菌群和土壤中气体传输速度,进而影响土壤N2O的产生以及排放速率;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条件稳定,适宜于作物生长,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但目前滴灌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多种温室气体的同步定量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滴灌条件下土壤干燥区和湿润区N2O排放通量间差异研究和不同种类温室气体的同期影响研究)。今后,要加强监测滴灌下多种温室气体同期排放和不同土壤区域N2O排放差异,加强从分子水平探究滴灌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N2O气体产生过程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把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和滴头一滴滴不断浸润作物根部土壤。比喷灌省水30%~50%,保持根部土壤结构,通气好。可使化肥溶解在水中,使根及时吸收。使地表湿度减到最小,有利于减少病虫的发生和杂草的生长。滴灌对水源不足的山区丘陵地更合适。目前,我国滴灌主要应用在果树、蔬菜、花卉、药材及苗木培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种类上,推广重点是温室大棚蔬菜保护地和丘陵山区果园。据统计,全国有近500万亩温室大棚和几千万亩果园,为推广滴灌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从使用条件和经济收益的角度考虑,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蔬菜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此系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智能采集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的环境参数信息,并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协议实现各类环境参数的自动化获取、传输以及执行控制。实践结果表明,温室蔬菜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温湿度情况,自动控制滴灌设备进行自动化滴灌,相对于常规滴灌设备来说,温室蔬菜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可以达到15%~20%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溉制度对温室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因此研究不同灌溉制度对温室番茄生理变化的影响,对于温室番茄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试验采用传统灌溉方式为对比,研究了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对其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可以使温室番茄的净光合速率峰值提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番茄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灌水量较低时,可以通过缩短灌水间隔来提高温室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盐湖区自2002年实施设施农业机械化以来,滴灌技术就开始应用于大棚中。目前盐湖区滴灌设备已达700余套。滴灌是将先进的灌溉技术与传统的灌溉条件相结合,是农民在现有的耕作基础上使用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目前滴灌主要用于日光温室中。温室滴灌系统具有节水、增产、减少病虫害、省工、高效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对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增加经济收入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中的安装使用、设备保管的方法,以及滴灌技术在日光温室中表现出的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改变千百年来大水漫灌灌溉方式的一种节水措施。它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用少量的水取得较高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措施。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汽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将双上软管滴灌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棚温室双上孔软管滴灌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内的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分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配合该项技术的发展,现将大棚温室双上孔软管滴灌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温室环境与正确的灌溉方法对农作物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动滴灌测控系统可以实现根据温室内种植的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湿度与环境温度,适时进行自动滴灌,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的条件。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策略,由计算机控制并利用各种传感器实现自动采集、监测土壤湿度与环境温度,及时灌溉。此系统的应用,降低了灌溉成本,提高了灌溉质量,起到了节水节能的作用。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过涝或过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了温室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了精准农业化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温室小气候对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温室小气候的变化特点导致温室作物更容易发生病害;温室小气候对致病因子的活性和作物的抗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灌溉方法(滴灌和沟灌)对温室小气候的影响差异较大,滴灌在改善温室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潜力.基于小气候因子的调控与作物病害的发生条件,优化灌溉制度,有利于降低作物的发病几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伍霞  陈娟 《湖南农机》2011,38(9):69+71
就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做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从温室滴灌、果园滴灌、大田滴灌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滴灌节水技术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系统配套设备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滨海盐碱地区温室蔬菜的水、肥、氧管理模式,对温室番茄进行不同的滴灌处理试验,分析了施肥灌溉和加氧灌溉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株高和茎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中水低氮处理产量最高,较高水高氮处理增产45.3%;各处理间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都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考虑产量及成本等因素,中水低氮和低水低氮灌溉为滨海盐碱地区最适宜的滴灌施肥模式。滴灌加氧对盐碱地番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不加氧处理相比,株高、茎粗增加4.6%和4.3%,增产12.1%,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和Vc质量分数均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用大棚栽培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而滴灌的增产效益显著,是大棚蔬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设施。滴灌不仅有节水、节能、降湿等优点,同时,还可调节小气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结合灌溉进行追肥、施药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温室滴灌系统模型参数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模糊PID的控制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滴灌系统模糊PID控制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mith预估补偿的模糊PID控制相比传统模糊PID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和更短的响应时间,且过渡过程更短、超调量更小、稳定性更高,控制效果明显提升;同时,蔬菜温室的田间测试结果表明,滴灌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为5.95%,且系统稳定后,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60.22%左右,运行稳定且符合温室的灌溉要求,实现了灌溉的精准管理和精确控制,为发展设施农业精准灌溉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胡天让 《南方农机》2023,(12):51-53+60
【目的】传统模式下的农田灌溉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随意性较强,水资源利用率低,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的转变。【方法】笔者结合物联网技术,从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设计、终端控制模块设计以及无线传输模块设计、上位机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田滴灌远程控制系统。【结果】该农田滴灌远程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能够保持正常运行,满足不同类型环境的需求,尤其适用花园、温室蔬菜大棚等封闭的环境,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充分满足了农田区域化的灌溉需要。【结论】该农田滴灌系统实现了对农田中的电磁阀启停控制以及节水灌溉任务,保障了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推动了农业增产增收,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农业,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滴灌技术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实现高效利用水和化肥的一种农业科技技术。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这种技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滴灌技术具有适用作物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不受地域限制等一系列发展的优势,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由于丘陵地区在地理上大部分布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滴灌是先进的灌水技术,大棚蔬菜生产采用滴灌技术可获得显著的效益。一、大棚蔬莱采用滴灌的优点1.降低空气湿度滴灌管置于地膜下进行灌溉,因此,在作物垅间无膜覆盖的地方,土壤保持干燥,无地面蒸发,降低了大棚内空气湿度,使作物免患因空气湿度高引发的病害,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2.适时补充各种养分使用滴灌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将各种营养成分施入,可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及时补充各种养分,保证作物在最佳营养条件下生长。3.减少地温下降,提高棚温使用滴灌可采用浅灌勤灌,最大限度减少地温和棚温下降,从而保证土壤微生物活性,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