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干旱山区造林地选址中,研究了林缘地带不同造林地土壤相对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苗木栽植后成活率、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林缘地带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由近及远逐渐降低,栽植苗木后,成活率和生长量也由近及远逐渐降低。林缘四周上缘、东缘、西缘和下缘地带2、4、6、8、10、12m处土壤相对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栽植苗木后成活率、新枝长度和新枝基部粗度均以下缘地带最高,分别在46.23%~32.05%、58.42%~42.17%、90.62%~72.14%、42.42~10.04cm和17.52~8.51mm之间变动。鉴于林缘下缘地带造林后苗木成活和生长量高的优势,建议选择造林地时优先选择林缘下缘地带,并采用靠灌外移造林技术造林。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为耐低温、抗干旱树种 ,能忍耐 - 40℃~ - 5 0℃的低温 ,在土壤水分含量为 2 %~ 3%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 ,但在干旱沙丘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 ,水、肥、热分配悬殊 ,采用常规的造林技术很难成功。因此 ,从 1 998年开始 ,我们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西部的沙丘地带 ,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 ,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造林地自然条件造林地选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西部沙丘地带 ,海拔高度为 1 32 0~ 1 5 0 0m ,年平均气温 - 1 .4℃ ,年积温 2 1 0 0℃ ,年降雨量为 35 0~ 480mm ,年蒸发量在 1 2 0 0mm左右 ,土壤贫瘠 ,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楠竹造林成活率,通过一系列试验得知,用楠竹母竹造林,当地母竹比外调母竹造林成活率高,但当地母竹资源不足;楠竹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山腰及山谷地带比山脊地带造林成活率高,森林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地区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宁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带实施的荒山造林工程,面积很大,多年来先后试验、总结出多种造林方式,直播造林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荒山造林中作用突出。适宜干旱地区直播造林的树种主要有山桃,山杏、柠条等,在宁夏干旱地区主要推广的是柠条直播造林技术。为了丰富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兼顾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培育荒山造林后续产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笔试验总结了宁夏中部干旱地带荒山、缓坡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豫北石质干旱地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豫北山区石质干旱地带退耕还林抗旱保成活造林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底盖天"造林技术能确保干旱地带造林成活率,当年造林成活率可达98%,成效远远高于其他一般造林技术,值得在干旱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于影响巴东县低山河谷地带造林成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长期的造林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三峡库区同类条件下造林具有营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人工植苗造林试验为中心,同时开展了该地带的土壤、植被、物候、小气候及天然更新调查和观测,探索出影响该地带造林保存率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温度、生理干旱及苗木物候期,对此采用了树种选择、大龄壮苗、林间苗圃练苗、丛植等相应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带选用7年生岷江冷杉,采用单植或在立地条件困难地段采用丛植,则3年保存率可达85%以上,巴山冷杉、紫果云杉也可作为这一地带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飞播造林适宜播量的探讨魏如凯(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油松(PinustablaeformisCarr.)为我国华北、酉北中海拔地带最主要的荒山造林树种,也是我国三大飞播造林树种之一,是我省飞播造林成效最好、成苗面积最大的树种。商洛地区从1975年开始...  相似文献   

9.
为在岩溶地区筛选出一批既能耐干旱、耐贫瘠、生长迅速、郁闭快、生物量大、萌生性强、水土保持效果好,又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乔灌木树种,以解决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在云南省建水县的不同海拔地带,按随机布置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结果为:高海拔地带以圆柏、杉木、冬樱桃、核桃、板栗和苦刺为较优造林树种;中海拔地带的较优造林树种有墨西哥柏、竹子、圆柏、木豆和思茅松;低海拔地带的较优造林树种有竹子、墨西哥柏、思茅松、木豆、车桑子和马鹿花。  相似文献   

10.
经9年来对木荷人工造林的实践,海拔900m以上地带,宜在3月中旬造林,海拔500 ̄900m地带,宜在3月上旬造林,海拔500m以下地区,可在2月底造林。经不同造林密度的固定样地调查表明,立地条件较好处,初植密度以2500株/hm^2为好,立地条件较差处,初植密度以3000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1.
绵阳市中海拔地带滇柏引种试验初报毛有明,潭永新(绵阳市林业局)陈继平(绵阳市林科所)陈茂松,罗必贵(安县林产公司)为了解决我市中海拔地带更新造林树种单一、材质差、生长速度慢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从1981年起,我市开始引进滇柏在中、低山地带进行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2.
杨树是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带造林绿化的主要乔木树种,人工造林面积较大,分布区域较广。其因适应区域广、无性繁殖容易和抗逆性相对较强等特性,常被作为人工造林的首选乔木树种,在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被广泛栽植。但由于当地近年来降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以及造林方法、造林密度、品种选择、抚育管理等原因,导致杨树林分质量较差,成林不成材、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3.
毛竹实生苗造林较传统的移母竹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适宜大面积造林。该文介绍的毛竹实生苗主要造林技术为:选择土层深厚,海拔800m以下地带,选壮苗于11-2月整地;加强幼林除草、施肥、间苗等抚育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4.
5.12地震灾害后,经过连续3年在岷江干旱地带采用针(阔)叶纯林、针阔叶混交、乔灌草等不同的植苗造林模式,进行造林试验探讨,结果表明:干旱地带地震灾后采用乔灌草比针阔叶混交和用针(阔)叶纯林植苗造林模式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试验结果,对当前进行地震灾后植被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插条与插干两种造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造林所用材料规格大小的不同,其成活原理是一样的。一、造林地的选择。插条和插干造林,成活与否关键在于插穗能否生根,生根则活,不生根则死。而插穗生根时,要求土壤中有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故要求造林地具备湿润和疏松的条件,如杉木插条造林多选择山腰以下,最好是阴坡、山脚或沟谷地带。  相似文献   

16.
我区境内有近两千万公顷的荒漠草原,属于草原带中立地条件最严酷的一个亚带。在这里,人工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林木生长量均很低,有的地段几乎无成活,林业建设带来很大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造林地的水分状况及所选造林树种的适宜程度认识不足。要知道,荒漠草原地带造林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水分,而不是其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于影响巴东县低山河谷地带造林成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同时 ,根据长期的造林实践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三峡库区同类条件下造林具有营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1种适合在毛乌素沙漠地区流动沙丘地带的以侧柏为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模式,该造林模式尤其适用于经过流动沙丘的铁路、公路两侧,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千家坪林区珙桐幼树生长特性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观察研究结果描述了珙桐幼树的生长特性,结合试验结果总结了珙桐的山地造林技术.结果表明,珙桐幼树的生长在6月上旬最快.8~9月停止生长;背风向阳地带造林有利于幼林成活,低洼地带不利于幼林成活.  相似文献   

20.
宝鸡市北部山区,当地群众虽有植树造林习惯,但紧靠城镇、交通方便的“窗口”地带及浅山区,由于干旱、土壤瘠薄、石砾多,年年造林不见林,二三十年前开挖的植树坑依然清晰可辨,至今荒山秃岭依旧。1989年以来,我市大面积推广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并选择扶风、凤翔、陇县建立示范样板,造林成效极为显著,在历年造林不见林的大面积劣质立地上造了林,平均成活率达91.6%,保存率8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