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冯会仁 《中国蜂业》2004,55(5):26-26
白垩病是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蜂群患有白垩病,会使采集力下降.如不能对症用药会使病情加剧,治疗无效. 合并弱小群,增强群势.蜂场要通风、向阳、干燥、安静.早春繁蜂饲喂健康无病菌的花粉,饲料充足,保证第一代蜂儿发育良好,增强蜂群"自身"免疫力.我每年春繁都是用自己蜂场生产的花粉喂蜂,从不在小贩手中购买.  相似文献   

2.
蜂群患白垩病与其环境密切相关。如果蜜蜂摄取的花蜜和花粉中缺少钙,会造成刚孵出幼虫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从而发生白垩病。因此,在蜜蜂饲料中适当补充钙,对治疗蜂群白垩病有效。现将我给蜂群补钙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白垩病,又称"石灰子病",是蜂群中一种真菌性传染疾病。白垩病对蜜蜂春繁非常不利,蜂群难以复壮,并且持续时间长。笔者曾是白垩病的受害者,在治病过程中虚心请教过养蜂能手,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至今蜂群再未发生过白垩病危害。一、传播途径蜜蜂白垩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抗病蜂群与患病群蜜蜂在外界采花过程中相互接触传染疾病,也有购买带病菌花粉被感染上白垩病的,平时在蜂场乱用病脾扩巢是白垩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丝瓜花粉花蜜能抗白垩病去年春季,我的蜂群有几群患了白垩病,可是到了丝瓜开花期,没有治疗而渐渐地自愈了,去年至今没有复发过。今年我又栽种丝瓜给蜂群搭棚遮荫,而且我的蜂场附近栽种丝瓜较多,到了丝瓜开花,蜂群采集非常积极。今年我从蜂友处引种的一箱蜂,今年又...  相似文献   

5.
从管理实践谈我防治白垩病最佳方法当前,白垩病一直危害着养蜂的生产与发展。轻者产量下降、重则蜂群死亡,给养蜂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众所周知,白垩病是一种酸性真菌,在繁殖期,除早春外,只要条件适宜,病菌就会复发。这样,养蜂者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出防治白垩病的...  相似文献   

6.
蜜蜂白垩病(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apis)引起的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疾病,该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并对养蜂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20个患白垩病蜜蜂黑色干尸混合50 g花粉粉碎,用蜂蜜混和制成条状花粉饼对意蜂蜂群进行人工接种感染,发现意蜂蜂群在接种前后患病个数差异显著(P=0.0227);自然情况下发病率差异显著不同组的蜂群之间在接种感染前后患病个数差异均显著(P=0.0238和P=0.0211),证实了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确实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了5群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蜂群内幼虫的患病个数与清理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 87),说明蜂群清理能力越强患白垩病的个数越少。采用蜂群白垩病人工接种方法对3个中蜂蜂群进行接种感染,结果均没有发现中蜂幼虫患白垩病。采用封盖子脾冷冻法检测蜂群的清理能力,发现中蜂和意蜂蜂群的清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2638),提示中蜂蜂群的抗白垩病能力可能由其他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7.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
养蜂体会谈(七)浙江省蜂业协会会员黄坚1防治白垩病的谋略白垩病的特点是来势猛、传染快,如果防治不当,就会给蜂群造成重大损失。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养蜂也如此,只要掌握了白垩病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采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谋略,即人为地给白垩病病菌...  相似文献   

9.
1 白垩病的发生笔者于1992年春繁期间作了实验,证明在我区发生的白垩病是由玉米花粉引起的。选择了1991年未发生白垩病的6群蜜蜂放在周围2.5公里无蜂群的市郊,分成两组,每组3群。一组喂玉米花粉,另一组喂山东省实验种蜂场生产的“人工花粉——泰山牌高效繁蜂灵Ⅰ号”。结果是:喂玉米花粉的3群蜂全部发生了白垩病,而喂人工花粉的蜂群都未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6,(8):36-37
<正>在45年的养蜂实践中,很多蜂病都亲身经历过,书中对各种蜂病的流行病学描述基本得到验证。但白垩病、死蛹病流行病学中的少数描述无法验证,本着学术百家争鸣的方针,与大家共同探讨。一、白垩病书中与很多蜂友都说喂花粉是白垩病传播的根源,在日常蜂群管理中,花粉确实是传播白垩病的媒介,但追根溯源我发现并非如此单一。1972年作为知青的我还在生产队劳动,那时脱粉、喂粉完全照书本上做。我共有8个平箱群,2群发生白垩病,但不严重,其  相似文献   

11.
对于白垩病,如果蜂群管理不善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计断子期).春季和晚秋发病较多,这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方法不当有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患白垩病蜂群使用过的蜂箱、蜂脾及其配套蜂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2)饲喂患白垩病蜂群生产的花粉;(3)脾多于蜂;(4)加脾方法不当.后两点是主要因素.下面就这4种原因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谈蜂群怎样安全越夏养蜂员应搞好下列工作:1遮荫:蜂群不能长时间曝晒在烈日下,须用草帘把蜂箱遮住。如果是患有白垩病的蜂群,治疗期间,须在上午或下午,揭开铁纱副盖或覆布,让太阳光照射蜂脾约05小时,以蒸发箱内湿气,杀死白垩病病菌。2喂水:蜜蜂生长发...  相似文献   

13.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08,28(6):30-30
对于白垩病,如果蜂群管理不善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计断子期).春季和晚秋发病较多,这与气候和饲养管理方法不当有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患白垩病蜂群使用过的蜂箱、蜂脾及其配套蜂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2)饲喂患白垩病蜂群生产的花粉;(3)脾多于蜂;(4)加脾方法不当.后两点是主要因素.下面就这4种原因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大黄碳酸氢钠能控制蜂群白垩幼虫病我的蜂群患了白垩幼虫病后,曾反复试用过灰黄霉素、麝香草酚、多菌灵、“402”等药物,但效果均不理想。1992年春繁,第二代子还是有白垩幼虫病,并且十分严重。3月下旬~4月初阴雨低温,为防并发爬蜂病,我连续给病蜂群饲喂了...  相似文献   

15.
<正>白垩病的病菌与青霉菌等真菌一样,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抗病力强的蜂群接触到病菌不会发病,抗病力差、群势弱的蜂群在气候不正常等外界不良条件下,马上就会得病,轻者群势、产量严重下降,重者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对蜂群有良好保健作用的奖励饲喂方法近年来,在防治蜂群白垩病的实践中,我有这样一点体会,那就是凡清除患病虫尸快,清理蜂巢积极性高的蜂群,白垩病的发病率就低,且容易治愈,在蜂群的饲养管理中,我们一般都要定期割除雄蜂蛹,而雄蜂幼虫是最易感染白垩病的...  相似文献   

17.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10,30(12):37-37
一个转地或定地的养蜂场,难免会有少数蜂群感染白垩病。只要群势强,巢内饲料足,外界有丰富的蜜源,蜂群自身抗病力强,白垩病对蜂群的危害就不大,有的蜂群可以不治自愈。反之,在蜂群抗病力差,巢内饲料缺乏,外界蜜源还稀少的情况下,白垩病对蜂群的危害就会加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轻则群势和产量下降,重则全群覆灭。  相似文献   

18.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1,30(1):24-24
白垩病全年均易发生,对蜂群危害大。蜂群患病后,轻则花子,重则幼虫全部死亡。2010年我国南方地区白垩病发生严重,湘南地区尤为严重。我场自8月份感染白垩病后,病情愈来愈严重,笔者用了很多方法治疗都不起作用。后来笔者将15粒穿心莲片研磨后加入砂糖水中,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喂后发现病势逐渐好转。连续加穿心莲片饲喂一个月后,蜂群的白垩病痊愈。  相似文献   

19.
邱发应 《蜜蜂杂志》2011,31(7):21-21
养蜂多年,每年春繁和秋繁都要用大豆粉或者购买大量花粉来饲喂蜜蜂,以补充蜂群所缺花粉。但在饲喂过程中总担心花粉携带病菌,使蜜蜂交叉感染,给蜂场带来毁灭性打击。从2010年开始,我春繁时购买山东龙口蜂源蜜蜂饲料公司生产的高蛋白蜜蜂饲料来饲喂蜂群,让我消除了担忧,也给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李忱 《中国蜂业》1993,(1):27-28
近年来,一些蜂场在春季时购进并饲喂带病菌的花粉,使蜂群发生诸如白垩病等一些蜜蜂疾病,给自己的养蜂生产带来不少的麻烦和损失。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提倡用自己无病的蜂群脱花粉贮备起来喂蜂是很有必要的。它具有安全又省钱的优点。要脱粉就必须有脱粉器,脱粉器可以到蜂具商店购买,也可自己动手制作,本刊将陆续向读者推荐两篇自制脱粉器的制作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脱粉效果好之优点。尤其适合资金不足的业余或专业养蜂者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