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通过分析2006-2011年舟山围填海的开发现状,深入探讨围填海工程对舟山海域环境、滩涂资源、岸段的占用和渔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填海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使舟山的填海活动有序进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障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浙江省城镇化和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围海造地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但大规模围海造地对浙江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根据围填海工程的特点和渔业资源分布状况,阐述了围填海工程快速发展给浙江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将填海工程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关广东省围填海对近海生态环境影响的文献资料,综述了广东省围填海与海岸线变化的关系,圉填海对滩涂和红树林等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近海海洋生物对广东围填海的响应.最后指出了广东省围填海生态影响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大治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46-9647
青山工程“两退一围”工作是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基本要求,是最基本的民生和民心工程,是影响未来、改写历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该文通过对青山工程“两退一围”工作进展情况,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后续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5.
填海造陆对海岸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海岸线长度与形态及直接吹填沙导致近海海底地形地貌变化[1],这些变化影响着海岸带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滨海新区遥感影像及其海图资料,对该区域近30年海岸线变迁、围填海演变及海底地形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对其具体进程和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0年间,滨海新区海岸线变迁是向海洋推进,且推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岸线长度增长趋势愈发明显,变迁面积较大。针对填海造陆引起围堤基底冲刷问题,笔者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舟山为例对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渔业资源、海域环境、海岸带环境和旅游娱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引入围填海造地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生产要素价值以及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结果表明:2009~2020年舟山因围填开发活动而造成的生态损失价值为348.764亿元,生产要素总价值为5535.876亿元,生态补偿的总价值为5884.640亿元。  相似文献   

7.
土壤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元素的影响不同。近年来,滨海湿地的围垦作为应对土地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对策被广泛地使用,而由围垦所导致的不同土地类型对土壤氮元素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比较盐城围填海区域芦苇沼泽、农田、盐田、鱼塘、城镇建设和光滩6种土地类型对植物地上生物量、土壤总氮含量、铵态氮变化量和硝态氮变化量、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试图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元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沼泽的植物总生物量远高于其他围填海类型;与芦苇沼泽相比,农田和鱼塘土壤总氮含量水平偏高,对土壤总氮影响较大;农田和鱼塘以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铵态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鱼塘中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增加量显著高于芦苇沼泽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围填海利用类型的氮矿化速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鱼塘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相比,农田和鱼塘土地类型的总氮含量与硝态氮含量较高,对滨海湿地氮元素的平衡有较大影响,应适度开发。  相似文献   

8.
利用调查资料,分析了辽宁省取水井数量及其供水量,反映了辽宁省地下取水井开发利用现状,叙述了地下取水井工程和取水量分布与该省水资源量逆势分布的特点,展示了地下水井工程在辽宁省供水和灌溉中的作用,该文的分析结论将对辽宁省今后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及封井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疏浚淤泥进行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是其最好的出路。介绍了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利用的吹填淤泥填海造陆技术、淤泥固化处理技术和淤泥轻量化处理技术,并简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优点、工艺及国内外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辽宁省水库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水库工程综合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众多的毗邻国家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周边国家对我国海域的非法侵占,势必影响到我国的国家海洋权益和我国渔业的正常发展.该文通过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现状的研究,分析出周边海洋争端对我国渔业资源、渔业权益及渔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护我国渔业合法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浙江路桥附近海域春秋季渔业资源。[方法]基于2016年11月路桥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路桥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春季渔业资源生物共4类35种。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分别为鱼类和虾类。调查海域优势种均为东海沿岸常见种类。调查海域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均匀度分布水平偏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浙江路桥附近海域的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该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的海洋经济中,海洋渔业是其重要的组成之一,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将对辽 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强调海洋渔业的重要性基础上,从辽宁省海 洋渔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入手,发现其海洋渔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主要是存在海域污染 严重、海域资源被过度利用、海洋经济体制存在缺陷以及渔业生产的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此,通过探索加强海域功能区监管、扩展养殖新道路、构建渔业发展新体系以及制定渔业发 展新政策等有效策略,使辽宁省海洋渔业的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实现渔业生态平衡,进而推动 了渔业的可  相似文献   

14.
资源价值核算理论在渔业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其产值约占我国海洋经济的50%左右。目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处在过度捕捞的状态,尽管渔获产量高,但渔获物个体小型化、低龄化,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原因在于未对渔业资源资产进行价值核算。由于渔业资源具有隐蔽性、洄游性及共享性等特点,使得对渔业资源核算面临着很多困难。通过对自然资源核算等理论和方法的分析,结合渔业资源特性,提出了开展渔业资源核算的方法和步骤,这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亮点:由于人类过度捕捞等原因,世界传统经济鱼类出现了资源衰退。未进行价值核算和有偿使用是导致过度捕捞的原因之一。分析了自然资源核算的理论,结合渔业资源特性提出了开展渔业资源核算的方法,这对渔业资源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了舟山沿岸渔场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通过分析得出导致其资源衰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舟山沿岸渔场资源、真正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舟山市的海洋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浙江省是海洋大省,加快我省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渔业经济的发展。本文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海洋渔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促进浙江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提出了思路及设想。  相似文献   

17.
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中日、中韩、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的实施给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渔业主管部门于2001年制定和实施了沿海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政策。论文首先分析了转产转业政策实施4年来,渔船报废补助、渔民转产培训补助、渔业产业项目扶持及渔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后对措施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与渔民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及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建议:(1)制订总体规划;(2)延续补助政策;(3)建立海洋捕捞渔民的养老保险制度;(4)落实渔业权保障渔民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发展,综述了广西海参资源和养殖现状,分析了广西海参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广西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广西海参养殖业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低、设施化水平低、养殖品种单一、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等问题。建议通过挖掘本地优势种质资源,建立育苗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开展海参繁养技术研究,提高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等措施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健康发展,为广西海洋渔业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