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在宏观上加大了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从科技进步、市场建设等加强了对农业的扶持,这对于重庆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在重庆创建一个"市场 会展 科技"的区域性物流市场,构筑农业科技产业引擎,提高重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重庆农业科技市场体系,是具体落实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重庆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下的重庆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庆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资金投入、扶持范围、政策"门槛"、项目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扩宽扶持范围,推动全面发展;加强良繁基地建设,助推良种推广;加快标准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推广示范实效;推动市场建设,打造渝茶品牌;降低贴息贷款"门槛",壮大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信息荟萃     
"重庆农业科技贸易城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07年9月11日,由九龙坡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重庆市社科院、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重庆市农科院共同完成的"重庆农业科技贸易城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的启动为推动长江上游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落实两个反哺,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动重庆农业上档升级,加速走向国际市场确立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基于此,主要探讨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重点分析学校自办、校企联合、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科技市场的建设,为农业科技的转化提供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5.
阐述重庆油橄榄栽培历史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国内橄榄油市场环境及需求分析,探讨重庆发展油橄榄的可行性。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庆油橄榄产业发展建议:改善种植基地条件,强化科技支撑,倡导规模化种植、集约化栽培,着力市场营销,提升基地现代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土保持》2009,(5):55-55
本刊讯 2009年4月12—13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命名了第二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07年,水利部命名了第一批(25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年来,各地按照水利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步伐,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这次对建设成熟、成效突出、评审合格的24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命名。水利部要求各地水土保持部门要进一步重视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强指导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立足区域特点,加快主食化专用品种引进;依托旱作农业,创新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眼科技普及,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改善基础条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农业环境,重视治理面源污染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重庆两翼山区发展加工型辣椒的优势,指出加工型辣椒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加工型辣椒的建议:加速加工型辣椒品种的示范推广;加速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改变净作模式,开展辣椒生物多样栽培;发展初级加工,提高辣椒附加值;鼓励企业建基地、基地建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重庆辣椒交易平台,规避市场风险;组建辣椒专业合作社,培育辣椒营销队伍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就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广农业科技转化应用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关键,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业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其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8%左右(同期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已在国际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因此,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新农村建设向节约型、绿色型、环保型和和谐型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关于建设五大功能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为科学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系统做出了顶层设计。在五大功能区的细分布局下,重庆农业会有什么样的新格局、新模式,成了热议话题。针对重庆市典型的资源禀赋差异、不同的市场要素条件和现代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五大功能区需要  相似文献   

12.
紫色马铃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营养丰富,具有食疗保健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针对目前重庆马铃薯种植广、需求大,紫色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对迟缓的现状,探讨在重庆发展紫色马铃薯产业的前景。凭借重庆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优势,初步设想了"加强新品种选育,推广种植;优化布局,发挥区域特色(色素提取加工,特色开发,高档蔬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基调,同时提出需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紧扣时代脉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以城带乡”战略,抢抓农业科技和乡村旅游,从建设西部一流农业科技园区的角度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气候冷凉,油料作物类型多、品种丰富。针对甘肃省发展油料产业发展存在的研发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推动加快布局科技创新链,构建以不同油料作物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全产业链甘肃油料产业技术体系,以产品为单元按照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链,设立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健康、营养、绿色的“甘味”油脂品牌,助推甘肃省油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都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中共重庆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决议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本课题  相似文献   

16.
"红色小流域"建设是根据山西革命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旨在快速有效地改善老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致富老区百姓,加快老区发展,回报老区人民,是传统小流域治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予以一定发展和创新的产物。阐述了"红色小流域"的建设内涵、选取条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重庆市第一大小春作物和第二口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性转移,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分析重庆市小麦生产现状,针对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加大抗灾减灾投入,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科研育种投入,推广抗性好的高产品种,加大小麦栽培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优质、特色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加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引入公司化运作,成立专业合作社,引领小麦种植;建立重庆小麦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现代农业技术产业技术体系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沟通与合作;当前小麦生产只能在适度规模上进行"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节水型旱作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转变。为此,在“九五”期间已取得的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节水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尽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模式,实现我国节水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新华社重庆7月22日专电(记者周文冲):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推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乡村生活体验转型升级,到2020年建成1000个特色旅游村。根据这一意见,重庆将重点打造城郊风光乡村休闲、渝东北三峡风情乡村生态、渝东南民族风情乡村体验三条乡村旅游带,突出"山水重庆、美丽乡村"主题,打造"巴渝人家、梦里老家"品牌,用建设景区的理念来建设农村,突出乡村旅游的绿色生态和乡土文化风貌。重庆市将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食品卫生、饮水、消防、  相似文献   

20.
调查贵州省遵义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科技研发力度,提升生产种植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改善发展配套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