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对"二元制"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重点对该模式目标和思路、特色和创新、应用效果进行了全面概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以期提高畜牧兽医类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畜牧兽医人才。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快了兽医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加快新时代农业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培养现代农业创新人才是提升高等农业地方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产学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农业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院校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明晰产学研融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意义,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开放协同融合等方面探索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将社会服务需求转化为能力培养育人目标,为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1983年10月3日和20日农牧渔业部召开了农牧渔业系统兽医教育和实验动物工作座谈会。特邀美国实验动物专家、美国康乃尔大学兽医学院院长 E.Melby 教授和美籍华裔学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比较医学系主任徐兆光教授参加咨询。经过讨论提出建议如下:(一)关于加强兽医教育问题鉴于我国兽医人才比农业其他方面人才偏少,应加强兽医人才的培训工作。建议在原有农业院校兽医系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兽医系,扩建成兽医学院。我国国土辽阔,应以北京、南京、东北、西北、华南各建一院为宜,首先应建北京、南京各一。但对单建兽医学院抑建畜牧兽医学院,未做最后定论。(二)关于建立实验动物中心问题鉴于实验动物对发展生物科学和农业、医学等关系重大,三年来做为重大技术项目引进  相似文献   

4.
<正>陈启军(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助理、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兽医学科学术带头人、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及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理事长),国家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1994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7月至1999年12月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微生物与肿瘤研究中心寄生虫部从事博士后  相似文献   

5.
创新方法是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已在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领域成功的进行了应用。为了探索创新方法能否应用于兽医研究领域,能否为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创新资源,本研究以TRIZ为例进行了创新方法在兽医技术方面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创新方法能够为兽医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案,方案符合技术发展路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案同时能够指出技术再创新的关键,为技术的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创新方法与兽医领域的全面融合能够提高兽医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陈泽良,男,1976年生,博十,教授,博十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农业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特聘教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特聘教授、新疆天康牛物股份有限公司布病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医学会地方病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委员、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免疫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十三五”农业人才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才与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随着辽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人才和科技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深入分析当前辽宁省农业人才与科技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明确了"十三五"时期辽宁省农业人才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农业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突出培养重点领域创新人才、着重培养科技推广人才、全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而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则在于加强行业重点领域研发、加快共性与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研究项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因此,提出加强人才培养,逐步完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创新推广服务机制等战略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实现农业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工程技术的协同创新;构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重大技术体系,加强农业工程技术的集成创新;加强农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农业工程技术创新的力量三个方面探讨了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推动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实现农业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工程技术的协同创新;构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重大技术体系,加强农业工程技术的集成创新;加强农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农业工程技术创新的力量三个方面探讨了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牧院校科技服务“三农”的实践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江苏省最大的农牧职业院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几十年来坚持走以打造品牌特色为根本、以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办学思想,详细介绍了学院创新办学之路,倾情服务畜牧业、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模式.学院办学实力快速提升,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展示了高等农牧职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科技部863、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等相关科技项目的资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了苜蓿耐盐、高产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实现了原始创新、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苜蓿产业的发展及奶业等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示范。据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知识农业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阐述知识农业的特征入手,提出培养创新人才对发展知识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滞后于知识农业发展步伐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大量的能在发展知识农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议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定位与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市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文章在借鉴国内先进院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地市农业科研院所是公益性农业事业单位、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重要基层单元等发展定位;应坚持"以农业和农民需求为导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服务地方农业与服务产业大局并重"等发展原则;应遵循"人才为本,创新为纲,服务为旨,突出优势,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方略,着力实施人才推动、产业促动、平台带动等举措。  相似文献   

14.
何孔旺男,1963年生,安徽枞阳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所长,人兽共患病防控项目组组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微生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革新的重要内容,是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针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对现代学徒制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实现我国全面脱贫的重要举措。精准扶贫需要先进技术,同时精准扶贫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通过精准扶贫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由农业部主导成立,中央级、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涉农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等共同参与,着力解决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转化应用的非法人合作组织。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创新联盟成立的背景,发展历程与工作实践,并结合当前的国家需求,提出了推动创新联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是由农业部主导成立,中央级、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涉农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等共同参与,着力解决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转化应用的非法人合作组织。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创新联盟成立的背景、发展历程与工作实践,并结合当前的国家需求,提出了推动创新联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高素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提出涉农高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在比较"校-园"合作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异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校-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给出"校-园"合作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推进农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9~11日,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成功举行。农业部有关领导及来自全国微生物学(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会议。生物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肥料则是生物产业的重要部分。会议以"创新驱动学科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围绕微生物与植物及土壤间互作关系、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与健康维护、微生物生态及其调控等研究新进展,以及微生物肥料技术产品创新、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微生物肥料与农产品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