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稀少,存在严重的沙漠化现象。结合樟子松的特征特性,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后抚育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区是荒漠类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结合该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及樟子松的生物特性,从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栽植方法、造林密度、后期管理等方面探讨樟子松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旨在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造林地选择与准备、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地管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适宜毛乌素沙区的樟子松造林技术,以期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整地及造林方法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樟子松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沙地樟子松的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樟子松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沙地草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现已在"三北"地区被广泛地推广应用,成为造林的主要乔木树种,并对防治沙漠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者认为苗木质量、苗龄、造林季节、造林密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等几个方面是影响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的重要因素,根据造林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和造林密度,选择品质优良、植株保护完好、苗龄适合的造林苗,应用ABT生根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抗旱节水造林技术等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因此,把握好这几个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为今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营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平安县退耕还林选择树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浅山地区选择的沙棘、白榆、柽柳、山杏、杨树、沙枣、油松、柠条和樟子松中,油松和樟子松不宜作为退耕地造林树种;脑山地区选择的云杉、红桦、白榆、沙棘和杨树中,白榆不宜作为退耕地造林树种;其他树种均可用作平安县退耕还林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从樟子松的幼林抚育、苗间管理、播种地的选择、造林密度、树种配置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着手,介绍樟子松的造林技术,并且提出一些在樟子松的培育以及种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从造林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造林时间与方法、樟子松栽植方法及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樟子松造林技术,为广大造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慧书 《农技服务》2014,(11):121-122
从采种、育苗、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和抚育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樟子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整地方式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大通县典型干旱阳坡,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进行樟子松造林成效对比试验.总结出不同整地方式对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影响,从而探索出能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效的干旱阳坡造林整地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在榆林市的毛乌素沙地大面积栽植樟子松抗旱林区,以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该文从种植环境的选择与土地准备、樟子松苗木的选择、幼林栽植、林后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是绥德县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其后的生长,不仅取决于造林地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等因素,健康、健壮的容器苗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关键。该文全面介绍了绥德县樟子松容器育苗主要技术,以期为樟子松绿化苗木基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是固沙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育苗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探索在沙地培育樟子松苗木的技术,以便于更好的发展林业经济。经过反复研究本文主要从育苗地的选择、施肥与改土、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地的管理、苗期管理及越冬保护八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樟子松的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环境和樟子松生物特性,并从乔灌混交、苗木选择与规格要求、混交密度确定、造林整地与换土、栽植、复水压膜和套笼、林间管理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防护林建设提供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圃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方面介绍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以为樟子松在榆林地区的育苗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樟子松不同种源造林对子代生长各因子的影响,选择出适合在付家林场地区生长的樟子松种源。[方法]选取15个种源的樟子松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测不同时期15个种源的树高、地径、胸径、蓄积量等指标。[结果]樟子松不同种源造林后对子代生长因子的影响较大,在付家地区13号付家林场种子园混合种子、1号付家林场母树林第1块标准地Ⅰ级木的种子、7号付家林场樟子松母树林第3块标准地Ⅱ级木的种子非常适合在付家林场地区生长,3号付家林场樟子松母树林第1块标准地Ⅲ级木的种子和15号内蒙古红花尔基种子不适合在付家林场地区生长。[结论]在今后的造林工作中尽量选用当地种子园生产的种子,其次选用樟子松母树林Ⅰ级或Ⅱ级木生产的种子,不能选用母树林Ⅲ级木生产的种子,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的种子不适合在付家林场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17.
榆林沙区原有防风固沙林主要以落叶乔木、灌木、半灌木等植物类型为主,防风固沙效益低下。引进常绿针叶树种樟子松,进行低效防风固沙林更新改造,提高防护效益。通过造林试验认为,樟子松造林成效的高低,核心是造林地土壤有效水分含量的多少,水分条件好,造林成效就好,反之则差;不同植被类型造林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不同,按植被类型排列高低次序为无植被覆盖裸沙地>沙柳林地>紫穗槐林地>杨树林地>柠条林地>花棒与踏郎林地>沙蒿林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随着造林地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降低;对于造林地植被生长发育期而言,幼林和过熟林地的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比成熟林地的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逐年变次,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难以保证。为了提高樟子松的造林质量,采取樟子松容器育苗后再移植造林成为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局普遍采用此项技术,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以下将我局采用的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裸土造林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本文所介绍的是樟子松覆膜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覆膜造林比樟子松裸土造林,其成活率提高16%、地径生长率高20%,苗高生长率高25.3%,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具有抗旱、保墒、增温等作用,可提前郁(?)成林。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榆林沙区为试验研究区, 应用抗旱造林配套技术,在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樟子松示范林,对其成效进行分析.研究了深栽、容器大苗、GGR粉灌根、覆膜抗旱措施对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的影响,提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沙区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