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这一技术是继大豆垄三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后又一重大增产技术,是大豆种植技术上的革命。大豆覆膜栽培新技术打破了传统和垄上覆膜方式,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即在上一年秋整地、施肥的基础上,选用优质适宜品种、平地播种不起垄,然后用六行或八行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陕西黄土高原旱地雨养苹果园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的实际问题,以9年生信浓红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和叶片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1.78%~20.94%、7.90%~13.52%和5.86%~8.24%;60~200 cm土层,起垄覆膜+行间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和秸秆覆盖措施可分别提高土壤水分含量9.22%~10.87%、5.63%~7.76%,和4.12%~4.89%;在苹果生育期,起垄覆膜提高土壤温度2.1℃,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提高0.9℃,秸秆覆盖则使土壤温度下降1.8℃.起垄覆膜+行间覆盖秸秆措施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起垄覆膜次之,秸秆覆盖再次之,对照最低,不同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显著.建议陕西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中采用起垄覆膜+垄沟覆草的集雨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沟垄覆盖集水效果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垄上覆膜集雨保墒、沟内种植的栽培方法,在半湿润易旱区的陕西关中红油土上进行了夏玉米田间试验,探讨覆膜集雨栽培对玉米产量、养分携出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集雨种植能明显提高夏玉米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有利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覆盖措施具有很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在玉米灌浆期,覆膜使土壤0~100、0~200cm的贮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2、17.1mm,覆膜覆草使土壤0~100、0~200cm的贮水量分别提高了13.6、23.0mm,覆膜覆草处理的集水效果更为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平均每消耗1mm水分可生产玉米籽粒比覆膜处理提高了8%。  相似文献   

5.
玉米起垄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保墒抗旱问题,但目前广泛采用的是膜上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存在雨水利用率低、雨后易形成板结、揭膜难度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集起垄、施肥、覆膜及膜侧播种功能于一体的玉米起垄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该机采用行间覆膜、膜侧播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稳定可靠完成起垄、施肥、覆膜及膜侧播种的功能;与膜上种植模式相比,地膜破损度较小,保温保湿效果显著,提高降雨利用率,蓄水保墒效果较好,揭膜难度减小。该玉米起垄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保墒抗旱问题,对于干旱地区的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的概念、优势、技术要点及大豆行间覆膜机械。  相似文献   

7.
针对行间覆膜和三垄栽培两种大豆生产模式,从栽培特点、生产工艺流程、机械配备、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减少了机器作业次数,机械作业费用降低96.6元/hm2;由于地膜费和肥料费的增加,其生产成本比三垄栽培高204.45元/hm2,但产量却高出557.75kg/hm2,经济效益提高了1134.15元/hm2。因此,行间覆膜栽培模式比三垄栽培模式有更好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膜色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颜色地膜,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全膜覆盖垄上侧播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覆膜颜色对旱地土壤水热效应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变化受覆膜、降雨量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膜色对土壤温度影响较大。绿膜增产效果最显著,较白膜和黑膜分别增加了7.2%和3.5%。为了增加土壤保温保墒能力,提高马铃薯产量,推荐陇中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采用绿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东北半湿润地区深埋秸秆周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深埋秸秆周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无膜(S)、秸秆+覆膜(S+M)、无秸秆+覆膜(M)和无秸秆无膜(CK),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结果表明,深埋秸秆可有效提高春播前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比无秸秆的处理高0.03 cm3/cm3;深埋秸秆处理提高了土壤对雨水的拦蓄存储能力,降雨后随时间延长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强降雨132 h后,S处理与S+M处理各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S处理0~30、30~40、40~60 cm土层土壤平均体积含水率比M处理提高了0.01、0.03、0.04 cm3/cm3,比CK提高了0.02、0.05、0.05 cm3/cm3;在长期干旱情况下,深埋秸秆处理具有更好的持续保墒效果,S处理与S+M处理保墒效果差异不显著,S处理0~30、30~40、40~60 cm土层土壤平均体积含水率比M处理提高了0.01、0.02、0.06cm3/cm3,比CK提高了0.02、0.05、0.09 cm3/cm3。深埋秸秆提高了土壤的含水率,起到了蓄水、抗旱、保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机是由黑龙江省850机械厂生产的采用双圆盘气吸式排种器的多功能播种机具。主要由机架、种肥箱、风机、覆膜播种部分以及中耕起垄部分等组成,可一次完成侧施种肥、膜前平地、开覆膜沟、展膜、覆膜、膜边压土、膜际单行播种、覆土、镇压及膜上压土等作业。更换部件后,可进行垄上单、双行精量点播和穴播大豆、玉米、高粱、甜菜、白瓜子以及红小豆等大田作物,也可进行中耕作业。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覆膜11.0 ̄18.4kW,垄上8.1 ̄18.4kW拖机机;整机质量覆膜298kg;行距覆膜60 ̄70cm,垄上65 ̄75cm;作业幅宽覆膜130cm、垄上140cm;作业效率覆膜0.…  相似文献   

11.
玉米覆膜栽培是我国迅速发展的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增产增收效果,特别是农机与农艺密切结合之后,加快了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和覆膜机具应用,使玉米覆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旱作农田的抗旱保墒节水作业,设计一种多功能覆膜播种施肥机具.介绍该机具的工作原理、整体结构设计及主要技术参数,详细说明其主要工作部件——铺膜装置、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的设计及工作过程,以期为该机具的推广应用与性能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改变千百年来大水漫灌灌溉方式的一种节水措施。它把浇地变为浇作物,按作物最佳需水量进行灌溉,用少量的水取得较高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措施。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在兰州百合种植区进行秋覆膜、顶凌覆膜和不覆膜3种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生长的每一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根重均是秋覆膜(A)>顶凌覆膜(B)>不覆膜(CK);0~20cm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不同生育时期秋覆膜、顶凌覆膜均高于传统不覆膜栽培;百合鳞茎产量秋覆膜栽培较传统不覆膜栽培高21.2%,顶凌覆膜栽培较传统不覆膜栽培高4.5%。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玉米滴灌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垄双行覆膜+膜下滴灌+垄向区田"和"行间覆膜+露地滴灌+垄向区田"两种集成模式条件下的玉米产量、经济效益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垄双行覆膜+膜下滴灌+垄向区田"集成模式从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好于"行间覆膜十露地滴灌+垄向区田"集成模式;利用RAGA-PIC模型对集成模式进行评价,各个指标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依次为:产值,经济效益,水分利用率,玉米产量和投入费用,其中B2处理表现最好,为抗早节水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稻覆膜插秧作业过程中存在覆膜质量不高、秧苗伤根现象严重及田间换行作业需人工断膜导致作业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与久保田NSPU-68CM型覆膜插秧机相匹配的覆膜装置。根据农艺要求与原插秧机空间结构特点,提出相匹配的覆膜装置总方案,在不改变插秧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切膜装置、托膜装置和压边装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敷设秸秆纤维基地膜采光面宽度合格率达95%以上,地膜贴合程度达98%,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小于5%,膜孔合格率达95%以上,压膜宽度5cm,压边深度4cm,膜孔总长度50mm,满足农艺要求。研究结果为应用秸秆纤维基地膜栽培有机(绿色)水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2BF-1400型水稻覆膜播种机整地覆膜机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水稻旱作覆膜直播技术的铺膜播种机所采用的覆膜机构进行了设计.针对简易覆膜机、加强型覆膜机、作畦覆膜机、旋耕覆膜机、播种覆膜机、覆膜播种机,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根据农业技术要求进行了覆膜机构结构和参数设计.该机可实现开沟、覆膜、播种、覆土、镇压作业一次完成.理论研究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实现了旱整地铺膜播种,达到保墒、保水、保肥、提高地温和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为水稻旱作直播、减小用水量、节约营养土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北安市农机推广站成立于2000年8月,至今已承担农机新技术推广项目10项,其中:承担的省科委万亩大豆高产科技公关项目,通过三年实施使项目区农户曾收300多万元。2003—2010年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机械化技术5000亩。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式遮雨棚内采用子母桶栽土培法,研究了充分灌水和调亏灌水2种灌水模式以及拔节期揭膜、抽雄期揭膜和全生育期覆膜3种覆膜时长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促进春玉米早期生长,而对后期生长不利。抽雄期是春玉米需水关键期,阶段蒸散模数达41.4%~47.2%。受前期亏水锻炼,调亏灌水复水后产生补偿效应,可有效协调植株根冠比并延缓衰老。与充分灌水相比,调亏灌水处理的总蒸散量减少4.3%~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9%~6.7%。抽雄期揭膜处理前期(覆膜时)增温保墒,后期(揭膜后)降温透气,与拔节期揭膜处理和全生育期覆膜处理相比,其相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0%~23.3%和23.2%~26.0%。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和环境因素,调亏灌水+抽雄期揭膜具有较好的节水、增产和环保效应,是适宜的春玉米灌水覆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甘薯覆膜栽培是实现甘薯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的有效技术措施。尤其在肥力低下的薄沙土地,地膜覆盖产生的增温、保墒、灭草及防止肥料营养流失等效果,对甘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甘薯生产过程中,起垄与覆膜是劳动强度最大、基础性最强的工序。传统生产中,应用人工或简单的铧式犁耕翻式起垄,然后人工覆膜的作业,其质量难以达到甘薯良好生长对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