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高产早籼稻品种龙特早为对照,研究2个常规优质早籼稻品种佳辐占、漳佳占的生物学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2个优质早籼稻品种整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少于龙特早;虽然其每穗粒数均高于对照,但其穗数和库容量分别比龙特早少12.8%~13.6%和16.0%~18.0%,最终产量水平比龙特早低15.8%~16.5%,说明常规优质早籼稻品种单株有效穗数少和生物产量低是其产量比高产早籼稻品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以选育单株有效穗数多和生物产量高的常规优质早籼稻品种来实现高产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T优158是龙岩龙津作物研究所采用不育系T55A与恢复系龙恢158(明恢63/密阳46)配组而成的基本营养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福建省龙岩市晚稻新品种区试,2007年参加福建省龙岩市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表现群体整齐稳定,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稳产高产,中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3.
‘龙薯24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2005年以‘龙薯39-1’放任授粉选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在福建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该品种晒干率31.97%,比对照高6.51个百分点;出粉率21.45%,比对照高5.66个百分点。平均薯干产量与对照‘金山57’相当,淀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龙薯24号’薯干产量及淀粉产量高,鲜食品质优,较抗甘薯蔓割病,是一个理想的淀粉型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3002)。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漳龙9104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籼糯杂交的方法,从F1-F5代,每代都采用去糯留籼的方式优中选优,定向培育,育成漳龙9104。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丰产性好、后期转色好、后期转色好、米质较好,且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在1994-1995年两年福建省水稻区域试验中,漳龙9104比对照荆糯6号和汕优桂32分别增产2.73%和2.81%,199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龙薯601’(原系号60-1)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以‘四季红’与‘龙薯9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在福建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龙薯601’平均鲜薯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金山57’,薯干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薯形美观,抗甘薯蔓割病,较耐贮藏,是一个理想的食饲兼用型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15002)。  相似文献   

6.
1.特早80、抗病特早冠龙该品种为极早熟,是目前国内最早熟品种之一。花皮椭圆果,市场瓜价比京欣一号好(嫁接栽培更好)。生育期85天,花后22天成熟,单瓜可长8千克左右。2.超级二合一、三超西农八号该品种早熟,比西农八号早熟7~10天,低温发育快,二茬瓜与西瓜八号同期上市;易坐果,  相似文献   

7.
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以龙薯14号为母本,201005-2(金山679集团杂交后代)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福宁紫5号表现较好,于2013年、2014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于2015年、2016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并参加福建省区试抗病性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为一个花青素高、较高产、稳产、优质、中抗蔓割病、抗薯瘟病、适应性广的紫甘薯新品种,适于各种类型的土壤,早、晚薯均可种植,适宜在福建省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8.
福建早稻主栽品种(组合)抗瘟性鉴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省 2 2个早稻主栽品种进行了 2 a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抗谱分析和对叶瘟和穗颈瘟的鉴定 .综合评定为抗病的品种有福优 77、南保早、闽岩糯和中抗组合汕优 82 ,占鉴定主栽品种的 18.18% ;中感以上品种18个 ,占鉴定主栽品种的 81.82 % ,其栽培面积占 1997年福建省早稻面积的 57.2 4 % ,为稻瘟病大流行提供了最主要的基本条件 .对影响病圃准确鉴定品种抗瘟性的气象和栽培因素作了分析 ,提出了福建省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抗病育种途径 .  相似文献   

9.
特优884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明恢884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群体整齐,株叶形态好,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熟期转色佳,中抗稻瘿蚊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区域性(三明)审定(闽审稻2007G0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4~2007年福建省花生新品种(系)抗青枯病的室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花生新品种(系)中,表现抗、中抗、中感和感的品种(系)比率分别为3.13%、25.00%、53.13%和18.75%,其中泉花734表现最为抗病,其次是抗黄1号.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今年继续以优惠价供应特色果苗,并开展赠送活动。凡在201 0年元月底之前,汇款邮购果苗300元以上,加赠10%的果苗;购苗500元以上,加赠15%;购苗1000元以上,加赠20%购苗2000元以上,加赠30%。1.特早高抗甜葡萄——红香蜜:日本最新培育的欧美杂交葡萄品种。它成熟特早,比巨峰葡萄早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技术》2010,(1):72-74
<正>本刊今年继续以优惠价供应特色果苗,并开展赠送活动。凡在2010年元月底之前,汇款邮购果苗300元以上,加赠10%的果苗:购苗500元以上,加赠15%;购苗1000元以上,加赠20%;购苗2000元以上,加赠30%。1.特早高抗甜葡萄——红香蜜:日本最新培育的欧美杂交葡萄品种。它成熟特早,比巨峰葡萄早熟一个月左右,果粒重12克,不脱粒,粉红色;品  相似文献   

13.
龙薯13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2年以广薯88—70为母本、龙薯9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为进一步了解龙薯13号的品种特性,进行繁育和示范推广试验,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其示范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漳龙9104”是漳州市农科所用台农术与桂44杂交育成的晚籼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常规糯稻新品种“龙糯49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糯496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7年采用自选的国审品种闽岩糯作母本、引进的湖北省红庙市农科所高代稳定材料——思恢961-113作父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常规糯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抽穗整齐,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后期青秀,青秆黄熟,茎秆粗壮,抗倒性强于荆糯6号,中抗稻瘟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稻瘟病菌毒性类型及部分水稻品种(组合)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2003-2006年从福建省主要稻区分离挑选的97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对国际水稻所CO39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6个鉴别品种和部分水稻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株分别属于14个毒性类型,优势类型和亚优势类型分别是I34.1和I35.1,其对8个福建主栽品种的毒力频率分别为51.96%和60.23%.2003-2006年各年度的菌株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324、0.5541、0.6000和0.7699.相邻年度间的病菌毒性类型相似率分别为57.14%、54.55%和46.15%.说明福建省稻瘟病菌毒性类型在各年份间的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CO39-NILs中C101LAC(Pi-1),育种亲本中R527、亚恢627、多系1号和谷丰A,主栽品种中D优527、D奇宝优527和T优5537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好,抗性表现均为抗(R);95个新育成的品种中表现抗(R)和中抗(MR)的分别占16.84%和22.11%,其中新品种谷优5188、特优18、天优3301、Ⅱ优907、Ⅱ优516和D奇宝优5号的抗性频率高于90%,且对田间叶瘟和穗瘟的抗性表现较好,说明这些抗性品种及其所携带的基因是福建省育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平阳特早是我县茶叶科技人员经十年时间单株选育成功的特早生茶树品种。具有发芽特早、无生殖生长、适制性广、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我们采用平阳特早夏、秋茶鲜叶为原料研究加工早香乌龙茶获得成功,进一步发挥了平阳特早茶品种资源优势.提高了平阳特早名优茶的产量与产值。产生了比较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1.不限地区 俄菜既耐寒又抗高温.在-40的寒区可露地安全越冬,在40℃的高温地区不误生长.春季返青特早,零度开始发芽生长,20℃以上生长最快,一般霜冻对其生长无影响,我国从南到北都适合种植.  相似文献   

19.
福花3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潭县年播种花生6.5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2%,为全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由于历年连作且品种单一,花生青枯病发生逐年严重,造成产量不稳,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0.
福花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于1998年春季以粤油169为母本,国际半干旱所抗黄曲霉材料ICGV94449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2003年7月27日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和技术评审,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品种的认定和登记.福花1号是我国第一代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福花1号的选育成功,填补了我国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选育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