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绵油系列高芥酸油菜品种(绵油13、绵油15、绵油309、绵油322和绵油328)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高芥酸油菜品种推应用措施,提出了高芥酸油菜作为工业专业油菜今后选育的重点是提高单位面积芥酸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出适应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的油菜品种。[方法]利用2012年至2015年绵阳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展示试验资料,对3个组合在四川5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绵油33、绵油88和绵油309产量差异不显著,都是高产品种。经过方差分析,高芥酸油菜绵油309的产量最高,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适合高芥酸油菜基地大力推广种植。绵油88、绵油33是双低品种,在丘陵区及其类似地区推广,有较强的高产性和丰产稳定性。[结论]该试验为四川丘陵区域各基地县油菜生产推荐适宜种植的主栽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特高芥酸‘绵油309’为材料,在四川绵阳选择了松垭、金峰、梓潼3个地点,通过分期播种和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研究油菜经济和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地点、播期和氮肥施用量对‘绵油309’的经济和品质性状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播期的影响最为显著.千粒质量、产量和芥酸含量为松垭种植油菜最高,角果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和含油率为金峰种植油菜最高,每角粒数、硬脂酸和亚麻酸梓潼种植油菜最高.松垭和金峰种植油菜的大部分性状变异系数小,稳定性好.综合播期和氮肥对油菜的影响规律,建议‘绵油309’在9月27日左右直播,氮肥用量180kg/hm2,油菜的经济和品质性状可以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低芥酸油菜品种籽粒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性,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绵油88和特高芥酸品种绵油309为材料,调查了油菜在开花后10 d、15 d、20 d、25 d、30 d、40 d、45 d和50 d的油菜籽粒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在脂肪酸累计过程中,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累积模式基本一致,油酸、花生烯酸、芥酸的累积方式上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棕榈酸含量与油酸、花生烯酸、芥酸含量呈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高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相关性较低;在低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1品种来源 "绵油11"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2与低芥品系82-11-21转育成的绵PAB-1和绵恢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于200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团与内地企业签订了高芥酸油菜订单种植合同,同年种植高芥酸油菜绵油15号47公顷。绵油15号油菜属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甘蓝型中熟杂交品种,在我区特有气候环境下种植,表现出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抗逆性;生长健壮,株高适中,  相似文献   

7.
一、品种来源 绵油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2与低芥品系82-11-21转育成的绵PAB-1和绵恢六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8.
1品种来源绵油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2与低芥品系82-11-21转育成的绵PAB-1和绵恢六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为耐盐性指标,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高芥酸、双低油菜品种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5份油菜种子都随NaCl浓度增大相对发芽率降低,且高芥酸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双低油菜。5个品种的幼苗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均存在着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综合分析,绵油309、绵油322的耐盐性较强,绵油88的耐盐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绵油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2与低芥品系82-11-21转育成的绵PAB-1和绵恢六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IAB 2与低芥品系 82 11 2 1转育成的绵PAB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该品种平均单产 2 6 5 4kg/hm2 ,广泛适应于长江中下游油菜产区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四川局部地区油菜根肿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油菜安全生产。以油菜菌核病和根肿病为防治对象,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其筛选的有益生防菌,选择双低和高芥酸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和绵油309,对其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分别在无和有根肿病史的水旱轮作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益生防菌包衣处理的菌核病发病率均低于没有包衣处理;包衣处理的不同品种产量均高于没有包衣处理,但品种间有差异;包衣处理过的高芥酸油菜品种绵油309的产量高于包衣处理过的双低油菜品种国豪油8号;在有根肿病史试验田种植的菌核病发病率低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产量高于无根肿病史试验田。包衣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绵油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1AB-2与低芥品系82-11-21转育成的绵PAB-1和绵恢六号选育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日前组织专家,审定通过了由绵阳市农科院选育出的高芥酸低硫甙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322"。据悉,这是我国目前首个通过国家正式审定的高芥酸低硫甙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科学》2012,(24):5745
品种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核三系不育系"绵12MA-1"为母本,"绵恢05-51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12011。品质产量:2009~2012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脂肪含量43.08%,芥酸含量0.37%,饼粕硫苷含量19.47μmol/g,品质达到"双低"油菜品种标准。3年区域试验平均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16.
淮油12号(原名淮阴264)是淮阴农科所于1975年用淮油10号为母本,加拿大低芥酸油菜齐菲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芥酸含量低而稳定的油菜新品种。1985年3月,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在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04,(3):47-47
绵阳市农科所自育的杂交油菜品种有绵油9号、绵油11号、绵油12号、绵油13号(高芥酸)、01-13(杂交高芥酸)、绵油14号等。绵油11、12号自1998年投放生产以来,推广迅速加快,面积成倍推广,已累计应用推广2500万亩以上,受到各地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绵阳农科所坚持超高产、双低、工业专用高芥酸品种选育并进。特别是高芥酸品种的研发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及外贸的发展。目前绵阳市已成为全国高芥酸油菜研发及产业化中心。国豪新品种系列简介(三)高产、早熟、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国豪杂优1号该组合系…  相似文献   

18.
绵油14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低芥两系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川审油2003010;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油2004020.  相似文献   

19.
昭苏县从2016年开始种植高芥酸油菜,年均种植面积1万公顷,种植高芥酸油菜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为保证芥酸含量、提高油菜产量,本文从地块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等方面总结高芥酸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杂油57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利用雄性不育三系法选育的低芥酸三系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其组合为甘蓝型双低(低芥酸、低硫甙)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单低(低芥酸)雄性不育恢复系垦C7.1993年育成,2000年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