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开展以鼻咽癌为主的裸鼠人癌移植研究,我们于1985年5月开始筹建,至1986年初全面建成占地面积近96m~2的裸鼠实验动物室。其包括了8m~2裸鼠净化繁殖室,配备有层流架的肿瘤实验室以及缓冲室、消毒间、淋浴室,更衣室等辅助设施。净化繁殖室的净化效率达1000级,恒温恒湿,经微生物学检测基本达 SPF 条件,已饲养繁殖有 NC 及 Swiss 两系裸小  相似文献   

2.
对本室六年中饲养于SPF条件下的466只NC系裸鼠繁殖群动物的自发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纯合子鼠(雄nu/nu)164只,杂合子鼠(雌,un/+)302只。每只动物平均观察时间均达7个月以上,淘汰时均经详细解剖学检查,检出病变者进行病理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确诊。多数肿瘤病例结合裸鼠间可移植性鉴定.共检出自发性肿瘤7例,发生于纯合子裸鼠5例,杂合子鼠2例。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裸鼠(雄,nu/nu)的自发性肿瘤发病率(3.04%)比其同系有胸腺杂合子鼠(雌,nu/+)(0.66%)明显增高(P<0.05),且前者的平均发瘤鼠龄比后者为短,其自发瘤以恶性上皮性肿瘤为主。结果支持了免疫功能缺陷的裸鼠比其同系免疫功能正常鼠有更高的自发性肿瘤的观点。作者还提出了评价裸鼠群体自发性肿瘤发病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国内自建的未经裸小鼠系统移植研究过的六种人癌细胞系接种于13只裸小鼠,均获成功。行连续鼠间传代,共皮下移植NC系裸小鼠352只。成活率99.7%,建立了六种人癌裸鼠移植瘤。对其自发转移的研究发现,其转移率上有高度(PC-84045 85.2%,CNE-2Z 81.5%),中度(CNE-1 59.3%),低度(宫-743 8.1%)和介于高、中度间(BGc-823 66.7%,MGc-803 62.5%)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E-2Z、CNE-1及BGc-823等移植瘤的转移均以淋巴结为主,MGc-803以肺转移为主,而PC-84045具有淋巴结及肺均高发转移的特点。六种移植瘤一般均于移植30天后表达出转移表型,并多在2~3个月充分表达。转移率高低与宿主性别无关。采用CNE-2Z裸鼠移植瘤的自发转移瘤组织进行移植并传代,获得了比用原发移植瘤更高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老鼠种类多达1000多种,我国有100多种。老鼠繁殖力极强,3~4月龄的幼鼠就能交配繁殖,1年生6~10胎,每胎8~10只,妊娠期21~22天。1对家鼠1年繁殖的后代可达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老鼠种类多达1000多种,我国有100多种。老鼠繁殖力极强,3~4月龄的幼鼠就能交配繁殖,1年生6~10胎,每胎8~10只,妊娠期21~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85年底起,接种38例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于裸小鼠皮下,其中1例鼻咽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获移植成功,并已历时近2年,在裸鼠间连续传18代,建立了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湛江—1(Nasopharyn-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人鼻咽癌组织裸鼠移植成功的报道仍很少,作者自1985年底起,接种38例人鼻咽癌活检组织于裸小鼠皮下,1例移植成功,至今已在鼠间传11代。该移植瘤皮下移植具有成功率高(100%)、生长较稳定、宿主带瘤存活时间较长及无自发消退等特点,光镜及电镜检查均保留了来源组织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特征,染色体检查证实为人类肿瘤染色体,认为可作为整体研究人鼻咽癌生物学特性的有用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一、养殖场老鼠的为害全世界老鼠种类多达1000多种,我国有100多种。老鼠的繁殖力极强,3~4月龄的幼鼠就能交配,1年生6~10胎,每胎8~10只。1对大家鼠1年繁殖的后代总计可达15552只。因此,  相似文献   

9.
NIH系裸小鼠有效存活时间及繁殖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 NIH系裸小鼠的有效存活时间及繁殖能力 ,总结其生长繁殖规律 ,为进行规模性生产、实验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以 2 0 0只裸小鼠种鼠为对象 ,根据其繁殖卡的详细资料 ,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NIH系裸小鼠的有效存活时间 :杂合子为 (35 9± 77) d,纯合子为 (2 49± 119) d。母鼠怀孕率为 82 % ,平均每只怀孕 (2 .5± 1.2 )胎 ,每胎产仔(5 .5± 1.8)只 ,其中纯合子 (2 .6± 1.4)只 ,占比率为 39% ,纯合子离乳率平均为 94% ;其繁殖能力以第 2胎最好 ,第 4胎之后有逐步降低的趋势。结论 :NIH系裸小鼠在无特定病原体 (SPF)环境条件下生长情况较好 ,为了保持繁殖群中旺盛的生育力 ,应不断更新种鼠  相似文献   

10.
裸鼠淋巴结及肺组织石蜡连续切片的制作体会李飞虹,黄剑(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湛江524023)近十年来,我室利用裸鼠进行了鼻咽癌转移及致病机制的科研课题研究。裸鼠淋巴结及肺组织石蜡连续切片或半连续切片的制作,对了解裸鼠移植瘤在这两种组织中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们将五种来源于人类的低分化恶性上皮性肿瘤细胞系(鼻咽低分化鳞癌、肺低分化腺癌,宫颈低分化鳞癌各一种,胃低分化腺癌二种)移植到饲养于层流架中的1~3月龄NC 及 Swiss(nu/nu)两系裸小鼠,观察其移植瘤转移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原代接种细胞数为1~2×10~6细胞/0.5 ml,均一次获成功,共接种裸鼠10只,成活率为100%。五种人癌移植瘤鼠间连续传3~17代不等,共皮下移植两系裸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FP)的NUGC-4细胞株,建立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观察人参皂苷免疫纳米(VRIN)治疗后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建立稳定表达RFP胃癌细胞系及裸鼠移植瘤模型,活体荧光成像显示,治疗组裸鼠荧光强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弱;治疗组肿瘤体积及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可见大片肿瘤细胞坏死,对照组肿瘤细胞坏死少。说明VRIN对人胃癌细胞祼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影响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侵袭性和黏附性Syk作用机制。方法成功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AS2O3)和对照组(生理盐水)。7d后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及两组荷瘤裸鼠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荷瘤裸鼠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MP-9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2O3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可降低肿瘤组织侵袭性增加其黏附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蛋白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琦  马宁  李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7-1859
[目的]为达乌尔黄鼠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分析达乌尔黄鼠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试验研究进展。[结果]达乌尔黄鼠是小型地栖松鼠类的一种,体长约200mm,体重212~443g,主要栖居于草原、耕地及景观开阔地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达乌尔黄鼠是群居性动物,每年繁殖1次,繁殖高峰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其在一个地区内的生活环境,在不同季节内有很大的变化。达乌尔黄鼠为冬眠动物。黄鼠一天内的活动情况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达乌尔黄鼠88.8%组织器官的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其冬眠期的静止代谢率仅为春季的3.0%。除黄疸指数外,成、幼鼠的8项生化指标值均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建立冬眠实验动物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将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株(CNE-2Z)移植于裸鼠体内,七个月连续传九代,初步建立了人低分化鼻咽鳞癌裸鼠模型,及对其特征的观察研究。该模型具有移植成功率高,呈进行性生长,恶性程度高,不自行消退的特点,可供人体外整体研究鼻咽癌生物学特性及实验性治疗之用。  相似文献   

16.
从85年起,作者将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移植于裸小鼠,建立了人低分化鼻咽癌裸鼠移植模型。同  相似文献   

17.
自1973年Takasugi和Herberman在研究细胞毒实验中,发现NKC以来,国内外对NKC开展了大量研究,认为NKC无需经过特异性免疫及抗体参加就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且公认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目前,已建立了裸鼠体内  相似文献   

18.
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CT-116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背部近腋部皮下,得到皮下移植瘤,肿瘤在体内适应后用28只裸小鼠采用组织块法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4周后随机挑选15只裸小鼠作为实验组切除肿瘤组织,建立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其余13只裸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动物生存情况及肿瘤远处转移情况。对照组裸小鼠9周时出现恶病质,解剖检查肺转移率为23%(3/13);实验组裸小鼠术部无肿瘤复发,17周后肺转移率达到100%(15/15),淋巴结转移率100%(15/15),脾脏转移率33.3%(5/15)。本模型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过程,可为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实验性胃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实验性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从两歧双歧杆菌中提取完整肽聚糖,以人胃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WPG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WPG对移植瘤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WPG低、中、高剂量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平均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62.50%、67.87%和87.50%,与阳性对照(5-氟脲嘧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WPG组移植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结果表明,双歧杆菌WPG能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的生长,为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熊猫的圈养种群在1936年~1999年12月31日期间的变化,从野外共捕获大熊猫272只.繁殖225只、死亡361只、释放10只、现圈养大熊猫126只(雄性54只、雌性72只)。国内外圈养大熊猫共繁殖150胎、 225只(雄性66只、雌性77只、未知性别82只)、单胎77胎(5l.3%),双胞胎71胎 (47.3)3胞胎2胎(1.4%).活到1岁以上的105只、存活率为46.7%,单胎的存活率为66.2%,双胞胎的存活率为36.6%,3胞胎为33.3%。圈养繁殖大熊猫的性比为1:1。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产仔期主要在每年的8月(30.49%)和9月(48.88%)。占全年的 79.37%。圈养繁殖大熊猫、雌性( N=15)开始繁殖的年龄是 (5.7±l.l)岁,雄性(N=3)大熊猫(5.80±0.58)岁。根据圈养大熊猫的生命表计算出圈养种群的净增长率R0为 0.209,世代周期 T为 9.187a。内禀增长率λ为-0.170,周期增长率λ为 0. 844。圈养种群的数量在 1936年~ 1999年12月31日期间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