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腊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设置低温层积、0~160mg/L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15~45℃不同温度处理及全光、全暗、光暗交替不同光照处理(其中后3项处理顺次进行,以便将前项处理的结果运用于后项处理之中),调查计算不同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启动速度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低温层积有助于白腊种子解除休眠,提高发芽率;80mg/L浓度的赤霉素为白腊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30~35℃为其萌发的最适温度;全暗处理最适于种子萌发,表明白腊种子的萌发特性属于中性偏喜暗类型。综合试验结果并考虑可行性因素,认为低温层积与赤霉素处理各有利弊,兴利除弊的方法是在赤霉素处理前对种子进行适度机械破损。  相似文献   

2.
以刺山柑种子为材料,研究干藏、埋藏和层积处理后不同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对刺山柑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刺山柑种子的休眠类型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刺山柑种子存在非深度生理休眠,千粒重(3.931 6±0.096 2)g,种子活力为98%;最适萌发温度为15℃/2℃;埋藏和低温层积能解除种子休眠;赤霉素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p<0.05),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干藏对种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疆阿魏离体胚培养中,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碳源、pH值及低温层积、赤霉素、6-苄氨基嘌呤处理等因素对胚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胚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pH值为5.5-6.0)+1mg/L GA3+0.1mg/L6-BA+3%蔗糖;光照对胚的萌发势差异不明显(P=0.334),但存在显著的温度差异(P=0.000),其中20、25、30℃较适宜;离体胚的萌发率随种子低温层积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推测新疆阿魏种子产生休眠效应的部位可能在胚以外的种皮或胚乳。本研究能有效克服新疆阿魏种子抑制物或种皮本身限制,萌发率可达94%。不仅为新疆阿魏人工培育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种子低温层积打破休眠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珍稀药用植物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聪  谢丽琼  李冠 《种子》2008,27(5):88-90
研究了新疆阿魏种子吸水规律及不同光照、温度浸种、低温层积、赤霉素(GA3)处理对新疆阿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生理休眠;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4℃低温层积40d可以整体解除种子休眠;500—1500mg/LGA3浸种48h可以加快20℃下发芽速度,1000mg/LGA,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6天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羊柴种子自身萌发力对其飞播过程的影响,笔者对羊柴种子去荚处理后含水量、吸水规律、萌发能力以及羊柴种子不同天数低温层积处理后萌发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对2种处理后内源激素ABA、IAA分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带荚种子含水量为9.16%,去荚种子为8.92%;两者吸水过程均分为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去荚种子的最大吸水速率为带荚种子的4.79倍,达到饱和期所用时间约为带荚种子的1/2;羊柴种子去荚处理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1.67%、33.27,为对照组的8.167、38.39倍,带荚种子低温层积处理60天后发芽率、发芽指数次之,为46.67%、4.19;CK组抑制物ABA含量最高,达7921.12 ng/mL,经过80天低温层积处理后ABA含量降至最低,为4590.85 ng/mL。综合去荚处理以及低温层积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指数、ABA含量,IAA/ABA比值,最后确定羊柴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为去荚处理以提高其吸水性能或对带荚种子进行60天,4℃的低温层积处理。  相似文献   

6.
潘温文  洪震  练发良 《种子》2017,(3):99-101
采用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对榕叶冬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但种子于第1年发芽极少,主要集中在第2年萌发.层积、微波辐射及赤霉素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最快,第80天开始发芽,低温层积90 d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对照组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  相似文献   

7.
大叶芹种子催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芹(Spuriopimpinella brachyara)种子为材料,通过采用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层积处理及综合试验处理,寻找打破大叶芹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处理和越冬层积具有破除大叶芹种子休眠的作用,低温层积(4±1)℃的条件较其他层积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是最佳的层积处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6-苄基腺嘌呤(6-BA)预处理后结合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250 mg/L GA3浸种24 h后低温层积100天可使种子发芽率达60%左右,发芽势较高,且腐烂率低,基本上解除了大叶芹种子休眠现象。  相似文献   

8.
鲁松  李策宏 《种子》2012,31(10)
峨眉山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是进行猕猴桃育种特别是红心猕猴桃育种工作的重要资源地.成熟猕猴桃种子需要低温冷藏破除休眠后才能萌发.根据这些习性,人们先后开发出层积法(或沙藏法)、直播法、变温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方法来促其萌发.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峨眉山野生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低温层积、变温、GA3及各组合处理后的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变温、GA3都能有效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物理温度处理法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对繁缕进行温度、光照、低温贮藏、赤霉素和破种皮处理实验,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繁缕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对光照不敏感,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2℃,最适光照条件为8 h。低温贮藏处理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70℃贮藏后种子萌发率达到93.25%。赤霉素对种子萌芽影响较显著,最适浓度为500 mg/L。破种皮处理后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96.75%,并于5 d萌发完毕。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早春短命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种子萌发对温度响应独特:低温层积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并显著增加整齐度,但在4℃条件下存在低温萌发停滞现象,而经25℃处理45-55 min及更长时间后,种子则可以在4℃条件下萌发。这种短暂的高温诱导解除低温萌发停滞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处于低温层积前、萌发停滞状态及25℃高温处理解除低温萌发停滞后的种子进行蛋白质差异分析,筛选出解除独行菜种子低温萌发停滞的温度响应蛋白,采用定量q RT-PCR技术对相应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温层积前、后独行菜种子之间差异蛋白不显著;25℃高温处理45 min解除低温萌发停滞的种子与前二者种子蛋白差异显著。从中筛选出37个差异蛋白,其中14个上调,23个下调。选择显著上调的6个蛋白进行LC/MS-MS鉴定,并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其中的Cdc48E、Hsp17.6和Per12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表明:这三个蛋白的基因在解除低温萌发停滞的种子中表达量极显著增高;随25℃处理时间增加,三个基因表达均呈上升趋势,且处理在45~55 min时上调表达达到最高,之后维持这一水平表达,这与经25℃处理30~60 min能够解除低温萌发停滞进行萌发的种子比率显著增加的特性相一致。以上结果说明Cdc48E、Hsp17.6和Per12可能与解除独行菜种子低温萌发停滞有密切关系,此结果为植物温度信号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