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遵义部分主推玉米品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世敏  舒中兵  申萍 《种子》2012,31(12):65-67
运用裂区设计,研究了遵义地区部分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玉米生产上推广的密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通过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的大小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上叶、秃尖、穗粗、穗位高、千粒重、茎粗、株高;通径分析得到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顺序为穗行数、行粒数、穗位高、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粗、秃尖、穗上叶、茎粗。综合考虑:适当的增加密度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遵义地区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玉米1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9个玉米杂交组合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各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性顺序由大到小分别为:出子率、株高、穗行数、位高、穗粗、容重、穗长、千粒重、行粒数、虚尖长;与子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顺序分别为:株高、穗长、出子率、穗粗、穗行数、千粒重、容重、穗粗、位高、行粒数、虚尖长。选育玉米杂交组合应重视选择植株适中、果穗较长、出子率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吕玲  杨惠 《种子科技》2012,30(10):28-30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杂交玉米产量比较试验中11个参试组合的产量与11个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穗粗>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粒长>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位高>茎粗>秃尖长。因而,在杂交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当注重选择果穗比较粗、出籽率高、穗行数较多、行粒数比较多、籽粒比较长的组合,对于秃尖长、茎粗、穗位高等可放宽要求。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自交系性状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个甜玉米自交系的10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单株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茎粗、株高、穗位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粗与穗行数、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穗位高、叶片数、茎粗、穗长、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行粒数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产量因子、叶片数因子、秃尖长因子及穗行数因子)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85%。  相似文献   

5.
将14个甜、糯玉米作为主要的研究材料,对于甜、糯玉米鲜穗产量产生影响的8个性状以及对于糯玉米籽粒产量产生影响的10个性状给予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相关主要数量性状对于甜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分别是穗长穗粗收获天数穗行数穗位高行粒数秃尖长株高;糯玉米鲜穗产量相关性顺序为穗位高株高行粒数收获天数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糯玉米籽粒产量相关性顺序为千粒重穗粗株高穗行数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出苗率秃尖长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制种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在6000~7500株/667m~2的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穗数、穗位高和秃尖长度依次递增;茎粗、穗长、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递减的趋势,在7500株/667m~2的密度下出现空秆。该制种玉米组合在密度7000株/667m~2时制种产量最高,此时各农艺性状表现也最佳。  相似文献   

7.
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鲜食糯玉米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鲜食糯玉米高产品种选育时的性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各性状中与产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三个性状为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在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对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和穗长的选择,尽量选择较好的表现型,保证一定的生育期、穗粗、株高、穗位高,对穗行数、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8.
在75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玉米专用增效剂对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玉米增效剂对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合理使用增效剂可以降低玉米杂交种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增加茎粗和千粒重,稳定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玉米杂交种洛玉5号的适宜施用浓度为150~200mL/hm2。  相似文献   

9.
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琴  黄世全  戴保威 《种子》2006,25(3):68-70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16个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60个杂交组合的13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得出,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穗重、百粒重、穗粗、穗长、株高、穗三叶面积、秃尖长、穗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而通径分析得出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单株穗重、出籽率、穗长、穗粗、穗三叶面积、株高、穗行敷、秃尖长、百粒重、穗位、行粒数。  相似文献   

10.
秋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秋玉米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经过对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千粒重和出子率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是出子率(r=0.652)、穗长(r=0.588)和千粒重(r=0.434),其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穗粗、穗位高、株高、穗行数、生育期与产量关系呈正相关。因此,在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出子率、穗长和千粒重,尽量选择较好的表现型,在生产季节允许前提下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同时要保证一定的穗粗、穗行数和株高,对穗位高、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