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七星瓢虫成虫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鞘翅目瓢虫科瓢虫属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阳茎、阳基等外生殖器结构,进行了观察和重新描述。附有形态结构图片19幅,研究标本采自新乡市洪门镇,保存于河南科技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工业制剂对天敌昆虫的有害影响。用该菌M—1制剂浸泡马铃薯麦蛾幼虫喂养瓢虫,室内0.1%、1.0%、10%三种浓度试验结果,对瓢虫Olla abdominalis(Casey)幼虫均未发现有害影响,但10%浓度对瓢虫成虫的增重和产卵有害。  相似文献   

3.
重要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在华北、中原存在山下农田和山上林地交替发生的时空节律,山下农田的全年发生曲线正好是海拔800 m山地发生曲线的倒映.这种现象说明七星瓢虫具有上山越夏和垂直迁飞行为。  相似文献   

4.
绵粉蚧危害的花椒树对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9— 2 0 0 1年研究了山西太行山区花椒林受绵粉蚧危害后 ,花椒树对主要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显示 ,花椒树受害的新鲜枝梢对瓢虫的引诱率为 5 7 0 % ,未受害新鲜枝梢引诱率为 2 0 0 % ,用受害枝条水浴蒸馏出的馏分招引瓢虫的百分率为 37 0 % ,未受害枝条馏分招引瓢虫百分率为 10 3%。说明花椒绵粉蚧危害 ,可诱导树体挥发性物质发生改变 ,增加了对天敌昆虫的引诱作用 ,并且对瓢虫的引诱力随着受害枝梢量的增加而增强 ,它的诱导活性在受害后可持续约 2个月 ;采用GC MS联用仪分析比较 ,发现受害花椒枝梢的酯类物质明显增多 ,受害与未受害花椒枝梢的气相色谱图中有 15个峰位的化学组分相同 ,但受害的含量显著高。另有 9个峰位的组分在未受害枝梢中含量太低 ,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5.
对克拉玛依农田开发区防护林上发生的杨盾蚧天敌昆虫种类及其自然控制作用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杨盾蚧天敌昆虫主要是长棒四节蚜小蜂和孪斑唇瓢虫,其中长棒四节蚜小蜂自然寄生率高达41.5%。此外,在室内对杨盾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孪斑唇瓢虫的捕食量以及孪斑唇瓢虫和杨盾蚧之间的密度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孪斑唇瓢虫对杨盾蚧若虫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而且对若虫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广西松突圆蚧天敌瓢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收集与震落法,对广西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主要疫区玉林市的松突圆蚧天敌瓢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松突圆蚧天敌瓢虫3种:四川寡节瓢虫(Telsimia sichuanensis Pang et Mao)、台毛艳瓢虫(Pharoscymnus taoi Sasaji)和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其中四川寡节瓢虫是首次在松突圆蚧上收集并被证实为松突圆蚧的天敌。描述了四川寡节瓢虫和台毛艳瓢虫的形态特征,并给出了形态鉴别特征的照片。  相似文献   

7.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国跃  姚德富 《林业科学》1997,33(5):432-440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Neopullus)sinuanodulusYuetYao,弧结毛瓢虫S.(N.)camptodromusYuetliu,截端方瓢虫PseudoscymnustruncatulusYu,2种由于单一雌性仅鉴定到属。经实验室饲养,发现波结毛瓢虫和弧结毛瓢虫捕食铁杉球蚜。  相似文献   

8.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是昆虫个体和种群的基本生物学参数,是衡量昆虫对环境温度适应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呼市地区红点唇瓢虫主要阶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观察研究结果,为科学地推测其发生世代和主要虫态发生期,以及人工饲养与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内蒙古重要的造林树种,油松大蚜(Cinaraformosana)是危害油松的害虫之一,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油松大蚜是重要的有效途径,因此,调查油松大蚜的天敌昆虫是非常必要的。在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对油松大蚜及其主要天敌的虫口密度和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室内饲养测定了天敌昆虫日均捕食量。结果表明,样地内油松大蚜的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双钩齐褐蛉(Kimminsiabihamita Yang)、伪郭公虫(Sasajiscymnustsugae)等6种,室内饲养异色瓢虫日均捕食量为23.8头,双钩齐褐蛉幼虫日均捕食量为15.1头,伪郭公虫日均捕食量为11.9头。  相似文献   

10.
对中华草蛉与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种间以及各虫态天敌昆虫共存情况下的竞争干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与异色瓢虫幼虫竞争干扰明显,在共同捕食时中华草蛉幼虫占优势,成虫间竞争干扰以异色瓢虫捕食蚜虫优势明显大于中华草蛉.2种天敌昆虫各虫态共同捕食蚜虫时高龄幼虫及成虫捕杀低龄幼虫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To clarify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whereby dormancy is released in male flowers of Cryptomeria japonica, twigs with male flowers were collected every three days between December 1992 and February 1993. Half of the twigs collected on each date were chilled at 0°C for three days and the cumulative temperatures required by the chilled and non-chilled flowers for florescence were compare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umulative temperature required for florescence between chilled and non-chilled male flowers collected before 19 December. However, for samples collected between 21 December and 21 January, the cumulative temperature needed for the florescence of chilled male flowers was 8–68°C lower than that required for non-chilled male flowers. However,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again in the cumulative temperature required to induce the florescence of chilled and non-chilled male flowers for collection dates later than 24 Januar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ormancy of male C. japonica flowers was gradually released by exposur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process was completed by 24 January. The cumulative temperature required for florescence and the sum of the mean daily temperatures between the date of collection and the date of natural pollen dispersal were almost equal after the dormancy of the male flowers was released. The exact day on which pollen will be released can be predicted using the dormancy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flowers.  相似文献   

12.
玫瑰花保藏方法与精油得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条件对玫瑰花的保藏方法进行了研究,寻找出了几种有效的保藏方法.包装袋A保藏玫瑰花,温度变化小,花香、花色好,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的短时间保藏玫瑰花的好方法,可保藏24 h;室内摊放,散热好、玫瑰花不发热,在放置6 h后因后熟作用,出油率比立即提取提高20%,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香气不断向空气中散失,出油率下降,所以室内摊放保藏鲜花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6 h;冷冻能长时间地保藏玫瑰花,出油率亦不受影响;盐渍可以较长时间地保藏玫瑰花,15%的加盐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沧州金丝小枣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金丝小枣的品质优劣是由其含糖量决定的,其产量和品质又是同步的,同时受到气温、地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影响;通过筛选,找出了影响产量和品质的10个主要气象因子,并通过这些因子建立了预报金丝小枣产量和品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图形输出模型。  相似文献   

14.
竹类植物花粉的生活力和自然授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2种开花竹类植物花粉的败育、生活力和自然授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研究,花药和花粉在离体后生活力保存时间较短,尤其是离体花粉的生活力在1-2h会丧失贻尽,适宜竹花粉萌发的培养液的10%蔗糖液,若再加入5ppm硼酸能明显提高花粉发芽率。篌竹和斑苦 花分别属于花药合并粘连和无花粉的二类雄性不育型,其余10个竹种的花粉中均有三种类型的败育花粉,低温、干旱等不育环境使竹花粉发育受阻,不育花粉率增高,竹花的自然授粉不良,在盛花的竹株上接受不到花粉的竹花占33.3%,在部分开花的竹株上花粉自然授粉率公10%。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对切花保鲜的研究多数以香石竹、月季等为对象,并侧重于瓶插保鲜为主。对茶花切花保鲜,特别是从花枝选择、贮运到瓶插保鲜进行系列配套技术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为了开发茶花切花保鲜技术,自1986年起进行了保鲜剂筛选、花枝选择、贮运保鲜等一系列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植物资源广博,植物栽培以及园林应用历史悠久。从17世纪开始,中国植物开始陆续向世界传播,期间对运输保存技术、园林造景方式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以英国园林引种中国植物为例,记述了相关引种栽培历史以及探索了对英国园艺技术的影响。植物的引种栽培促进了英国园林风格的改变,从17世纪早期到18世纪,英国园林中的温室和各式的花坛替代了大面积的草地以及希腊罗马式建筑小品。19世纪后期花境开始在英国园林中风靡,英国园林中草花的应用也成为了植物造景的主流。相较于其他地区引种的植物,中国的植物耐寒性强观赏性高,因此在英国园林中应用频率较高。17—19世纪中国植物在英国园林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板栗树雄花序较多,大量消耗树体营养,是造成板栗减产的1个因素,故应用不同浓度的板栗疏雄醇开展了疏除板栗雄花的试验。初步摸索出在板栗花期喷布1000~1500倍的板栗疏雄醇稀释液,能有效地抑制板栗雄花序的生长,对板栗混合花序有疏雄保雌的功能,可提高座果率5.9%~10.8%,增加栗果单粒重0.6~1.1g,是提高栗园产量的一项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是原产我国的重要木本粮食果树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分布广泛。其果实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甘甜可口,含5.7%~10.7%的蛋白质,2%~4%的脂肪及A,B_1,B_2,C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淀粉含量高达51%~60%,既可生食、糖炒和供食,又可制罐头、糕点等。板栗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每年我国向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出口板栗10万t以上。  相似文献   

19.
泡桐花的化学成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生长在南京地区三种泡桐花的营养成分。泡桐花具有芳香气味,用石油醚提取三种泡桐花,得到的浸膏以兰考泡桐花的得率最高;但评香的结果毛泡桐花浸膏的香气较浓郁。对三种泡桐花精油成份进行了GC/MS分析,共分离出17个组份,用质谱鉴定出13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化、绿化的要求更为迫切。中国幅员辽阔,花卉资源丰富,但许多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却未被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加以利用,造成城市绿化植物种类较少,花期较集中,养护费用也较高,因此急需开发一些花卉资源来扩充我国的可供观赏型的花卉种类。野生花卉是乡土资源,不但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物候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地方特色。本文阐述了我国野生花卉的现状及繁殖技术,对丰富我国园林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水平、繁荣园林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