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用活动尼龙袋法测定单一饲料养分(尤其是氨基酸)在生长猪回肠末端的生物学效价,需在其十二指肠距胃约10 cm处安装"T"型瘘管,并施以辨前端回-直肠吻合术(EE—IRA)。  相似文献   

2.
正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导致肠腔闭塞并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见于前段肠管套入后段肠管,以空肠、回肠套入结肠最为多见。犬肠套叠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由受凉、肠炎、寄生虫感染等引起肠蠕动紊乱所致,并易继发于犬细小病毒病等疾病。临床上易与肠便秘、肠阻塞、肠内异物、脾扭转等其他有腹痛症状的疾病相混淆,主要通过影像学和开腹术进行确诊~([1])。现通过一例犬严重肠套叠的病例来探讨该病的诊断与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 48例犬肠套叠进行诊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1 病情介绍病犬多为幼犬 ,年龄一般在 1.5~ 4月龄 ,患有肠套叠的48例犬中均继发于胃肠炎 ,特别是出血性肠炎较多。犬肠套叠发生的部位多为空肠 ,48例中有 40例发生于空肠 ,其余为回肠、回盲部、直肠。套叠部长度多数为 5~ 15cm ,最长达2 0cm。 48例犬肠套叠手术整复 45例 ,2例因套叠时间较长 ,肠管发生严重淤血、坏死 ,呈黑紫色 ,行肠吻合术。 1例因治疗较晚 ,心脏衰竭于手术过程中死亡。2 诊断病犬表现顽固性呕吐 ,严重腹泻、血便 ,腹痛症状较轻。腹部触诊可见腹中部出现长柱状的肿…  相似文献   

4.
<正>犬胃肠异物梗阻为犬的一种急腹症,发病部位主要在幽门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某一处。胃肠异物梗阻导致胃肠腔机械性不通,梗阻的肠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宠物剧烈腹痛、呕吐或休克。犬胃肠异物梗阻发生急剧,病程短,如不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不及时手术治疗,易导致患犬死亡。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中遇到数十例胃肠梗阻病例,现对两例典型病例进行报道。1发病原因胃肠异物梗阻主要是由于患犬吞食或误食骨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诊断、治疗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5年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就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儿童组21例,占70%,主要特点是异物吸入史明确,病程短,半数患者有呼吸困难。老年人病程长达1年以上,最长10年。治疗结果:儿童组中,18例在全麻下硬质气管镜异物取出,成人组中,7例经纤支镜异物清除,2例由外科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以儿童多发.气管、支气管异物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但临床常有误诊病例,多见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究其原因往往是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原有慢性疾病所掩盖,且往往不能提供异物吸入史,故容易造成临床误诊。仔细的病史询问和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治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糜样品的代表性是研究养分在猪体内消化过程的关键。通过T型瘘管获得的代表性食糜采样方案必须基于瘘管中食糜养分的流量及指示剂的回收率。本试验以4头在回肠末端安装瘘管的生长猪[(21.3±1.0)kg]为试验对象,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采用3×16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其中采样日设3个水平,即试验期第8、9、10天。日内采样时间设16个水平,即08:00~24:00,每小时通过瘘管采集1次回肠食糜样品,记录鲜食糜的重量并分析食糜样品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质及三氧化二铬的含量。研究结果如下:1)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日内采样时间显著地影响了瘘管中食糜的鲜食糜、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和三氧化二铬的流量(P<0.05);在采样日间,瘘管中食糜的鲜食糜、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三氧化二铬的日内平均流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回肠末端食糜的总能流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2)日内16 h累计流经回肠瘘管的食糜及全天流经回肠末端的食糜在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总流量的日间变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试验期第8天的流量均显著地高于第9、10天的相应值(P<0.05),而第9、10天间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瘘管连续收集16 h回肠末端食糜的各养分流量占全天流经回肠末端食糜相应养分总流量的比例都在68%以上,且不同采样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回肠末端瘘管收集日内16 h食糜的三氧化二铬总流量及回收率在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回收率为72.9%,变异系数为6.87%。上述结果表明,在3 d的收集中,后面2 d回肠末端食糜养分的平均流量相对稳定。这2 d采食后8 h连续收集食糜有较好的代表性。建议3 d采样中,第1天作为采样预试期,后面2 d作为采样正试期。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25-羟基维生素D(325-OH D3)在动物(主要是家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①25-OH D3改善肉鸡生长性能,但会受到基础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VD3)水平的影响;②25-OH D3改善肉鸡骨骼质量,降低TD(胫骨软骨发育不良)发病率,但受到肉鸡品系的影响;③25-OH D3增加肉鸡植酸磷回肠末端消化率,但未影响肠道(内源)植酸酶活性;④25-OH D3调节肉鸡肠道形态和免疫机能;⑤25-OH D3改善产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⑥以家禽骨骼和蛋壳质量为评价指标,25-OH D3生物学活性为VD3的1~2.5倍;⑦以家禽肾脏钙化评价,25-OHD3的毒性约为VD3的5~10倍。  相似文献   

8.
<正>1发情与排卵母猪的发情周期是母猪从上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时间,分为发情前期、发展中期、发情后期、休情期,一般16~25天,发情持续期为2~3天。母猪产后通常在3~6天之内发情,不排卵。排卵期是从发情开始后24~48小时,高峰时期为36小时,排卵持续时间为10~15小时,卵子到达输卵管腹部的时间为6~12小时,能保持8~10小时的生命活力。2受精与排卵  相似文献   

9.
套算法和强饲法测定肉鸡玉米有效能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比较肉鸡玉米有效能值测定方法的差异。试验包括2种测定方法:套算法和强饲法。套算法试验选用704只(公母各占1/2)28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11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10种不同品种玉米替代的试验饲粮(替代比例为40%),试验期7 d。强饲法试验选用健康成年肉种公鸡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鸡分别强饲10种不同品种玉米原料,采用48 h排空-强饲-48 h收集排泄物(GB/T 26437—2010)的操作程序。结果表明:1)强饲法测得的有效能值显著低于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P0.05);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无显著差异(P0.05)。2)指示剂法与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952;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由此得出,强饲法测得的有效能值显著低于套算法,以套算法为基础的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无显著差异;指示剂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指示剂法和全收粪法、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食糜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0.952、0.777和0.683),强饲法与其他3种方法所测得的有效能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寿命     
<正>一些单细胞原生动物,他们的寿命只有7~8个小时。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老寿星。无论淡水龟还是海龟,寿命都长的惊人,迄今人类已发现的寿命最长的巨龟已活800年以上,至今生命力依然十分旺盛。昆虫的寿命。昆虫的寿命一般都很短,如蜻蜓的寿命为1~2个月,苍蝇的寿命只有15~25天。被形容为朝生暮死的蜉蝣,他的成虫寿命只有一天。鱼的寿命。鱼的寿命长短不一,鲫鱼10年,鲤鱼25年,金鱼30年,鳗鱼50年。海中的一些大型鱼类一般寿命都很长,比如鲨  相似文献   

11.
牛肠阻塞是饲草或异物在某个肠段发生阻塞,而引起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的一种腹痛病,又称肠便秘,为黄牛、奶牛常见病之一.据统计,奶牛肠阻塞发生部位,回肠阻塞占5%、空肠阻塞占10%、结肠阻塞占20%、十二指肠阻塞占65%,盲肠积粪和盲肠扩张在奶牛也有发生.由于肠弛缓是肠阻塞的基础,因此病牛同时伴有肠弛缓现象.本病没有季节性,一般见于成牛,并以老龄成牛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给10头8周龄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肠管毒,于感染后5、15、25、35和45d各扑杀2头,采取胃及各段肠管标本,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间接法)检查胃肠粘膜固有层中IgA、IgM和IgG产生细胞数;收集血液及胃、各段肠管分泌液,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A、IgM和IgG含量。结果:实验猪感染后第15d,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口处粘膜固有层中IgA和IgM产生细胞明显增多,肠管分泌液中IgA含量与IgA产生细胞数呈正相关,肠道局部免疫反应的高峰比全身性(系统性)免疫出现得早,且周期短。本试验提示,肠道粘膜积极参与了该病的免疫过程;胃肠道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免疫反应的主要部位在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目;参与胃肠道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主要是IgA和IgM产生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奶牛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健康状况在奶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对山西省奶牛场的514头泌乳牛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进行评分,并收集了该场2013年6月24日的DHI数据。采用固定模型分析牛只泌乳阶段、胎次、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四个因子对产奶量和体细胞数(SCC)的影响。经抽样分析发现,该牛场泌乳牛群乳头长度集中在4~6cm。乳头长度短于4cm的个体有22头(6.6%),最长乳头超过6cm的个体有53头(15.8%)。与乳头长度为4~6cm的牛只相比,乳头长度超过6cm或短于4cm的奶牛,其乳头末端健康状况显著下降(P<0.05)。该牛群乳头末端评分的均值为2.25分,参照文献评价乳头健康的标准,该场泌乳牛乳头健康状况良好。经对前后乳区的乳头末端损伤程度进行分析,表明奶牛后乳区乳头末端状况极显著好于前乳区(P<0.01)。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对产奶量和SCC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乳头过长时奶牛平均SCC比正常个体高出5.8万个/mL。乳头有损伤的个体较乳头健康奶牛SCC的均值高出2.2万个/mL。评价牛群的乳头长度和乳头末端状况有助于了解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可为牛群管理提供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腹泻、便结、中暑是家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效果不一。笔者几年来采取对症用药的同时针灸后海穴的治疗方法,收治家畜46例,其中猪37例,牛9例,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1方法①取一段15~20cm长的不锈钢钢丝,一端做1个圆圈,另一端磨尖,消毒灭菌备用。②术前将家畜保定,将尾巴拉起,将后海穴用碘酊或酒精消毒。③将针向前向上缓缓刺入,牛约3~5cm深,猪根据大小不同深度不等,约3~7cm深。④留针0.5min后缓缓抽出,消毒针口。2病例介绍病例1:德昌乡王某家有3头体重约25kg的猪发病。症状:不食,拉稀,体温40℃,嗜睡。治疗:每头用青霉素8…  相似文献   

15.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基层医院占外科住院病人的20%~25%。近年来由于经验的不断积累,阑尾炎的切口感染率较过去已大大降低。但对于伴有肥胖、糖尿病同时切口严重污染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仍然高达85%以上。我院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有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有严重肥胖、糖尿病以及因麻醉效果不佳致切口严重污染等特殊情况,其中23例采用的切口常规逐层缝合法,25例采取的一期切口敞开引流并留置全层逢合线二期合拢法。现将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切口感染情况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共计48例,均为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8~76岁。手术切口均为常规麦氏切口,切口长4~6 cm。其中合并急性坏死、穿孔30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阑尾化脓未穿孔但合并腹腔大量脓液12例。过度肥胖(体重超标准体重30%或腹壁脂肪层超过5 cm)20例,肥胖并糖尿病10例,麻醉效果差腹肌紧张而致切口严重污染11例,阑尾解剖变异手术难度增加7例。两组病例手术中切口均有明显或严重的腹腔脓液污染。1.2方法切口常规逐层缝合组:用1号或4号丝线分别间断缝合腹膜层、腹内斜肌肌膜、腹外斜肌腱膜层、皮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小米、糯米、籼米和玉米4种不同谷物类饲料原料中淀粉(总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抗性和非抗性淀粉)含量及其在生长猪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粪)消化率.选择体重为(25±2.7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阉公猪16头,实施"T"型瘘管手术,随机分为4个处理(小米、玉米、糯米和籼米),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直接饲喂小米、玉米、糯米和籼米单一日粮,试验期7 d.结果显示,在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内,各日粮总淀粉的消化率分别是:小米组99.31%和99.88%,糯米组100%和100%,籼米组99.37%和100%,均显著高于玉米组98.26%和99.80%(P<0.05).由结果得知,以上4种谷物淀粉因其回肠末端消化率高而具有较高的葡萄糖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7.
家畜践踏对环县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龙  侯扶江  李飞 《草地学报》2008,16(2):186-190
在甘肃环县典型草原6年的轮牧试验表明:不同践踏强度下各样地0~20 cm层地下生物量占0~30 cm层的90%以上,随着放牧践踏强度的增加,0~10 cm土层中的根量先增长后降低,其中以中度践踏(80次羊践踏/m2.期)最高,约为对照(0次羊践踏/m2.期)和轻度践踏(40次羊践踏/m2.期)的1.7倍,10~20 cm土层以轻度践踏(40次羊践踏/m2.期)最高,2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与践踏强度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仅为0.12;以地下生物量最大化为准则,对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与践踏强度的回归模型进行解析和寻优分析,确定出环县典型草原适宜的放牧强度是3.5~5羊单位/hm2。  相似文献   

18.
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在室内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桑园杀虫剂毒死蜱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2~5龄家蚕幼虫的摄入LC50值(48 h,25℃)分别为1.11、1.73、3.48与4.12 mg/L;在20、25、30、35℃下,毒死蜱对3龄家蚕的LC50值(48 h)分别为1.70、1.80、0.49与0.40 mg/L;桑叶浸药时间为1 s、10 s、1 m in、10 m in与1 h时,毒死蜱对4龄家蚕幼虫的LC50值(48 h,25℃)分别为5.55、3.64、3.15、2.12与1.54 mg/L;家蚕幼虫在毒死蜱药膜上爬行1、10、30与60 m in后,毒死蜱对3龄家蚕的接触LD50值(48 h,25℃)分别为3.59、0.28、0.20、0.12μg/cm2。  相似文献   

19.
<正>马血汗症又称马副丝虫病、马皮下丝虫病,病马常在夏季生成皮下结节,结节短时间内出现,并迅速破裂、出血,然后自愈。1发病情况病马颈侧、肩胛、背部皮肤出现结节,结节如黄豆大或蚕豆大,直径为0.5~1.7 cm,数量约20个。结节常突然出现且在很短时间内肿胀,几小时后其破溃并流血。破溃出血多发生在下午1~2点,病马流出的血液不易凝固,如线状沿皮毛向下流,在被毛处形成长约10~20 cm的血痕,流出的血会引  相似文献   

20.
胃病在现代医学中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萎缩性胃炎等。中医学称“胃痛”、“胃脘痛”、“心痛”、“胃痞”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笔者自拟蜂胶益胃丸治疗胃病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5岁。25岁以下22例,26岁至50岁58例,51岁以上18例。病程最长26年,最短1年;病程1年以下者21例,1~5年26例,6~10年32例,10年以上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消化性溃疡30例,萎缩性胃炎16例,其中检出幽门螺杆菌41例。2临床主要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