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制品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这些安全事件不仅是产品质量问题,它与整个行业发展,乃至社会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然而,乳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却掩盖了行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漏洞。乳制品安全事件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产业发展的伦理和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乳品行业社会责任缺乏一个理论基础和公共指导的标准,更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本文从社会责任理论出发,抽象出乳品行业社会责任理论和标准评价体系,为乳品行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加强石油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是推进油田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加强企业平安建设的有效举措。油田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切实承担起"加强石油法治文化建设,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责任,为石油企业生产建设和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本文从加强油田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课题提出的原由;油田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职责范围;加强油田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方略与举措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社会责任、企业价值观等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别家企业的独特标识。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有利于人员和业务的管理,有利于整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则着眼于分析软件企业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力图分析中日软件企业的文化差异,以期揭示这些差异对双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发生的几次特大自然灾害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应急减灾对政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驱动因素,论证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必然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政治、伦理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为什么众多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为什么一些看起来与经营行为貌似不相关的细节却越来越多地成为主导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的竞争规则变了!企业竞争越来越多地遵循一个新的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因素在内的竞争规则。企业管理实践经历了从以质量管理(标志是1987年发布的ISO9000)、环境管理(标志是1997年发布的ISO14000)到以社会责任管理(标志是2008年发布的ISO26000)为核  相似文献   

6.
乳制品行业的企业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企业文化的根本,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互补性、兼容性。乳制品行业的企业诚信建设,需要建立工作机制,确定工作责任,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各种载体,以点带面地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综述,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取得的进展,指出该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搭建了良好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企业社会道德责任标准SA8000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的考察,结合中国现阶段企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企业道德伦理的价值第一性,并在这一价值选择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国企业在不可忽视的企业道德国际化和全球供应链强制性道德选择的趋势下应当选择的进路:加快企业自身的社会道德责任的改进与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思考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0.引言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对企业管理的优化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1.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  相似文献   

10.
杨莉雅 《山东饲料》2014,(6):140-14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受到国内各企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江苏L集团为研究对象,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相关性分析,对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影响经营绩效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阐明当前社会对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的态度与相关理论;其次,介绍L集团对其利益相关人承担多元社会责任的具体做法;最后,利用企业问卷调查分析社会态度的反馈,并将社会反馈与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另一例证证明结论。  相似文献   

11.
借鉴“三线一圆”企业管理理论,把高校看作一个“生产”人才的特殊“企业”,将该理论中用于描绘企业生存和发展美好蓝图的业务线、制度线、声誉线和文化圆这四个抽象的管理元素用于构建高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指出在高等教育工作中,通过强化高等教育事业的业务质量线、制度管理线、品牌声誉线,夯实校园文化内涵圆,从而构建全面造就人,综合发展人,科学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管理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徐小军 《中国饲料》2021,1(7):114-117
饲料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对其长期发展战略和具体经营目标具有深远影响,弹性工作制代表了一种新型企业文化,但饲料公司在此方面的管理实践尚且不足。本文对饲料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剖析,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弹性工作制的内涵与结构,分别从时间、空间、雇佣形式及工作内容等维度出发,重新设计了饲料公司新型企业文化体系。研究结果将有利于饲料公司革新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管理实践,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 饲料公司| 弹性工作制| 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微观主体在市场运作中存在普遍性的商业伦理失范问题。阻碍构建现代商业伦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包括“农本工商末”的思想、重义轻利及亲缘文化等。在构建现代商业伦理进程中,必须改造社会文化,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树立竞争意识,提高商业主体的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4.
何晓光 《中国饲料》2021,(1):111-114
经济制度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对物流领域的发展进行监管与维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发展形式进行对比,研究饲料企业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再分别从管理观念、法律法规、人才缺口、信息化程度、部门协调性五个角度,分析供应链模式下饲料企业物流管理的突出性问题。联合现有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可知,创新物流管理理念,培养专业型管理人才,注重物流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价值最大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都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未来各大饲料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问题一直是合并问题中探讨的热点。文中首先介绍了合并会计报表3种主要理论——所有权理论、主体理论、母公司理论,从各自的理论依据、报表的使用者、母公司编制报表的立场、对科目的处理方法、目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再从合并范围、报表需求者、国际发展趋势这些对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应该选择主体理论;最后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菲 《蚕学通讯》2012,(2):59-62
生物化学作为现代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是现代蚕桑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素养。较之传统蚕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生物化学的教学不仅需要为学生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需要植入创新的理念和营造创新的氛围,推动蚕桑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培养蚕桑专业创新人才为目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管理会计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而业财融合是管理会计和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帮助企业管理会计逐步实现其价值和功能,是管理会计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以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集团”)为研究案例,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分析管理会计转型的内外部环境,研究其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及其效果,通过研究发现蒙牛集团的业财融合建设较为成功,业财融合前后集团的短期发展步履加速,长足发展也变得更为稳固。以蒙牛集团为例发现管理会计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盈利能力,管理会计与业务、财务融合在一起,完善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组织架构,以期帮助更多企业成功完成管理会计转型。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学校、行业、企业拥有大量可以相互使用促进的教育资源,整合该类教育资源,对于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以及行企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道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法和孝悌是儒家道统的两个重要命题。自周朝以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皆利用由上古原始血缘氏族制演化而来的宗法家族翻度统治臣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法家族制度在唐宋时又演化为家族家长制。  相似文献   

20.
Businesses and professions must stay in accord with social ethics, or risk losing their autonomy. A major social ethical issue that has emerged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is the treatment of animals in various areas of human use. This point can be illustrated with numerous examples across all areas of animal use. These examples reflect society's moral concern having outgrown the traditional ethic of animal cruelty that began in biblical times and is encoded in the laws of all civilized societies. There are five major reasons for this new social concern, most importantly, the replacement of husbandry-based agriculture with industrial agriculture. This loss of husbandry to industry has threatened the traditional fair contract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amounts of animal suffering arising on four different fronts. Because such suffering is not occasioned by cruelty, a new ethic for animals was required to express social concerns. Since ethics proceed from preexisting ethics rather than ex nihilo, society has looked to its ethic for humans, appropriately modified, to find moral categories applicable to animals. This concept of legally encoded rights for animals has emerged as a plausible vehicle for reform. The meaning of this ethical movement for animal agriculture is examined. Animal agriculture should explore ways to replace the animal husbandry lost to industri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