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替米考星的水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试验选用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作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以体外累积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选用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法进行物相鉴定。结果显示,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最佳制备工艺为联合载体PEG6000:P188=20:1、药载比1:3、搅拌时间1 h、固化时间12 h;物相鉴定表明,替米考星为非晶态,固体分散体为晶体结构,替米考星以无定形态分散于载体中;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在2 min时溶出度达到71.8%,15 min时完全溶解,显著提高了替米考星的溶出速率。该制备工艺简单,选用联合载体制备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能够有效避免单一载体制备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出现的缺陷,有效提高溶出度,方便临床饮水用药。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地评价国产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和替米考星溶液对猪人工感染猪胸膜肺炎的治疗效果,笔者委托河南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根据农业部颁发的《兽药实验技术规范》,对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和替米考星溶液进行了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考星含量的新方法。替米考星作为电子给体,氯醌酸作为电子受体,两者反应生成电荷转移化合物,在516nm处有最大吸收。替米考星与氯醌酸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稳定性常数K为6.0×10加,测定替米考星的线性范围为12.9—254.6×10^3mg/mL,检测限为3×10^3mg/mL,平均精密度RSD为3.8%,方法回收率为109.8%±6.1%。替米考星与氯醌酸形成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稳定。同时,利用替米考星与氯醌酸形成电荷转移化合物测定了预混剂中兽用替米考星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信、易行,预混剂中替米考星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满足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替米考星(Tilmicosin)是一种以泰乐菌素为前体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畜禽专用抗生素。80年代由英国Elanco动物保健品公司首先开发成功,替米考星抗菌谱广,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相似。该药在国外已用于猪、牛、山羊、兔、肉鸡、火鸡等动物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在国内也已有进口注册产品用于临床,亦有药厂进行替米考星的合成与产品的申报。2005年初,农业部批准山东济兴医化有限公司济宁兽药厂申报的替米考星原料、替米考星预混剂、替米考星注射液为三类新兽药网。为了解替米考星及其应用进展,现将有关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残留等方面的研究分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期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可在体外抑制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的复制,为进一步了解替米考星在体内抑制PRRSV复制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健康仔猪为试验动物,使用添加替米考星的饲料和无添加的饲料分组饲养,仔猪饲喂7 d后人工感染PRRSV高致病性毒株,对比分析饲喂替米考星对猪感染PRRSV后的临床表现、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病死率以及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替米考星可显著抑制PRRSV在猪体内的复制,减轻发病症状,降低20%的病死率,并提升仔猪的日增重。相关结果可为临床使用替米考星防控PRRSV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替米考星纳米乳对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采用替米考星纳米乳(以替米考星计)高(100 mg/L)、中(75 mg/L)、低(50 mg/L)剂量饮水治疗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S6菌株的肉仔鸡,同时设替米考星溶液(100 mL∶10 g)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阴性对照组,连续给药5 d。结果表明,替米考星纳米乳各剂量组对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替米考星溶液相应剂量组;替米考星纳米乳高、中剂量组的适口性优于替米考星溶液。研究为替米考星纳米乳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只健康小尾寒羊,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2种途径以替米考星1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给药后在96h内分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采用甲醇沉淀,离心去蛋白,调节pH值并用氯仿提取替米考星;样品测定采用苯基柱,以反向HPLC测定绵羊血清中的替米考星浓度。结果表明,绵羊静注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替米考星皮下注射和静脉给药在羊体内具有吸收和分布较迅速,消除缓慢,体内分布容积大,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结果对了解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及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替米考星在酸碱溶液中的稳定性,配制不同pH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替米考星的含量,观察不同的pH条件下替米考星的降解情况。结果显示,在pH为2~7.4时,替米考星较稳定,在pH为0.5、13的溶液中,替米考星分别降解了11.4%、50.2%。结果证明,替米考星在浓酸、强碱的条件下不稳定,会部分降解。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9):68-71
制备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建立替米考星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熔融法,以Poloxamer188为载体制备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测定、溶出度测定、吸湿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评价其质量。替米考星在40~4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所制备的替米考星固体分散体,能有效地提高替米考星的溶出速率;但易于吸湿,应置于密闭干燥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米考星原料及其制剂的中替米考星的含量。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10%三氟乙酸-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结果表明,当替米考星浓度为0.01~2.0 mg/mL时,替米考星顺式峰和反式峰面积和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无杂质干扰,重复性、稳定性和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0.8%,检出限为0.8 μg/mL,替米考星顺式峰和反式峰的分离度符合规定,顺-8-差向异构体能够实现良好分离。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提高了替米考星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的检测效率,为其质量标准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替米考星是泰乐菌素的衍生物,具有和泰乐菌素(农业部426号公告已列入废止目录.编者注)相似的分于结构和抗菌谱,但替米考星对猪呼吸道病的抗菌活性比泰乐菌素更强。基于这一原理,在兽医临床上,笔者采用替米考星预防和治疗猪气喘病、猪肺疫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替米考星等7种抗菌药对猪肺炎支原体济南系F64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再以棋盘法测定替米考星 土霉素、替米考星 金霉素、替米考星 多西环素、替米考星 甲氧苄啶、泰乐菌素 土霉素、泰乐菌素 多西环素共6种不同联合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7种抗菌药中替米考星与泰妙菌素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活性最强,MIC分别为0.056和0.075mg/L,其次是泰乐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MIC分别为0.0875、0.219、0.563、1.25mg/L,甲氧苄啶最弱,MIC为128mg/L。在6种不同联合对猪肺炎支原体的联合敏感性试验中,替米考星 土霉素、替米考星 甲氧苄啶2种联合表现出协同作用,替米考星及泰乐菌素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均表现出相加作用,未出现无关作用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替米考星预混剂在猪体内残留消除规律,试验采用400 mg/kg替米考星预混剂饲喂猪,饲喂过程中及饲喂后不同时间取猪肌肉、肝脏和肾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替米考星浓度。结果表明:饲喂期间,猪肌肉、肝脏、肾脏中替米考星含量在0.1~1.5μg/g之间,停药14天猪肌肉、肝脏和肾脏中替米考星含量已经降到最高残留限量以下。  相似文献   

14.
兽用抗菌新药替米考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替米考星为畜禽专用大环内酯类新型抗生素,国内三类新兽药。本文综述了替米考星的合成、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毒性残留、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特点与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几种动物病原菌对替米考星耐药性的体外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替米考星对鸡毒支原体、多杀巴氏杆菌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基础上,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体外诱导3种病原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性。结果鸡毒支原体经9次传代对替米考星产生了高水平耐药,多杀巴氏杆菌经7~9次传代对替米考星产生了高水平耐药,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经14次传代对替米考星的耐受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鸡毒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替米考星诱导耐药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吉他霉素和林可霉素表现交叉耐药。研究结果提示,替米考星较易诱导鸡毒支原体和多杀巴氏杆菌产生耐药性,兽医临床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按单剂量口服的方法对健康蛋鸡进行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中主要组分替米考星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HPLC方法分析不同时间点试验鸡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药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48)分别为(16.947±0.624)μg/mL.h和(16.020±0.631)μg/mL.h,没有显著差异;二者AUC0-48比值为1.058,Cmax分别为(0.759±0.012)μg/mL和(0.764±0.012)μg/mL,比值为0.993;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的t1/2β、C l(s)、t1/2 Ka和V/F(c)均没有显著差异;二者的tmax分别为(1.211±0.036)h和(1.030±0.063)h虽然有显著差异,但并不能以此说明二者生物学的非等效性。试验结果说明,单剂量口服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后,替米考星被迅速吸收,消退缓慢,依据生物等效性的重要评判指标,得出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和替米考星溶液在治疗中可以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替米考星合成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对泰乐菌素原料A、B两种组分在合成替米考星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探讨,该项研究成功解决了替米考星合成过程中收率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替米考星饮水剂治疗人工感染禽巴氏杆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米考星是泰乐菌素的合成衍生物,具有其类似的分子结构和抗菌谱,但对某些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比泰乐菌素更高,如鸡支原体,巴氏杆菌等。替米考星由于具有非常高的抗菌活性,在鸡上作为饮水剂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具有使用剂量比泰乐菌素低得多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多家药厂已开始研制并生产出替米考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磷酸替米考星对仔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治疗效果,选取支原体肺炎患猪,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混饮给药,每日1次,连用7 d,通过检测各组受试猪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增重效果、感染仔猪的肺部病变评分等指标对受试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80 mg/L剂量组治愈率最佳,与其他2个药物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药物治疗有效率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80 mg/L剂量组最高,但3个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L能有效改善猪群相对增重率(P0.05),但仍显著低于健康猪群(P0.05);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60~80 mg/L剂量组、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组均可明显降低病猪肺脏病变评分(P0.05)。结果表明:60~80 mg/L剂量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饮水治疗猪自然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效果显著,且治疗效果与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相当。  相似文献   

20.
新药替米考星(Tilmieosin)对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并且具有动物机体吸收快、血药浓度半衰期长、表观分布容积大、组织(尤其是肺组织)药物浓度高等优良的药动学特征,对临床畜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表现出良好疗效‘孔“,已成为防治巴氏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药物。但随着替米考星的应用,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对替米考星的敏感性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