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应用串级调速系统时,主要应考虑电动机的选择、起动方式的选择和调速装置的选择。电动机的选择主要是功率、转速和结构型式的选择。起动方式的选择主要包括直接起动和间接起动两种,调速装置的选择包括其电流、电压等级的确定和开闭环型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种猪的选种方法主要有个体选择、系谱选择、同胞选择、后裔鉴定和综合指数选择等。以下笔者仅就个体选择与系谱选择作一下阐述。1.个体选择个体选择是根据猪本身的外形和性状的表型值进行的选择。这种选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并且无论正反方向选择,都能取得明显的遗传进展,主要用于个体的外形评定、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测定。由于只是对表型值进行选择,所以个体选择效果的有无和大小与被选择性状的遗传力关系极为密切。只有遗传力高的性状,个体选择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遗传力低的性状如果进行个体表型值选择,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3.
<正>一、园地选择与规划(一)园地环境选择远离公路、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二)园地选择选择地形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肥力较好、排灌水良好、土壤含盐碱量低、PH值在6.0~7.5的田块。二、品种和砧木选择(一)品种选择优质丰产、早熟、适宜大棚栽培及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二)砧木根据品种生长特点,选择相应  相似文献   

4.
1 树种选择。选择造林树种一定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造林地选择适宜的树种或品种。山区山顶部土层薄、立地条件差,可以选择松、柏类针叶树种和刺槐等;山中部选择刺槐等;山下部土层深厚,可以选择苹果、梨等水果类树种;坡边、地堰上可营造李子、杏等树种。低洼、盐碱地以选择刺槐、沙棘为宜。风沙区可以选择刺槐、紫穗槐等。平原地区土层深厚、立地条件比较优越,适宜的树种比较多,应充分发挥土地优势,选择效益比较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杨树、桐树、花卉等名、特、优、新品种。城镇绿化可以选择国槐等。  相似文献   

5.
从植物的树种选择、树形选择、颜色选择、树木大小选择、树木方位选择5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风水理论与植物造景相结合,创造符合植物特性,同时满足人们观赏、天人合一的舒适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选择品种 一是选择高产品种.二是选择抗病性、抗倒性、抗逆性好的品种.三是选择在本地经过试种表现好的品种.四是选择经过河南省审定并被多数农民认可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文献题录的选择是情报业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题录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馆藏质量和利用率。本文阐述了农业文献题录的报导量与借阅册次的关系,以及如何强化文献选择与分析工作。文献选择既要考虑文献的自身价值,又要始终围绕科研任务,并提出以重点选择、相关选择、适用性选择、特殊选择等原则来评价和择录文献。  相似文献   

8.
<正>一、品种选择选择优质、丰产、抗病、商品型好的五叶齐品种。二、栽培环境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无污染的地块。  相似文献   

9.
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早春、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夏秋栽培选择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单穗法、单粒法,单株法3种选择方法的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多数性状的遗传方差及后代株系的平均产量、预期选择潜力,方法间无显著差异.多数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预期选择效果等以单穗选择法的后代群体略高,初步认为,在保持杂种后代分离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和选得优良个体的机率等方面,单穗选择法至少不亚于单粒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由于单穗选择法具有易于采收的优点,可能成为水稻常规育种程序中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是我国用于森林消防的重要设备,然而,其噪声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本文采用FLUENT气动噪声场仿真和噪声测试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力灭火机的主要气动噪声源,同时提出灭火机降噪优化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二维模型和大涡模拟(配合FW-H方程)结合的方法可以用于风力灭火机气动噪声的仿真,但在仿真过程中需考虑消声器的影响;风力灭火机主要气动噪声源为叶轮和涡舌,风筒噪声对其总噪声贡献较小;建议增加导流器等,以降低风力灭火机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耳旁噪声。   相似文献   

12.
监利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6月至1993年4月测得监利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年平均为(O2)1.56g/m2·d-1,年平均总毛生产量为10497t氧;鱼类生长期(4~10月)浮游植物初级毛生产量平均为(O2)2.17g/m2·d-1,4~10月总毛生产量为8385t氧,占年总毛生产量的79.88%。水温、透明度和氮、磷营养元素是影响老江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经过估算,监利老江河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天然生态库鲢鳙鱼产力为132.9t左右。  相似文献   

13.
气力输送应用广泛,但存在着能耗高等缺陷。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可实现气力输送能耗参数的自动检测。检测系统的硬件包括气力输送装置、孔板、压差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变频调速器、可控硅、数据采集板等。系统软件应用Lab Windows/CVI实现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得出检测试验的回归方程。基于虚拟仪器的气力输送能耗参数检测系统可显示能耗指标与其参数的关系曲线,并得出能耗最小时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4.
轴流式灭火风机气动设计和有效风速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轴流式风力灭火机采用高速轴流风机的设计特点,结合流体力学中的叶型设计理论对高速轴流风机进行了气动反向设计,得出叶型截面的翼型参数和变截面扭曲叶片的实体模型;并结合气体圆形自由射流原理对轴流式风力灭火机的有效风速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提高轴流式风力灭火机有效风速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气力式水稻旱直播机气力系统负压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机转速、排种盘转速和播种行数为试验因素,对气力式水稻旱直播机气力系统进行排种器负压影响因素的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种器负压随风机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排种器数量的增多而减小;排种盘转速对排种器负压影响不显著;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2.10%~5.04%,气力系统排种器的排种量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分别建立气力系统的风机特性模型和排种器负压特性模型,决定系数在0.92以上,模型验证相对误差分别为-15.92%~12.12%和-2.70%~5.40%。  相似文献   

16.
气动旋转式吹灰器由气动吹灰器和吹灰控制器组成,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吹灰器发出脉冲气流吹灰,同时吹灰管作用隙式转动,其吹扫时间和间隙任意设定,并由吹灰控制器控制吹灰器脉冲的发射,计时,计数,实现顺序启停控制,该气动式吹灰器除耗能少,吹灰效果好,控制灵活,使用可靠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经在黄岛油库热媒炉及山东输油二处加热炉上投入使用,可提高炉效1%-3%。实践证明,该气动旋转式吹灰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气吸式红枣捡拾机气力输送装置的运动特性,开展了气力输送装置气固两相流的模拟研究。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分别建立了计算流体模型与离散元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耦合求解,对红枣从气力输送装置入口到出口的运动状态、颗粒分布和气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优化试验探究清选箱箱体的设计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多数枣撞击拦枣栅和挡枣板后被排出,少数残留于箱体中,少部分被拦枣栅卡住或通过拦枣栅;②箱体的分离室与沉降室易产生涡流现象,增大能量损失,通过拦枣栅的平均流速为17.85 m·s-1,气流轨迹混乱;③优化后箱体内部气流轨迹沿箱体路径运动并减少涡流现象发生,通过拦枣栅的平均流速减小为6 m·s-1,可降低红枣因自身动能过大而造成损伤;④优化后箱体的拐角内径为200 mm、箱体入口高度为65 mm时结构最佳;⑤样机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较接近。上述结果说明,采用CFD-EDM两相流耦合技术对气吸式红枣捡拾机气力输送装置仿真是可行的,且通过优化箱体结构缩短红枣在气力输送装置中的输送时间、提高样机工作效率,该研究结果可为气力式红枣收获机气力输送装置仿真与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承载质量的变化会影响隔振器性能的问题,设计了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可调式非线性气动隔振器.该准零刚度隔振器由一个竖直的双气室可调式气动弹簧和4个对称初始水平放置的单气室可调式气动弹簧组合而成.分析了气动可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设计参数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当承载质量改变时,通过调节气压来保持静平衡位置处的准零刚度特性.利用谐波平衡法对系统进行振动分析,得到了系统的力传递率,并对其隔振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性能,优于相应的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2BQM-2型气吸式膜上精量播种机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研制了11种用于测试排种性能的单片机测试系统,将光电传感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融于一体,既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测试效率。这对气吸式膜上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操作参数对气流干燥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于给定的气流干燥机在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新观点,研究了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干燥机性能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