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桃两种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两种有害生物的物理防治方法,并进行了仿生物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与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对比实验。结果认为: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8%以上,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防治,见效较慢,但不污染环境,对天敌伤害小;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后的果品有农药残留物,且对天敌危害较大。建议在生产中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3 000倍液,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2.
1987—1989年在双阳、九台两县(市)进行飞机低量喷洒25%灭幼脲Ⅲ号防治落叶松鞘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鞘蛾越冬后幼虫取食初期,每公顷喷灭幼脲450—600克,或混入少量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效果可达79.57—89.13%;防治后对残存蛹及成虫有较明显的影响,对下代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1%阿维菌素、20%杀灭菊酯乳油和25%灭幼脲3号防治枇杷瘤蛾的使用浓度,采用随机区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佳浓度是2500倍液;25%灭幼脲3号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20%杀灭菊酯乳油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悬浮剂和20%杀铃脲悬浮剂喷雾防治落叶松毛虫,分析了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效果最好,灭幼脲Ⅲ号和杀铃脲均以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辽阳弓长岭地区木撩尺蛾的危害进行调查与防治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受灾的林地越冬虫蛹基数较大,死亡率很低,是造成木撩尺蛾暴发的根本原因。物理防治以采取人工挖蛹、灯光诱杀效果较好。药剂防治应用25%灭幼脲Ⅲ号6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6.3%,80%敌百虫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99%,21%通杀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98%,1.2%烟参碱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70%,这几种药剂皆可用于木撩尺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明确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等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采用点滴法测定出6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等毒力指数,同时开展林间应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化学农药对刚竹毒蛾幼虫杀虫活性好,以3%高渗苯氧威乳油的杀虫活性最强,20%除虫脲悬浮剂的杀虫活性较弱;3%高渗苯氧威乳油、5%氟虫脲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灭幼脲三号悬浮剂和20%除虫脲悬浮剂LC50分别为1.962、4.573、4.691、4.827、5.051和5.106 mg/L;6种农药的无人机喷雾,药后5 d林间防治效果均达86%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100亿芽活孢.g-1B t和90%敌百虫4种药剂在室内、室外对杨小舟蛾幼虫防治试验,发现各种供试药剂均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100亿芽活孢.g-1B t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中带齿舟蛾(Odontosia arnodiana(Kardakoff))是危害白桦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的发生1代,以蛹在2~20cm枯枝落叶层中筑蛹室越夏越冬,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5月3~7日,成虫寿命平均为7天。5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在5月30日~6月3日。孵化后幼虫开始危害,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到7月上旬幼虫下树潜入枯枝落叶层下。化蛹高峰期7月19~25日。阿维菌素乳油喷烟防治,以药:柴油1:25为最佳配比,10天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9.63%以上,既高效又经济。0.9%阿维菌素和1.2%烟参碱不同浓度喷雾实验,防治后7天,0.9%的阿维菌素4000倍、1.2%烟参碱2000倍达到防治要求和经济效益最优结合点。  相似文献   

10.
许昌地区棉大卷叶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大卷叶螟Notarcha derogate(Fabricius)在鄢陵县1 a发生4代,第3、4代发生最为严重,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卷叶呈筒状,蚕食叶片。世代重叠。在成虫羽化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虫初期,喷洒25%灭幼脲Ⅲ号2 500倍、50%杀螟松乳油1 5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10%氯氰菊酯乳油6 000倍液,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几种药剂防治杨扇舟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药剂分别对杨扇舟蛾幼虫进行不同浓度防治试验表明,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剂、25%灭幼脲3号为持效性好、死亡率高的药剂,确定了最佳应用浓度,为生产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种生物农药防治灰斑古毒蛾林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生绿Bt杀虫剂、1.8%阿维菌素、1.2%苦.烟乳油3种生物农药对灰斑古毒蛾OrgyiaericaeGermar 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绿Bt杀虫剂525 g/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为82.46%,最为经济有效;1.8%阿维菌素450 mL/hm2~150 mL/hm2对灰斑古毒蛾的防治效果在80.04%~100%之间,其中1.8%阿维菌素300 mL/hm2的防治效果最好。1.2%苦.烟乳油3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观测调查,掌握了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应用参碱杀虫烟剂、苦参高渗苯氧威乳油、灭幼脲胶悬剂、灭幼脲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最佳防治药剂,指出了防治落叶松叶蜂的最佳时间,为生产上防治落叶松叶蜂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15.
应用1.8%阿维菌素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治美国白蛾3龄幼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5000倍、6000倍液处理后第3天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80%、75%以上,处理后第5天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与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40×10-6液处理相比,第3天、第5天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击倒速度明显快于灭幼脲Ⅲ号。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观测调查,掌握了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通过应用参碱杀虫烟剂、苦参高渗苯氧威乳油、灭幼脲胶悬剂、灭幼脲可湿性粉剂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最佳防治药剂,指出了防治落叶松叶蜂的最佳时间,为生产上防治落叶松叶蜂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5种生物农药喷雾防治竹镂舟蛾幼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的关键技术,在福建政和县选择竹镂舟蛾为害的毛竹林设立试验研究区,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等5种生物农药,应用无人机喷雾技术,开展防治竹镂舟蛾幼虫用药的最佳使用剂量筛选试验,并检测竹林土壤和竹笋中的农药残留。结果显示:药后5 d,5种农药均有2个浓度水平对竹镂舟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6%以上;农药的最佳浓度水平(用纯净水以体积比稀释的倍数)是:1.5%苦参碱和1.2%烟碱·苦参碱均为1 5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为2 500倍液,25%阿维·灭幼脲为1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为800倍液。在竹笋和土壤中均未检出所施的农药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的5种农药对竹镂舟蛾幼虫致死作用强、防效好,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竹林喷施这5种农药,可大幅降低竹镂舟蛾幼虫的虫口数量,达到无公害防控竹镂舟蛾成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辽源市现有落叶松人工林90 199公顷。由于营造了大面积纯林,一些以落叶松为寄主的病虫害迅速上升,蔓延成灾,落叶松鞘蛾就是其中之一。几年来,对鞘蛾的防治多以烟剂为主,存在着杀伤天敌,杀死蜜蜂,人畜受害等弊病。为了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我们用灭幼脲3号、百菌清油剂进行了防治落叶松鞘蛾的试验。灭幼脲3号,据记载对杀灭鳞翅目幼虫有特效,但应用于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战螟、灭幼脲、三令、16 000 IU/mg Bt、锌硫磷5种药剂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进行野外防治试验,利用黑光灯进行了野外诱集成虫试验,并对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令和锌硫磷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的野外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战螟和灭幼脲,Bt的防治效果最差;同时,黑光灯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成虫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寄生性天敌也对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灭幼脲Ⅲ号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kurica Flkv.的卵,取得了88%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以100倍液为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