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动物免疫是控制疫病发生的最根本、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免疫抗体水平高低是检测动物免疫质量效果的有效途径,了解掌握抗体水平不合格原因,及时整改,是提高动物疫病免疫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科学指导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本文对动物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
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动物免疫抗体水平高低是检测动物防疫质量效果的有效途径,及时了解掌握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为消除动物疫病隐患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大荔县在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中,存在个别单病种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达不到农业部要求的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通过对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养殖场(户)认真调查,总结分析,造成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及防控效果的基本手段,也是流行病调查和疫情分析评估的关键环节,通过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考核免疫质量、重大疫病预警和评价疫苗质量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禽业的危害非常严重,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最有效的途径,免疫抗体监测能很好地反应出免疫效果的好坏。为了掌握宁夏重大动物疫病的疫苗免疫效果,按照农业部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要求,对宁夏26个市、县(市、区)的13.8277万份免疫血清进行了抗体监测。结果显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或超过农业部规定的合格标准,说明宁夏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护易感动物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疫苗免疫,免疫工作到位与否是当前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政府对强制免疫工作极为重视,但为什么有时免疫效果仍不理想?为了掌握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笔者于2016年在葫芦岛市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进  相似文献   

6.
动物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和预防动物疫病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乡镇动监所工作中,动物免疫工作越来越得到养殖户的认同,由原来的排斥到逐渐接受,免疫率有很大提高,但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甚至免疫失败,免疫效果令人担忧。根据这些年的研究分析,对免疫失败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一、疫苗疫苗贮存运输过程中,没有保证相应条件,不符合对温  相似文献   

7.
正动物免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最有效的关键性措施,是预防动物传染病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免疫效果在养殖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出现免疫后发病或免疫抗体不达要求等问题。根据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现将农村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出以下建议。1免疫失败的原因1.1疫苗问题  相似文献   

8.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免疫抗体合格率是评价动物疫苗免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免疫抗体合格率的高低反映动物群体对疫病抵抗能力的大小镇沅县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免疫抗体监测数据显示,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相对较低从应激及动物机体状态、免疫程序、疫苗注射等方面分析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低的原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检测免疫动物抗体水平,是检验免疫效果,掌握疫情动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动物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权威和科学的依据。 开发区一直非常重视抗体监测工作。今年春防结束以后,开发区动监办积极部署,组织开展抗体监测。截止目前,抗体监测的样品采集工作仍在进行,而实际工作中,开展免疫抗体监测,面临很多困难,这些问题可能是各地区都共同存在的,现归纳起来,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11)
<正>为更好的促进畜牧业发展,掌握免疫效果指导科学免疫的重要手段,正确分析和评估免疫效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免疫抗体群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的场户、阳性病例、临床病例等应进行动物疫病案例分析评查,动物疫病案例分析评查是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发展的重要推手,案例分析评查的调查过程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体现出分析过程的严密性、更要体现出调查描述的准确性。现以某猪场猪瘟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11.
植物血凝素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爽  索江华  苏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17-11118
[目的]探究植物血凝素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白鼠为试验动物,试验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植物血凝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5 d处死并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抗体水平、E玫瑰花环形成率4项指标。[结果]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抗体水平、E玫瑰花环形成率3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植物血凝素的中剂量组(120μg)可显著提高小白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抽检北京市密云县220份鸡血样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免疫效果良好,抗体水平较高,通过抗体滴度、平均抗体滴度和标准差的对比可以看出规模场户免疫效果比散养户要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京市密云地区畜牧业不断发展,可以说畜牧业是密云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过去动物疫病的发生及传播曾给密云县畜牧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动物疫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对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动物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效果评价、临床病例汇总分析、国内外信息收集,以及本地区曾发生疫病情况分析为基础的动物疫病预测预报工作技术模式的构建,是当前基层防疫工作需求,提出存在动物疫病的风险点和采取防治措施的建议,将动物疫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宁某规模猪场蓝耳、圆环病毒与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疫情的病原及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对蓝耳、圆环病毒与多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疫情做出诊断并提出猪场整体控制措施。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剖解、细菌分离鉴定及抗原、抗体检测对疫情原因进行分析确诊。结果表明,本疫情主要是由蓝耳、圆环病毒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弓形虫等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猪场免疫程序存在一定缺陷。【结论】本规模猪场疫情复杂,进行疫病防治时不应仅针对某个病原进行,应从猪场整体考虑制定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人参叶皂甙对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为开发人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试验设计、分组。不同途径对鸡给以人参皂甙,同时进行ND油苗免疫与含人参皂甙的ND油佐剂疫苗免疫接种;35日龄时,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菌液,采集血液做细菌培养,记数;60日龄时,进行增重及免疫器官重量比较;分离不同阶段鸡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鸡血清中的HI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抗NDV抗体的产生,且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长;各组间增重比较差异不显著;人参叶皂甙对胸腺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脾脏发育抑制,对法氏囊的影响依给药方式不同而异;血液中细菌总数测定结果表明人参叶皂甙能使鸡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结论]人参叶皂甙能促进鸡体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采自成都市牧星蛋鸡场免疫鸡群的2943份血清样品进行了H5、H9亚型禽流感抗体免疫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2943份血清样品中,tt5、H9亚型HI效价≥410g2的样品数量分别为2455、2738份,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3-4%、93.1%,免疫后抗体高峰维持7log2以上的时间达63d以上。超过蛋鸡场免疫合格标准,可...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中药合成制剂"免疫抗毒散",通过对猪瘟的抗体效价增强试验、鸡胚攻毒试验、雏鸡人工发病试验、抑菌试验以及对小白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试验,验证了该中药制剂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免疫抗毒散"能提高畜禽的抗体水平,具有杀灭病毒、保护胚胎的作用;能提高雏鸡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菌浓度为4mg·mL-1;并能促进小白鼠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免疫增强剂VA5对猪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将VA5与灭活疫苗混合并制成疫苗。通过常规Bartha-K61株灭活疫苗、含免疫增强剂灭活疫苗和Bartha-K61活疫苗3组免疫效力对比试验,首次免疫后14和35 d对猪进行采血,并且进行中和实验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能够显著地提高猪伪狂犬灭活疫苗血清中抗体产生,同时能显著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IL-2和IFN-γ mRNA表达。交叉中和试验表明,VA5能够显著地提高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对伪狂犬流行变异株的中和作用。试验表明,VA5能够显著提升猪伪狂犬病毒灭活疫苗体液与细胞免疫,为研制免疫效果更好的灭活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全球养禽业.DNA疫苗因其独特的安全、有效等特点将会是解决传统疫苗不足的新途径.为了评价NDV保护性抗原F、HN融合基因的效果,以PBS作为空白对照,将pVAX Ⅰ、pVAX Ⅰ-F、pVAX Ⅰ-HN和pVAXⅠ-F-HN四种质粒肌肉注射2周龄雏鸡,一免后二免.IHA检测免疫期血清样本(1次/7d)抗体效价;二免后,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脾细胞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完毕14d后用105 EID50的lasota株NDV滴鼻攻毒,统计发病率、死亡率.结果:F、HN融合基因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显著提高,攻毒后pVAX Ⅰ-F组保护率为30%,pVAX Ⅰ-HN组为46.7%,pVAX Ⅰ-F-HN组保护率为93.3%,表明F、HN融合基因DNA疫苗具有明显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