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贯彻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2016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并对整省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出部署,提出到2020年,三大粮食作物耕整地、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必须守住三条底线。一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不能形成调减粮食生产的普遍预期和共振效应。要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在年度间可以有波动,但产能必须保持稳定并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4月8日,四川省"补短板、促机种、保粮安"春耕生产现场会在乐山市夹江县召开。会议提出要强化使命担当,扛起粮食机械化生产责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粮食"只增不减"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好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大局。优化相关补贴申领程序,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有效解决春耕备耕、农业"双抢"时季"用工难、用工荒"问题,推动粮食作物"应种尽种、用机抢种、扩面增产"。  相似文献   

4.
政策·数字     
《农机科技推广》2017,(1):22-22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12月14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聚焦稳定粮食、优化供给、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法规建设,求进求精求绿,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扎实开展耕地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工作主线,聚焦稳定粮食、优化供给、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法规建设,求进求精求绿,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突出抓好东北黑土地保  相似文献   

7.
正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农业部、江西省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为工作主线,以提高耕地地力为基本要求,通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调动农民增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的重要工作。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是以"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通过实施粮食适度规模补贴政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等多项要求的重要项目。两项补贴得到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对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据介绍,此次明确的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一亿亩;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其中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七千万亩;组织实施耕地轮作休耕面积四千万亩以上。二是落实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推动种业产业链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有限,科学技术进步无限。"藏粮于技"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粮食丰收不仅要依靠土地,而且还要依靠科技。在耕地稳定的情况下,要满足我国13亿多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靠不断创新的农业技术来保障。要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采取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主编漫谈     
<正>金秋十月,秋风送爽。2017年的十月是个欢庆的十月,是个令人鼓舞的十月。这个十月,全国人民喜庆共和国68岁诞辰。这个十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十月的田野,稻果满枝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蹄疾步稳,美丽乡村变化日新月异,农业农村工作成就硕果累累。——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在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2013年首次突破1.2万亿斤大关,已连续4年站稳这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观点·声音     
李克强: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据2021年12月26日新华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妥全主体责任,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要切实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强田间管理,全力确保夏粮丰收。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干燥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中最重要的一环。粮食干燥机械化可协助农民将辛苦半年种植的粮食立即抢新鲜、低温快速干燥。不但解决粮食霉变、产生黄曲毒素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照顾全国人民的健康,让大家都可以吃到新鲜、洁白、卫生、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对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据介绍,此次明确的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落实藏粮于地,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其中在东北地区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000万亩;  相似文献   

14.
<正>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现有耕地860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市,著名的"江淮粮仓"。为有效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农机局认真贯彻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增强农机服务能力,使粮食生产机械化从关键环节向各个环节转变,从产  相似文献   

15.
春分已过,临近清明,这是农业生产最为紧迫的季节,广东省春耕生产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务院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广东省粮食生产形势,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部署今年春耕农业生产,研究推进建设全省产粮大县大镇工作,广东省政府于日前在惠州博罗县组织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暨建设40个产粮大县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当代农机》2021,(3):7-8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全年1亿亩建设任务3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部署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耕地这个要害。  相似文献   

17.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18.
观点·声音     
<正>汪洋: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近日,汪洋副总理在出席全国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科学合理划定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各地要把国家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守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用地底线,力争3年完成"两区"划定。不仅要数量划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仪征市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优化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 提高认识、厘清思路,回答好"为什么做"的问题 生态型犁耕深翻是一项新技术,如何尽快让农民接受是农机推广机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策·数字     
<正>发改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主要方向,找准定位、抓住关键,着力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有新成效、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活力进一步释放。意见就继续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