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右玉边鸡配套系肉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右玉边鸡的3个品系及其以右玉边鸡作母本与AA+父母代肉用种公鸡杂交的后代进行屠宰试验,观察右玉边鸡的肉用性能及其作为母本的肉用杂交效果。结果显示:右玉边鸡的屠宰率均在80%以上,全净膛率均在65%以上,肉用性能良好;杂交试验组在产肉性能和生长速度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的优势,屠宰率均在85%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0%以上,每2周的绝对增质量比右玉边鸡提高1.7~3.3倍;AA+父母代♂与右玉边鸡白羽单冠♀杂交的后代,无论在生长速度还是屠宰性能方面都是最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右玉边鸡配套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利用右玉边鸡的优良性状分别与AA+父母代肉用种公鸡、海兰褐商品蛋鸡进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AA+父母代♂3个组合♂和♀70日龄体重分别是相应对照组的229.39%,214.32%,227.05%和230.46%,241.76%,235.50%,适合选育快长型优质肉鸡;海兰褐蛋用型商品代♀3个组合♂和♀120日龄体重分别是相应对照组的119.78%,118.87%,116.94%和118.36%,119.23%,111.68%,尤以白羽组合较为显著,是配套系选育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3.
用迪卡AB(迪)、S220(S)和罗曼AB(罗)公鸡分别与淮南麻黄(麻)母鸡杂交,以淮南麻黄鸡纯种作对照,组成4个组合,依次为迪麻、S麻、罗麻、麻黄。测定各组合产蛋性能,饲料转化比和蛋品质。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中以罗麻组最好,其500日龄产蛋量为201.19个,总蛋重为10.988kg,分别比麻黄组高97.42%和111.31%,料蛋比为2.65:1,比麻黄组省料58.11%。因此,罗曼AB公鸡可作为淮南麻黄鸡杂种优势利用的父本。  相似文献   

4.
右玉边鸡配套系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右玉边鸡纯繁群与海兰褐商品蛋鸡杂交试验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300日龄饲养日产蛋数和504日龄饲养日产蛋数比相应对照组分别提高34.80%,49.75%,35.21%和48.25%,52.31%,64.77%,试验组蛋黄比率接近纯繁群,右玉边鸡的优质性状得到充分利用。以右玉边鸡白羽单冠♂×海兰褐蛋用型商品代♀组合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广西南丹瑶鸡、无量山乌骨鸡等地方鸡品种选育的B系、A系、L系、隐性白羽鸡R1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麻乌鸡1[W♂×(B♂×R1♀)♀]、金陵麻乌鸡2[W♂×(B♂×L♀)♀]、金陵麻乌鸡3[W♂×(A♂×R1♀)♀]、金陵麻乌鸡4[W♂×(A♂×L♀)♀]4种不同的配套方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检测不同配套组合的父母代生产性能和系列性能,高品代的生产性能,并进行中试测定.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父母代母本的42日龄体重和开产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但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与其他3种配套组合相接近,300日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49d,♀:63d)体重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在生产成本上略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即W♂×(B♂×R1♀)♀配套系在雏鸡成本、商品代生产成本、屠宰性能方面的综合性能在所有组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确定金陵麻乌鸡1配套组合为金陵麻乌鸡配套系杂交组合方式.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的公鸡出栏重,母鸡胸肌率,母鸡腿肌率,公鸡腹脂肪率显著高于W亲本(P<0.05).中试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配套系的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生产性能均匀一致;肉鸡外观特征鲜明,麻羽、麻黄羽、乌胫、乌冠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淮南麻黄鸡不同杂交组合肉用性能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迪卡(迪)、S220(S)和罗曼(罗)公鸡与淮南麻黄(麻)母鸡杂交,组成3个组合,依次为迪麻、S麻、罗麻、以淮南麻黄鸡纯种作对照。测定了各组合早期肉用性能,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90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947.88、954.41和930.63,均极显著高于对照772.96g(P〈0.01)。  相似文献   

7.
试验材料采用海兰W36商品代杂慢羽公鸡与来航型慢羽纯系母鸡杂交。对它们的F_1代快、慢羽母鸡性能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遗传背景一致的伴性羽速基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资料以公鸡家系为单位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处理(Harcy 1975),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快慢羽鸡在育成期和产蛋期死亡率、18周龄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蛋重、67周龄蛋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6周龄体重慢羽鸡大于快羽鸡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慢羽鸡比快羽鸡早3.4天,差异显著(P<0.05)。300日龄和467日龄产蛋数(H.H.)快、慢羽鸡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说明慢羽基因(K)对蛋鸡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大,羽速自别雌雄蛋鸡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贵州地区倒毛鸡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肉用价值,本试验对贵州倒毛鸡的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倒毛鸡的蛋质量为(42.75±2.18)g,孵化率约为75%。在0日龄时,倒毛鸡公鸡、母鸡之间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30日龄后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80日龄时公鸡平均体质量为1 776.12 g,母鸡为1 455.68 g,差异显著(P0.05)。180日龄母鸡的腹脂率高于公鸡,而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等性状公鸡优于母鸡,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公鸡、母鸡的腿肌p 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而失水率低于胸肌,公鸡、母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品尝试验结果显示,倒毛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比普通土鸡更受欢迎。因此,倒毛鸡具有较好肉用性能,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贵妃鸡的肉用开发价值以贵妃鸡为父本麒麟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探索对12 周龄F1代杂交 鸡进行体尺性状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院12 周龄F1代杂交公鸡的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均显著高于 母鸡F1代杂交公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心脏重极显著高于母鸡腿 肌率,翅膀重显著高于母鸡而皮脂厚却极显著低于母鸡其余指标公母差异不显著。屠体性能与体尺性状绝大多数 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并确定了相关指标的回归方程为通过活体的体尺测量结果预测屠体性能指标提供一定 的理论依据同时试验结果表明F1代杂交鸡的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后代(F1代)的肉用开发价值,以贵妃鸡为父本、麒麟鸡为母本进行杂交,测定12周龄F1代鸡的体尺性状、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F1代公鸡体斜长、龙骨长、胫长分别显著高于母鸡1.73、2.60、0.87cm;(2)屠宰性能:F1代公鸡活体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心脏质量、半净膛率分别极显著高于母鸡173.67g、176.22g、170.08g、104.70g、30.90g、49.74g、2.79g、2.34个百分点;腿肌率、翅膀质量分别显著高于母鸡3.90个百分点、16.56g;皮脂厚极显著低于母鸡;(3)肉品质:F1代母鸡的胸肌失水率显著高于公鸡,腿肌肉色L值、失水率分别极显著高于公鸡,肉色a值极显著低于公鸡;(4)血液生理、生化指标:F1代鸡血液生理指标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下,生化指标除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指标外,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40%以下。以上结果表明,F1代公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于母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