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刈割期的产草量进行比较,确定不同饲草品种的适宜刈割期,可为饲草高产提供技术指导。以生产上常见的6个饲用燕麦品种白燕2号、青海444、加燕2号、林纳、草莜1号和坝莜3号为试材,在开始抽穗时进行第1次刈割,之后每隔7 d刈割1次,共刈割6次,测定了不同刈割期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并对饲草的鲜干比和茎叶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鲜草产量较高的刈割期多集中在第1期~第4期(抽穗开始及其后的21 d内),且除坝莜3号外其他5个品种均在第3期(抽穗后14 d左右)进行刈割较为适宜;干草产量较高的刈割期均集中在后3个刈割期,且大多数品种的干草产量在第5期(抽穗后30 d,蜡熟期)刈割达到最高。随着刈割期的增加,参试燕麦品种的适口性均明显降低。加燕2号、白燕2号和坝莜3号的鲜草产量较高,三者差异均不显著,且鲜干比和茎叶比均较适中,其中,白燕2号的茎叶比最小、鲜干比最大;坝莜3号和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生产上,可选择加燕2号和坝莜3号进行种植,二者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且适口性较好,其中,以收获鲜草为目的时,适宜刈割期为抽穗后14 d左右(灌浆初期);以收获干草为目的时,建议在抽穗后28 d左右(乳熟期)进行刈割,以免成熟期叶片干枯脱落。若只收获鲜草,也可选种白燕2号,其适口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泰州地区燕麦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燕麦品种,开展了3个燕麦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燕麦品种均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未发生病虫害,其中坝莜18号和白燕19号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草产量较高,而青引2号较早出现了倒伏,影响了草和籽实的产量。白燕19号鲜草含水量相对较低,折干率高,干草得率较高。因此,白燕19号有望成为泰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筛选适合冀北冷凉山区种植的粮饲兼用燕麦品种为目标,对燕麦新品种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为坝燕4号,分别为2 509.5,30 435.0 kg/hm~2,抗病、抗倒等方面都相对较好;白燕15号的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 800.0,19 051.5 kg/hm~2,且生育期短;晋燕8号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 468.5,19 857.0 kg/hm~2;坝莜18号的干草产量为24 613.5 kg/hm~2,仅次于坝燕4号。因此,坝燕4号、白燕15号、晋燕8号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坝莜18号可作为饲用优良品种在冀北冷凉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冀北燕麦一点多年高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河北坝上燕麦主要应用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通过对6 个不同类型品种连续7 年高产试验结果的平均产量和变异系数分析,明确了‘坝燕4 号’和‘坝莜3 号’为饲料饲草专用品种,‘白燕2号’、‘坝莜9 号’和‘坝莜1 号’为加工专用型品种,早熟型品种‘坝莜6 号’和‘白燕2 号’可以做为一季作区救灾以及二季作区粮食和饲草生产应用。结果显示:(1)在较好的地力水平下,试验品种的籽实平均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坝燕4 号’>‘坝莜6 号’>‘坝莜1 号’>‘坝莜9 号’>‘白燕2 号’>‘坝莜3 号’;生物平均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坝燕4 号’>‘坝莜3 号’>‘坝莜1 号’>‘坝莜9 号’>‘坝莜6 号’>‘白燕2 号’;(2)在较好的地力水平和气象条件下,皮燕麦‘坝燕4 号’在2009 年获得6861.0 kg/hm2的最高籽实产量和14571.0 kg/hm2的最高生物产量,裸燕麦‘坝莜6 号’在2012 年获得了5494.5 kg/hm2的最高籽实产量,裸燕麦‘坝莜3 号’在2014 年获得了12507.0 kg/hm2的生物产量,‘坝燕4 号’、‘坝莜6 号’分别为皮、裸燕麦籽实高产潜力最高的品种;(3)试验品种均为抗逆性适应性较好品种,产量相对稳定,适应不同应用方向和地域。本试验取得了原种生产和品种评价双重收获。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新疆引进3个燕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新疆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的燕麦新品种,为燕麦在新疆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引进裸燕麦品种为试材,2007~2008年在新疆奇台、沙湾、塔城、昭苏县同时鉴定,测定其籽粒、干草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籽粒品质等。【结果】花晚6号平均籽粒产量为217.61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6.3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草产量为837.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6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坝莜3号籽粒产量为213.2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3.7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草产量为777.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49%,增产不显著;白燕2号籽粒产量为198.22 kg/667 m2,增产不显著,干草产量为640.63 kg/667 m2,比对照减产12.26%,减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白燕2号、花晚6号、坝莜3号均可在新疆奇台、沙湾、塔城、昭苏种植。白燕2号为早熟、优质的裸燕麦品种。花晚6号为中熟、高产、粮草兼用型裸燕麦品种。坝莜3号为中熟裸燕麦品种,可作为新疆裸燕麦的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饲草燕麦品种在不同区域的丰产性及适应性,2017—2019年进行全国饲草燕麦鉴定试验,包括国内外饲草品种20个,分布在全国22个燕麦主产区的试点,采用标准差校正的(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s,SD)GGE双标图(SD-GGE)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可分为4类,分别为籽粒高产、饲草高产和生育日数较长且株高较高的品种,其余与上述性状相关性差的品种聚为一类。穗铃数和穗粒数与饲草产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极显著正相关。G1(‘坝莜3号’)和G3 (‘坝燕6号’)为鲜草高产稳产品种,G11(‘陇燕3号’)和G16(‘草莜1号’)为干草高产稳产品种。试点E1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E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奇台县)代表性较好。以生产鲜草为目的,试点E1(吉林省白城市)和E2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2(‘坝莜18号’);E17(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E18(河北省承德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14(‘青引2号’);E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E6(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E9(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和E10(青海省海东市)最适宜品种为G11;其余试点最适宜品种均为G3。以生产干草为目的,E4(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最适宜品种为G10(‘GL381’);E3、E6、E9、E10和E20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8 (‘远杂1号’);E18、E14(江苏省泰州市)和E15(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9(‘张燕4号’);E1、E2(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E13、E21和E22(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最适宜品种为G16;E5(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E8(山西省怀仁市)和E19(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没有最适宜品种,相对表现较好的品种为G8、G12(‘定燕2号’)和G16。明确20个品种在各个区域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晋北地区近年来种植范围较广的5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抗性、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分析,以筛选出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结果表明,坝莜3号生育期最长,达100 d;参试燕麦品种的各植株形态特征均以坝莜18号最佳;晋燕17号、坝莜1号和坝莜18号的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病性都较强;坝莜18号的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均最大,分别为1.8、26.0 g;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坝莜18号产量最高,为2 703.0 kg/hm~2;坝莜18号的淀粉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41.69 mg/g和4.85%。综合分析认为,坝莜18号最适合在晋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11个饲草燕麦品种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西市对全国11个主推饲草燕麦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皮燕麦品种魁北克燕麦、坝燕6号、白燕19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红叶病,无坚黑穗病,耐倒伏,产量较高。裸燕麦白燕2号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性状优,抗红叶病,无坚黑穗病,产量稳定。参试饲草燕麦品种中收获指数最高的是白燕19号,为0.331 3,最低的是GL381,为0.130 6。  相似文献   

9.
5个燕麦品种不同收获期产量及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坝燕4号、坝莜3号、白燕2号、坝莜1号及锋利5个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分别在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进行收获,测定产量及养分含量,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迟,干物质含量逐渐升高,差异显著(P0.05),乳熟期干物质产量比抽穗期和灌浆期提高46.18%、15.44%;除粗脂肪外,粗蛋白、粗灰分以及钙和磷含量均有所降低。锋利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最高,比其它品种分别高12.81%~34.61%和23.25%~43.04%,但其粗蛋白含量偏低;白燕2号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及钙等营养指标上均排在前列,有一定优势。采用基于熵权赋权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对各时期的产量及品质进行综合评价,5个品种中表现最好的为白燕2号,其次为坝莜1号,坝燕4表现最差;3个收获时期中以抽穗期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地区白燕2号,张北地区坝莜8号,乌兰察布地区旱地主栽品种"一把抓",新引进品种白燕11号、燕科2号、坝莜1号共6个燕麦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利用抗旱指数法,对参试燕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对燕麦生长和产量均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品种对干旱的反应能力不同,其中"一把抓"与白燕11号抗旱性最强,坝攸1号抗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