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鑫尊拌种剂1ml/kg、2ml/kg、3ml/kg及迈舒平3ml/kg拌种,能显著提高太子参出苗势,增加出苗率;使植株叶片长度增加12.31-36.15%,叶片宽度增加15.98-42.27%,株高增加7.16-9.92%,地上部分鲜重增加14.42-36.28%,单产分别为252.50kg/666.7m2、329.17kg/666.7m2、319.17kg/666.7m2,分别比对照的180.83kg/666.7m2增产62.90%、112.37%、105.92%、16.66%,产值增加258.30-1741.70元/666.7m2,鑫尊最佳拌种剂量为2ml/kg种子。  相似文献   

2.
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1.56%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  相似文献   

3.
2019年3~7月在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太子参产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使用量75ml/666.7m2、100ml/666.7m2、150ml/666.7m2三个处理的太子参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太子参产量提高8.28%~14.09%、与照肥料相比提高0.87%~6.28%,说明在太子参上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后,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降低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增强太子参的抗逆性,对太子参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ml/666.7m2,在太子参齐苗后至块根膨大期(即3月下旬~6月上旬)施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1000、2000、3000、4000kg/667m2/次5个沼液施用量,研究其对烟台地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烟台地黄瓜生产中适宜的沼液施用量,为烟台地黄瓜生产中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对烟台地黄瓜的株高、茎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烟台地黄瓜的株高、茎粗逐渐增加;适宜用量的沼液可明显提高黄瓜产量,沼液施用量2000kg/667m2/次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沼液施用量在烟台地黄瓜生产中的最适宜用量为2000kg/667m2/次。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3种微生物菌剂拌种剂与化学药剂拌种进行对比,研究微生物菌剂拌种剂拌种对马铃薯产量及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菌剂拌种剂处理的产量和防病效果不及化学药剂拌种处理,产量最高的是适乐时拌种处理,是38507kg/hm2,较清水(ck)处理高7882kg/hm2,增产率25.7%,对黑痣病、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49.4%和57.9%;其次是多马道黑拌种处理,产量是37037kg/hm2,较清水(ck)处理高6412kg/hm2,增产率20.9%,对黑痣病、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41.4%和39.6%。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应继续加大对微生物菌剂拌种剂的引进和试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促进旱作区马铃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茄子优化施肥技术及其施肥的效益,2017年在常宁市城郊的黄菜园土上进行了茄子“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1899.3kg/6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189.7kg/666.7m2,增产11.09%,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70%优化氮区平均产量最高,为1758.7kg/666.7m2,4个处理产量高低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经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出茄子的最佳施氮量为10.8 kg/6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57.6kg/666.7m2。建议在茄子的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黄瓜产量的影响,为黄瓜生产中化肥减量及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黄瓜“甘丰袖玉”为试材,设置100%化肥(2 400 kg/hm2,T1)、60 kg/hm2微生物菌肥+80%化肥(T2)、60 kg/hm2微生物菌肥+60%化肥(T3)、60 kg/hm2微生物菌肥+40%化肥(T4)、对照(T5,不施任何肥料)、单施微生物菌肥(60 kg/hm2,T6) 6个施肥处理,于黄瓜拉秧后采集土样,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及在门、纲、目、科、属水平上的优势菌及其相对丰度进行比较,并基于细菌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细菌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比较不同处理的黄瓜产量。【结果】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不同,其中T4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也有差异,随着微生物菌肥比例的增加,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目、链球菌科、乳球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3处理优势菌的相对丰度占比总体较高。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能够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属水平组成,而门水平基本组成保持稳定。各处理黄瓜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2>T3>T4>T1>T6>T5,表明微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黄瓜产量。【结论】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促进土壤细菌多样性,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消除化肥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在黄瓜生产中用微生物菌肥(60 kg/hm2)替代20%~40%的化肥,能够达到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豫烟6号在宜阳烟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通过设置N0:不施氮肥;N1:1.5kg纯氮/667m2;N2:2kg纯氮/667m2;N3:2.5kg纯氮/667m2;N4:3kg纯氮/667m2;N5:3.5kg纯氮/667m2五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检测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调查烤后烟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宜阳烟区种植豫烟6号,施氮量为3 kg/667m2左右时,烟叶化学成分适宜,产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治理这一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自然水体原位收集装置对微生物和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过程中气体N2O、N2及O2释放的特征进行野外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期间水体氧化亚氮(N2O)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0.68、5.91 μmol·m-2·h-1,与对照比,降幅分别为16.37%和53.86%;氮气(N2)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49、0.87 mmol·m-2·h-1,降幅分别为5.70%和67.54%;氧气(O2)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14、0.69 mmol·m-2·h-1,降幅分别为14.93%和72.06%;微生物菌剂及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期间,目测水体透明度转好,藻类含量降低,水体溶氧由超饱和状态(17.17 mg·L-1)降至正常水体溶氧水平(9.49 mg·L-1),降幅达到50%,可能是水体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原因。因此,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能显著降低水体N2O、N2及O2的释放速率,推测是由于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对水体养分的同化作用产生营养竞争,抑制了微生物反硝化作用产生N2O、N2并抑制藻类生长产生O2及增加水体溶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并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分别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混用的效果。试验1设氯虫苯甲酰胺30、40、50 g/666.7m2;甲氨基苯甲酸20 g/666.7m2;20%虫酰肼100 g/666.7 m2及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试验2分别设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甲氨基阿维菌素1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虫酰肼10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茚虫威10 g/666.7 m2共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幼虫虫口密度明显减少,药后3~7天防效高达98.56%~99.73%。氯虫苯甲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虫酰肼混用,能大幅提高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治效果。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常规施肥+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比常规施肥+清水处理666.7m2增产黄瓜448 kg,增产13.3%,净增值758.4元,投入产出比为1∶15.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品种腾达为试材,研究了沼气肥在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技术与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沼气肥(沼渣和沼液)后,黄瓜病虫害发生减轻,增产效果明显,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其中以基施沼渣和高钾三元复合肥、追施沼液和叶面喷施沼液使用效果最佳,黄瓜生长势增强,瓜条美观,平均单瓜重(311.7±3.78)g,折666.7m2产量为(21 930.3±111.2)kg,比对照增产19%。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春大棚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小区黄瓜产量和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硝酸盐含量等均明显高于对照,并且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肥水过剩的条件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又呈下降趋势.综合黄瓜品质及产量两个因素,中等土壤肥力的塑料大棚黄瓜春季栽培中,推荐最佳施肥量为大约每公顷施干牛粪58 500 kg,N 487.84 kg,P2O5305.47 kg,K2O 318.02 kg.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磷肥(P_2O_5)施用量对宁夏扬黄灌区密植高产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特征,明确宁夏扬黄灌区玉米生产适宜磷肥用量,以指导当地玉米生产。以正大12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玉米密度为9.75万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磷肥(P_2O_5)用量0、45、90、135和180 kg/hm~2,N 300.0 kg/hm~2和K_2O 75.0 kg/hm~2均一致。从磷肥(P_2O_5)对密植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磷肥(P_2O_5)增加了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增产率为3.1%~7.8%,通过产量获得磷肥(P_2O_5)效应方程为Y=-0.053 7x~2+15.803x+15 450(R~2=0.981 9~*),通过模拟计算最高产量P_2O_5用量为147.1 kg/hm~2,从实际最佳经济产量P_2O_5用量为112.2 kg/hm~2。经济效益角度分析P_2O_5用量在135 kg/hm~2时利润最高,比对照增收5.7%。施用磷肥(P_2O_5)促进了玉米磷素的吸收累积,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磷素累积量,100 kg籽粒需P_2O_5量均随磷肥(P_2O_5)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施P_2O_5 135 kg/hm~2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24.0%、19.3%、22.1%和15.7%。P_2O_5用量为135 kg/hm~2时磷肥利用效率最高为36.2%(P0.05),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P_2O_5量为45~135 kg/hm~2时耕层土壤速效磷均为当季匮缺。从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土壤磷素平衡和磷肥利用效率多个角度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密植高产玉米磷肥(P_2O_5)用量适宜的范围为135~147 kg/hm~2。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黄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孔膜灌溉技术,研究了随水施不同肥量处理下黄瓜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营养元素分配、品质和产量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生产的最优施肥量。以膜下沟灌随水施肥量为对照(CK),微孔膜灌溉随水施肥量共设5个梯度:57.0kg/667m~2(FA)、69.0kg/667m~2(FB)、81.0kg/667m~2(FC)、93.0kg/667m~2(FD)和105.0kg/667m~2(FE)。结果表明:1)FC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最大,而分别在FE处理和FD处理中最低,差异达显著水平;2)FC处理促进了黄瓜植株中P的积累,根、茎和叶中P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FC处理下土壤中N、P和K含量均逐渐减少;3)维生素C含量在FC和FD处理下最高,分别较最低值FE处理提高64.5%和78.5%,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以FC处理下最大且显著高于CK处理;4)同CK处理相比,黄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在FB和FC处理中均显著增加。通过综合评价得出微孔膜灌溉条件下适宜黄瓜栽培的施肥量为FC处理,即81.0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水氮供应对滴灌施肥条件下黄瓜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温室蔬菜灌水施肥不合理等问题,通过研究不同水氮供应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科学地对水肥进行调控,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温室小区试验,以‘博耐9-1’黄瓜为试材,设置3个灌水水平:低水W1(60%ET0)、中水W2(80% ET0)和高水W3(100% ET0),全生育期灌水量分别为126、152和177 mm;4个施氮水平:无氮N0(0)、低氮N1(180 kg·hm-2)、中氮N2(360 kg·hm-2)和高氮N3(540 kg·hm-2),共12个处理。在生育期内对黄瓜的各生长指标进行观测,并统计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除茎粗外,灌水量与施氮量对黄瓜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灌溉水利用效率(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IWUE)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都有显著影响。灌水量与黄瓜株高、叶面积指数、瓜条数、单果重及产量有显著正相关作用,而施氮量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则因施氮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其株高、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并在N2处理中获得最大值。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略有不同,表现为在W1水平下,干物质量在N2处理中获得最大值,而在N3水平下略有下降,且N2与N3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灌水水平下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黄瓜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到N2水平时,继续增加施氮量,其增产效果在不同灌水水平下表现为不同趋势,即在W1、W2水平下,施氮量增加至N2水平后继续增加时,产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W3处理下,N3比N2水平增产8.4%,差异显著。灌水量对IWUE有显著负相关作用,在W1水平下获得最大值,为41.33 kg·m-2,而灌水量对WUE的影响则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W2水平下获得最大值,为55.82 kg·m-2。施氮量对IWUE表现为正相关作用,而对于WUE则因施氮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W1和W2水平下,WUE随施氮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N2水平获得最大值,分别为52.34 kg·m-2、55.82 kg·m-2;W3水平下,WUE则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其中,在W3N3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但其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明显低于W2水平,且W2N2相比于W3N3灌水量减少16.7%,施氮量减少33%,而产量仅减少11.3%,且IWUE提高6.5%,WUE提高11.1%。通过产量与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间的通径分析可知,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对黄瓜产量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可分别作为黄瓜高产的第一指标和第二指标。【结论】合理的减少灌水量与施氮量不仅能维持黄瓜较好的生长特性,而且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综合产量与节水节肥因素,W2N2处理(80% ET0,360 kg N·hm-2)可作为较适宜的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17.
绿肥茬水稻化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豆为绿肥,降低化学氮肥用量,对水稻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产量800.4 kg/666.7 m2的蚕豆作为绿肥时,化学氮使用量减少15%,即从常规的18.0 kg/666.7 m2减至15.3 kg/666.7 m2,水稻产量仍可达到585.56 kg/666.7 m2,比常规施肥增收51.65元人民币/666.7 m2,增幅为4.85%。  相似文献   

18.
生物肥料对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生物菌剂Bio-Green对黄瓜、辣椒、乌菜、萝卜和西瓜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在盆栽实验中增施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黄瓜的株高、干重并促进根系的发育。在设施和田间栽培条件下,施用Bio-Green添加剂45kg/hm~2,可分别提高辣椒、乌菜、萝卜和西瓜的产量达11.09%、34.94%、38.75%和25.4%,与各自对照处理相比,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施用生物菌剂均能提高3种蔬菜作物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商品菜率,并提高了西瓜的中心含糖量,增强西瓜对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可见,施用生物菌剂Bio-Green能够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并显著提高辣椒、乌菜、萝卜和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沃根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随机区组对比方法,对玉米进行微生物菌剂和化肥减量田间试验。[结果]当地常规施肥量+75 kg/hm~2固体微生物菌剂处理和当地常规施肥量减量20%+75 kg/hm~2固体微生物菌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分别增加了0.9、0.3 cm,茎粗分别增加了0.3、0.2 cm,产量分别增加了7.4%和0.1%。[结论]施用"沃根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增产作用显著,用其替代20%化肥增产不显著,此外施用该菌剂对增加茎粗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