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平衡施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氮、磷、钾平衡施肥进行试验,明确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最优施肥量为纯氮150 kg/hm2、五氧化二磷60 kg/hm2、氧化钾为65 kg/hm2,其秃尖最小、穗粗最大、粒数最多、千粒重最高,分别为0.6 cm、4.8 cm、3 313.8万粒/hm2、373.9 g。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1 264.1 kg/hm2和22 527.12元/hm2,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合理施肥,实现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平衡施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氮、磷、钾平衡施肥进行试验,明确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最优施肥量为纯氮150 kg/hm2、五氧化二磷60 kg/hm2、氧化钾为65 kg/hm2,其秃尖最小、穗粗最大、粒数最多、千粒重最高,分别为0.6 cm、4.8 cm、3 313.8万粒/hm2、373.9 g。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1 264.1 kg/hm2和22 527.12元/hm2,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合理施肥,实现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研究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白浆土玉米平衡施肥的效果,结果表明: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白浆土最优施肥纯N、P2O5、K2O用量分别为150.0、60.0、97.5 kg/hm2,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11 247.7 kg/hm2和20 769.0元/hm2。该研究可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白浆土种植玉米合理施肥、实现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怀仁县黎寨村进行"3414"肥料试验设计,建立了玉米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求出了本地区种植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在该片地最大施肥量氮、磷、钾分别为30.30kg/667m2、13.26kg/667m2和6.68kg/667m2,玉米最大产量达872.45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60kg/667m2、9.95kg/667m2和4.20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854.11kg/667m2。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玉米郑单958,通过4.5万、6.0万、7.5万株/hm2 3个不同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达到6.0万株/hm2,获得了12 253.5 kg/hm2的最高产量,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对氮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索。结果表明:柘城县夏玉米在磷、钾施用量均为5 kg/667 m2的基础上,不施氮时玉米产量在308.5~357.22 kg/667 m2,平均产量为330.81 kg/667 m2;比较各处理氮肥的增产效果是处理N16P5K5最高,增产幅度在39.0%~80.1%,平均为59.6%;得出氮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3.62~15.6 kg/667 m2,平均施氮量为14.83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16.3~18.73 kg/667 m2,平均施氮量为17.12 kg/667 m2。  相似文献   

7.
2011年安达市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产量效应较符合二次函数方程,说明试验结果可用。在试验中,氮肥对玉米的影响较大,磷肥、钾肥次之。通过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一元二次效应方程计算得出玉米推荐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其中碳酸盐黑钙土推荐施肥量为:纯氮6.48~7.3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62~5.26 kg/667 m2、氧化钾5.38~5.83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97.31 kg/667 m2;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推荐施肥量:纯氮8.05~9.8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45~6.48 kg/667 m2、氧化钾5.68~10.10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18.82 kg/667 m2;盐碱土推荐施肥量:纯氮4.88~9.0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33~7.80 kg/667 m2、氧化钾4.88~9.80 kg/667 m2。最佳产量为634.12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泾川县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豫玉22号为试验品种,开展了泾川县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数学模型得出旱塬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0 kg/667 m2、氧化钾7.6 kg/667 m2,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比例为1.00∶0.45∶0.57,最佳施肥量的产量为821.8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在惠城区中等肥力地块进行甜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产量、产值、增收产值最高的是N3P2K2处理,收益最高的是N2P1K2处理;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KP,增施氮肥有一定增产效果,其次是钾肥,磷肥增产效果最小。三元二次方程回归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显著,氮、磷、钾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为38.01 kg/667m2,P最大为24.65 kg/667m2,K最大为38.83 kg/667m2,相应产量为1 023.8 kg/667m2;考虑施肥成本和玉米价格的边际效应,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为22.61kg/667m2,P最佳为13.05kg/667m2,K最佳为19.89kg/667m2,相应产量为955.7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玉米“3414”田间肥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玉米"3414"试验,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以玉米产量为目标函数,确定都匀市海拔高度相近、土壤类型相同地块上种植玉米最佳的氮、磷、钾配比,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了优化的施肥技术方案:施用纯氮8.74kg/667m2、五氧化二磷5.31 kg/667 m2、氧化钾7.10kg/667 m2,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537.7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紫砂泥田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建立了氮、磷、钾因素与稻谷产量的三元二次、一元二次水稻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滇中广大紫色土区紫砂泥田的农业生产实际,得出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13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15 kg/667 m2、氧化钾3.69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为586.0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纯氮16.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99 kg/667 m2、氧化钾8.92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608.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临猗县夏玉米"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1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 kg/667 m2、氧化钾10 kg/667 m2产量最高,通过肥料效应模型分析,获得当地夏玉米的最佳施肥量和土壤供肥能力等施肥指标,为指导当地夏玉米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肥配施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产量及植株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肥施用量相同(P2O5200 kg/hm2)的条件下,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表现为NK;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植株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钾配施处理植株钾素积累量均高于单施氮肥或钾肥处理,其中氮钾配施量为N 300 kg/hm2、K2O 200 kg/hm2时植株钾素积累量最大,为372.4 kg/hm2;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提高植株生长前期钾素吸收速率和阶段积累量,并使生育后期阶段积累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可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等因素,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在施P2O5200 kg/hm2条件下,施N 300 kg/hm2,配施K2O 20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钾吸收利用效率,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可达12.04 t/hm2。  相似文献   

14.
车晓莉 《农技服务》2012,29(9):1034-1035
采用"3414"试验,对水稻进行了不同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磷区产量<缺钾区产量<全肥区。N、P、K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NK、NP,PK互作效应较差,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得NPK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3.8 kg/667 m2、9.3kg/667 m2和14.1 kg/667 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604.7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务川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氮肥增产效应>磷肥增产效应>钾肥增产效应,氮磷肥互作效应>磷钾肥互作效应>氮钾肥互作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84kg/667m2、12.81kg/667m2和15.31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615.23kg/667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玉米产量与不同施氮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玉米产量(Y)与施氮量(X)之间的回归方程,Y=487.41819+39.65247x-0.76164x2,得出玉米最佳施氮量为26kg/667m2,此时玉米产量预测值为1004.8kg/667m2。  相似文献   

17.
啤酒大麦优化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试验部分实施方案进行啤酒大麦优化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垦区黏质潮盐土,中等肥力田块上,啤酒大麦基础地力产量为287.05kg/667m2、供氮量2.33kg/667m2、供磷量2.28kg/667m2、土壤供钾量7.08kg/667m2。其肥料效应为:Y=228.41+31.838N+37.108P-1.164N2-3.745P2+0.3474NP,R2=0.9229。最大施肥量为纯氮14.519kg/667m2、五氧化二磷5.627kg/667m2,最高产量563.937 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3.387kg/667m2、五氧化二磷5.291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562.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区域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研究表明,冷凉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0、60.0、97.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9 217.60 kg/hm2、17 576.82元/hm2;温和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60、6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0 311.00 kg/hm2、20 056.14元/hm2;温暖区以纯N、P2O5、K2O分别施150、90、65 kg/hm2处理产量及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1 109.00 kg/hm2、21 484.14元/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沿江地区早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氮的增产效应磷的增产效应钾的增产效应;N、P互作效应最高,其次是N、P、K,而NK、NP互作效应较差;通过模型比较分析,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1.7kg/667m2、2.8kg/667m2和1.5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54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春玉米优化平衡施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施肥量为纯氮2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 kg/667 m2、氧化钾12 kg/667 m2的产量最高,达到453.8 kg/667 m2,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玉米对磷元素不敏感,提高穗部三叶面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