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柞蚕生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农民说:“种地带放蚕,收入一年顶二年。”因此,广大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非常高。保持柞蚕生产高产、稳产,除了提高放养技术水平和放养高产品种外,更主要的是提高蚁蚕保苗率。目前,放养柞蚕,收蚁结茧率不高,一般在40%~47%,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秋蚕蚕期正是雨季,高温多湿,各种害虫繁殖、活动猖獗,对小蚕期的蚁蚕危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2.
根据鲁山县柞蚕生产发展实际和历年采取的有效养殖措施,总结出适合鲁山县的春柞蚕养殖技术,包括选用良种、集中孵卵、适时见蚕、精工收蚁、养蚕保苗、选场选芽、移蚕匀蚕、分批养蚕、病虫鸟兽害防治、窝茧采茧、整伐柞坡等内容,以期为一化性春柞蚕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柞蚕秋季室内产卵是养蚕方法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可以减少卵的损失,便于蛾期镜检和提前出蚕收蚁,有利于保苗增产。当前,秋季室内产卵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有些农户  相似文献   

4.
柞蚕在自然条件下饲养,产量和质量不但受到蚕种质量、气象因子等的影响,还经常遭到虫、兽、鼠等天敌的危害,防治柞蚕敌害,对柞蚕丰产与否至关重要。近几年,黑龙江省部分柞蚕养殖区域步甲类昆虫危害柞蚕严重,受到危害的柞蚕收蚁结茧率降低了20~30个百分点,采用人工捕杀、药物防治、腥汤诱杀及利用蚕场地势等措施,对防治步甲危害柞蚕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柞蚕生产中,养小蚕用自然蚕场,面积大、条件差,小蚕损失多,收蚁保苗率仅50%左右,收蚁结茧率仅20%左右,是柞蚕生产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所在1960年即着手研究,取得一定进展。1970年以来,本着简易密植速成的原则,从保苗场的树种评选、建设管理和养蚕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一、保苗场树种的评选主要选用易于种植,资源丰富,适应性较强的蒿柳(Salix Viminalis L.)、麻栎(Querousacutissima Carr.亦称尖柞)、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亦称辽东柞)、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亦称蒙古柞)及山荆子(Malus baccata Borkn)等柞蚕饲料树种。通过种植和养蚕及物候生长观察、叶质分析、资源调查等进行评选。(一)蒿柳:叶片狭长,且多,叶质软、  相似文献   

6.
蚕种生产饲养的是原蚕 ,原蚕的体质较弱 ,适应性差 ,饲育比较困难 ,对饲育技术规范操作要求较高 ,在饲育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原蚕饲育的目的是制种 ,原蚕饲育的最大特点是在保持品种性状的基础上以获得质好量多的蚕卵为目标。原蚕饲育不仅要求当代蚕儿生长发育良好 ,而且要求蚕种不带毒、品种纯正、杂交彻底、卵质充实孵化整齐。1 原蚕饲育要点1 1 原蚕收蚁收蚁是原蚕饲育的第一关 ,每张原种为一区 ,若干区为一个饲育批 ,饲育批作为种茧调查的计算单位 ,必须准确称蚁量。收蚁在当天早晨 5时进行感光 ,感光后 2小时为收蚁适期。…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小蚕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要求,并从蚕室、蚕具、桑园准备,收蚁,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小蚕期防病治病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四、收蚁 1.收蚁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收蚁工作技术要求高,时间短,事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①收蚁室温度要调整到24℃~25.5℃.②要备足收蚁用具如蚕筷子(挟收蚕用),鹅毛(收扫蚕整座用),收蚁网,收蚁纸,防干塑料布.  相似文献   

9.
韩宇 《吉林农业》2011,(4):171-171
柞蚕是一种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有益昆虫,柞蚕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而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有三个环节——催青、收蚁、保苗。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柞蚕生产的丰收。文章详细论述了催青、收蚁、保苗三个关键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0.
李明堂 《新农业》2011,(3):39-39
螽斯是柞蚕主要害虫,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全国各柞蚕区均有发生。螽斯若虫、成虫均能为害柞蚕,成虫对秋蚕为害严重,为害率20%~30%,发生重的年份为害率可达80%,有的甚至蚕期就被"吃下山"。大部分种类只为害1~3龄秋蚕,优势种亦能为害秋期壮蚕。老龄若虫可为害4~5龄春蚕。成虫还能食害春蚕茧及秋蚕种卵。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属二化性柞蚕生产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养蚕。由于近20多年来,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每隔二、三年即出现一次低温冷害。在无霜期短的冷凉地区若不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秋蚕生产就无保障。据统计,1969、1971、1974、1976、1979、1984年都是柞蚕生产的低温冷害年,全省柞蚕生产平均减产20~40%。可见,低温冷害是我省柞蚕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人们对柞蚕脓病的发生与传染规律不清楚,误认为凡是蚕期发生脓病,都是由于蚕期或卵期接触了高温“伤热”所致,因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气候,秋蚕都不敢进行人工加温制种,甚至连门窗都不敢关闭,唯恐“伤热”  相似文献   

12.
<正>湖南的养蚕布局,成林桑园养4期,新植桑园养二三期为宜。根据桑树的发育,春蚕在4月底至5月初收蚁,宜选用多丝量的蚕品种饲养。一、小蚕饲养技术1龄~3龄称为小蚕。根据小  相似文献   

13.
柞蚕微粒子病俗称锈病、渣子病,是由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蚕的各个发育阶段都有该病的发生,而且分布范围广,全国各柞蚕产区都有发生,是柞蚕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柞蚕生产危害很大,特别是给柞蚕繁种带来很大麻烦和造成巨大损失。近年,随着气候变暖和蚕期降雨过多,柞蚕场柞蚕微粒子病源污染严重,加上防病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14.
<正> 催青工作是养好蚕的基础。搞好蚕种催青,关系到蚕种按照预定日期孵化,适合蚕儿对桑叶营养成分所需的生理要求,确保化性稳定,蚁体健壮,孵化齐一,孵化率高的问题。搞好蚕种催青,必须掌握好三个技术关键问题。 (一)正确确定适时催青日期,搞好养蚕合理布局。 1、春季蚕种催青时间因春季催青收蚁过早,各龄蚕儿吃不到适熟的桑叶,造成蚕体虚弱,易诱发蚕病,而且对当年春季的桑叶产量也受影响。如果催青收蚁过迟,一是造成壮蚕期桑叶老化,营养成分降低,致使蚕小茧薄产量低,茧质差;二是壮蚕期遇到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5.
蚕种的催青和收蚁工作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做好蚕种的催青和收蚁,是保证小蚕强壮健康、孵化整齐、产量充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二纹长脚蜂属膜翅目胡蜂科,学名为Poliste chi-nensis antennalis Perez,俗称草蜂.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柞蚕生产地区均有分布,是柞蚕幼虫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是柞蚕二化一放生产期,正是此蜂活动的盛食期,对柞蚕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几天之内可全部吃掉蚕场内的柞蚕幼虫.  相似文献   

17.
用微波处理柞蚕卵防治柞蚕微粒子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对柞蚕微粒子孢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功率180W 处理10分钟效果最佳。不同卵龄的柞蚕卵对微波的耐受力不同,卵龄48小时对微波耐受力较强。不同功率微波处理柞蚕卵,卵的失水量不同。柞蚕卵经适当的微波处理后,有提高孵化率的趋势。经微波处理的柞蚕微粒子病卵,蚕期微粒子病死蚕率显著下降,证明微波对防治柞蚕微粒子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玉林 《新农业》2004,(11):50-50
蚕期药物治疗 使用“保蚕宁2号防治柞蚕空胴病。用“保蚕2号”一包(20克).放入盛有15公斤清水的背负式喷雾器中拌匀,即配成0.13%的“保蚕宁2号”液。在蚕3龄起齐后.喷洒在柞叶面上.使蚕吃4小时以上再移开。也可使用“蚕得乐”溶液喷洒.其对柞蚕吐白水软化病和柞蚕空胴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姜义仁  秦利 《新农业》2010,(8):55-56
<正>柞蚕饰腹寄蝇别名柞蚕寄生蝇,俗称蛆蛟、蚕蛆。属双翅目,寄蝇科昆虫。一、分布与为害柞蚕饰腹寄蝇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柞蚕生产区均有发生。以幼虫寄生春期柞蚕,辽宁省发生严重,一般被害率在20%~70%。  相似文献   

20.
为夺取春蚕蚕茧高产,小蚕期必须抓好补催青、适时收蚁、疏毛期管理、控制蚕儿密度、用好防干纸、避免用叶嫩老不一、确保蚕体受温均匀、适时响食、加网分批等措施,大蚕期必须抓好控温、通风换气、适时除沙扩座、良桑饱食、防病治虫、适时上簇等措施,从而达到桑叶高产、蚕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