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3种晚熟芒果的果实外观、果实肉质、种子进行感官评价,同时对这3种晚熟芒果的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水分、VC、有机酸、还原糖、蔗糖以及总糖进行测定,通过这些指标对这3种芒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常规的、简单快速的理化检测方法测定,比较处理方法对果实品质、果实的贮藏性、市场价值及其发展空间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象牙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总糖含量及含水量最高,均排在首位。从VC和有机酸的含量及硬度来看,最高均为吉禄。红象牙很适合直接食用,作为市售商品的发展空间很好。吉禄作为榨汁芒果的发展空间很大,果实贮藏性也最好。肯特的果肉作为加工制品的原料,同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云南10个芒果栽培品种的果实性状和糖酸组分及含量,为今后系统开展云南芒果果实品质差异及新品种引种选育提供参考。以10个云南芒果栽培品种为试材,对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形指数等9个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HPLC对芒果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HPLC检测发现所测10个品种中的主要有机酸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主要积累糖组分为蔗糖。平均单果重和果实硬度最大为‘R2E2’;‘南逗迈4号’的甜度值和总糖含量最高;‘台农一号’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Khiew Saway’的总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无限生长型番茄果实耐贮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品种杭杂一号、FA189、上海919等3个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果实为材料,研究室温下带果柄贮藏,番茄果实的贮藏期限及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的耐贮藏性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FA189的果实耐贮性最强;上海919最弱,杭杂一号的果实耐贮藏性介于上述2个品种之间;果实的耐贮藏性与果实硬度变化相一致.在番茄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杭杂一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始终高于FA189和上海919,而可滴定酸含量以FA189最高、杭杂一号最低.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活体保鲜的红地球从果实始熟期到果实采收果实硬度、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的测定,可以得出: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实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而硬度变化不明显,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乙烯与1-MCP处理在7℃冷藏条件下对伯谢克辛甜瓜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甜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伯谢克辛甜瓜为原料,分别采用500 mg/L的乙烯和2 μL/L 1-MCP对甜瓜进行处理,每隔24 h测定甜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VC、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结果】 与CK相比,1-MCP可以明显降低甜瓜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保持甜瓜果实硬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下降,乙烯处理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结论】 伯谢克辛甜瓜为乙烯敏感性果实,1-MCP处理能够抑制甜瓜采后呼吸作用,减缓甜瓜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较好的保持甜瓜品质,乙烯处理提高了甜瓜的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降低果实硬度,加速了果实采后品质劣变及软化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6.
以晚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对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变化、糖代谢、树体营养等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延迟采收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和纵径,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了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横径、硬度和Vc含量没有影响.②延迟采收期间,红地球葡萄符合双S型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各种可溶性糖(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不断上升,积累最快的时期出现在果实完全成熟期以前,且成熟时以积累还原糖为主.③与露地相比,延迟采收枝蔓的糖含量极显著降低,而根系的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极显著升高.总体上来看,延迟采收对树体营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秦安县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针对当地生产的"首红"苹果按采收期不同,分别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得出:首红苹果在9月10—15日采收较为适宜,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果实硬度和有机酸不断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高,元帅系PE硅窗袋贮藏优于普通包纸装箱冷库贮藏。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芒果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伟  胡波  尹秀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31-6133
[目的]寻找绿色、实用和廉价的芒果贮藏途径。[方法]以海南产香芒和象牙22号为供试材料,通过高温短时和低温长时2种手段对芒果进行热处理,测定芒果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度和硬度,研究热处理对芒果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热处理能降低海南产香芒的呼吸强度,使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较对照低,而硬度比对照高。对于象牙芒,高温热处理能在短时内迅速增强其呼吸强度,并使其呼吸峰提前出现,与此同时使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pH值较对照显著升高,硬度明显下降。[结论]热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交互作用都会对产品的贮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牛肉红朱橘的贮藏特性,将不同产地果实采收后常温条件下贮藏60 d,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烂率和失重率在贮藏过程中持续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总体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VC含量在贮藏期间较平缓,总体表现先升高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留树保鲜与低温冷藏对‘纽荷尔’脐橙果实糖酸及色泽的影响,以‘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对留树保鲜和低温冷藏过程中果实色差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在2种贮藏方式下,‘纽荷尔’脐橙果实色差指数和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不断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留树保鲜的果实糖酸比在贮藏40 d前低于低温贮藏,但在40 d后留树保鲜的糖酸比值迅速增加并超过冷藏果实的糖酸比;‘纽荷尔’脐橙果实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且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随贮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果实柠檬酸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酒石酸含量比较稳定,奎尼酸和苹果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低温冷藏相比,留树保鲜能显著提高‘纽荷尔’脐橙果实色差指数,延缓果实有机酸含量的下降,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留树保鲜能提高‘纽荷尔’脐橙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阿克苏骏枣的贮藏温度.[方法]将阿克苏骏枣分别贮藏于0、-1和-2℃下,从贮藏温度与阿克苏骏枣采后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进行试验.[结果]阿克苏骏枣贮藏于-2℃条件下,其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总糖含量、VC含量及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升高的效果均高于其它2个温度.[结论]-2℃贮藏温度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失水率和转红率较低,好果率和脆果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究阿克苏骏枣贮藏的临界温度,将继续降低温度,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瓜不同种质资源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早、中、晚熟9种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主要可溶性糖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9种种质资源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均呈“S”型,同时早熟种质资源的蔗糖也呈“S”型变化,而中熟和晚熟种质资源的蔗糖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至成熟。早熟种质资源在果实成熟时主要的可溶性糖是葡萄糖和果糖;中熟和晚熟种质资源在果实成熟时的主要可溶性糖是蔗糖。  相似文献   

13.
刘晓辉  杨明  任敬民  文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6997-16999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可食花、可食果、可观花3类不同用途的8种树叶片进行了研究。[方法]测定了抗逆性、糖类、营养物质3个方面9个指标。[结果]可食果树叶片黄酮含量高,可食花树叶片VC含量高。可食花、果树叶片中糖类含量在叶脉和叶中部多,SOD和营养物质在叶肉中多。可观花树叶片黄酮、蛋白质含量在新叶中高,SOD、VC、叶绿素在叶肉中高,可溶性糖含量在叶脉中高,还原糖和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老叶中高。[结论]参试的8种叶片中龙眼树叶片基部SOD最高,芒果树新叶中黄酮和叶中部还原糖含量最高,黄槐树叶肉中VC含量最高,紫荆花树叶脉中蛋白质和叶中部叶绿素含量最高,桂花树叶脉中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均最高,水石榕老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有机生产系统中甜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和常规生产系统中不同施肥水平对网纹甜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和常规生产系统以及施肥水平都未改变甜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规律。果实鲜重和果肉厚度的增长均呈"S"形曲线变化,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糖分积累呈二次型曲线变化。甜瓜果实在进入成熟期前,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进入成熟期,蔗糖积累迅速,总糖含量持续上升。果实TSS增长趋势与总糖相同,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春季r=0.884**,秋季r=0.958**)。春季有机生产甜瓜采收期的果实重量显著高于常规生产,而秋季两者差异不显著。生产系统和施肥水平对果实TSS和糖分含量都没有影响。由于春季甜瓜果实发育时段的积温高,采收期果实重量和果肉厚度分别比秋季高28%和9.0%。甜瓜果实的生长量受积温的影响较大,有机生产系统和施肥水平不影响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15.
采收成熟度对枇杷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解放钟"枇杷果实中有机酸、总糖、可滴定酸等成份的变化和8~10℃低温保鲜及MAP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枇杷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总酸含量下降,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硬度下降;九成熟的枇杷鲜果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较好;8~10℃低温保鲜的枇杷以八成熟采收为佳,MAP保鲜的枇杷以九成熟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6.
避雨设施栽培对中晚熟水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设施栽培是南方桃产区产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措施。本研究以霞晖5号、丹霞玉露和迟玉露3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对不同熟期桃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提高了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蔗糖含量,特别是晚熟品种迟玉露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体来看,中熟品种果实总酸和有机酸各组分含量在避雨栽培后呈下降趋势,晚熟品种迟玉露则与之相反;避雨栽培也提高了果皮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花色苷含量,降低了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幅度因品种而异;此外,避雨栽培也使部分品种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色泽参数明显下降。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能够明显改善桃果实的风味品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的产量和外观着色产生不利的影响,避雨栽培措施要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具体天气条件变化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广西北部地区高湿度、寡日照气候条件下,影响油桃果实中后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以晚熟油桃中油7号为试材,于盛花后41 d(5月8日)至成熟(7月7日)期这段时间内,每10 d采集一次果实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在盛花后61 d内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增长开始加速,横向增长幅度大于纵向生长;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糖酸比下降,蔗糖含量逐渐增加,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果实成熟后含量最小。【结论】降雨量、日照时数的多寡对果实大小的影响不大,但对蔗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广西北部地区高湿度、寡日照气候条件下,影响油桃果实中后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以晚熟油桃中油7号为试材,于盛花后41 d(5月8日)至成熟(7月7日)期这段时间内,每10 d采集一次果实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在盛花后61 d内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增长开始加速,横向增长幅度大于纵向生长;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糖酸比下降,蔗糖含量逐渐增加,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果实成熟后含量最小。【结论】降雨量、日照时数的多寡对果实大小的影响不大,但对蔗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叶面肥和赤霉素对骏枣果实生长发育中糖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a生骏枣为试材,研究喷施复合叶面肥、钙肥、赤霉素对骏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还原糖和蔗糖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骏枣为蔗糖积累型果实;随着骏枣果实的生长发育蔗糖含量逐渐增加,蔗糖与还原糖的比值增大。复合叶面肥、钙肥、赤霉素均增加成熟期骏枣果实中总糖的含量;成熟时复合叶面肥处理的蔗糖与还原糖比值最大,为3∶1,其次是钙肥,为2.7∶1,赤霉素处理的最小,为2∶1;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复杂,赤霉素对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影响最大。喷施钙肥的果实成熟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裂果发生与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细胞代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易裂品种伏脆蜜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裂果高发生时期的半红期,研究裂果中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及测定正常果果皮SOD、POD、PPO、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及果肉中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裂果部位果皮中 POD和SOD活性极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和正常果果皮;裂果部位果皮的半纤维素、WSP和ISP含量极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皮中CSP含量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果肉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非裂果部位果皮中GA3含量极显著高于裂果部位果皮;在裂果部位果肉中IAA含量极显著高于非裂果果肉。【结论】 裂果部位果皮中半纤维素含量、WSP和ISP含量以及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变化,改变了果皮的结构和果皮的性质,再加上果肉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改变及在果皮果肉中内源激素IAA含量变化,导致果实内部和果皮不协调的生长,致使果实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