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云南烤烟主要推广优良品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11个烟草品种在云南不同生态区的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烟叶品质的变化大于产量变化,说明生态因素主要是影响烟叶的品质。②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烟叶品质的差异大于产量差异,说明品种间的差异主要是品质上的差异。③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的产质量差异小于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生态间造成的产质量差异,说明生态因素间造成的产质变化大于品种间的变化。④各品种有其特定的适应区域,有些品种适应区域较广、适应性强,有些品种适应区域较窄,云烟85和K326适应性强,K358和K346适应性较强,云烟317和RG11适应性一般,红大、G28、NC82、V2、RG17等品种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烟叶腺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腺毛作为烟草香气物合成的主要场所,对烟叶的香气品质有重要贡献。该文综述了烟草腺毛的分泌活动、分泌物提取分析方法及组分、腺毛类型、结构和密度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烟草腺毛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当今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了烟叶腺毛及其与烟叶香气质量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烟叶腺毛与烟叶品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烤烟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对烟叶香气有重要作用,因此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在烟草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烟叶腺毛类型、腺毛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烟叶腺毛密度和分泌物的影响因素,以及腺毛分泌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香气的关系。展望了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的研究方向和途径,提出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期为烤烟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烟碱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来烟草生产上一直存在的烟叶尤其是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烟叶可用性降低的问题,通过分析品种,气候、土壤、海拔等生态因素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移栽期、种植密度、打顶、留叶数、生长调节剂等栽培措施对烟碱含量的影响。提出了①培育烟碱含量适宜品种;②烟叶种植向生态适宜区转移;③适量施用氮磷肥、平衡施用微量元素;④合理确定移栽期、打顶密度和留叶数;⑤采用生长调节剂;⑥超临界CO2萃取降低烟碱;⑦微生物降解烟碱等降低烟碱,提高烟叶可用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烟叶腺毛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香气物质合成的主要场所,对烟叶的香气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探索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光敏色素B激活标签的抑制蛋白1(phyB activation-tagged suppressor1,BAS1)基因对烟草叶片腺毛发育的影响,构建pSH-35S-BAS1超量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烟草,对烟草叶片腺毛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腺毛数量比野生型烟草腺毛提高了32.5%,推测BAS1基因的表达可能引起了腺毛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根据研究报道烟草萜类化合物环化酶基因(nicotiana tabacum cultivar T.I.1068 cyclase gene,NtCTTC)、细胞色素P450加氧酶基因(nicotiana tabacum cytochrome P450 gene,CYP71D16)和烟草表面抗性蛋白基因(nicotiana tabacum phylloplanin,NtPhP)均在腺毛上特异性表达。通过q-PCR分析烟草腺毛发育的相关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中的表达情况,得到结果,NtCTTC、CYP71D16和NtPhP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野生型植株中的34.16、1.26和8.95倍。综上可知,BAS1基因在烟草中超量表达引起了腺毛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从而增加了烟草腺毛的数量。本研究为外源基因对烟草腺毛密度以及调控烟草腺毛发育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陕西烟叶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叶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高烟农收入的关键举措。笔者根据陕西烟叶主产区(陇县、合阳县、澄城县)的实地调查,分析当前陕西烟叶标准化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提出以烟草公司为龙头、以农户自主种植为基础、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烟草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建设的思路及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烤烟腺毛的形态学观察和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展烤烟品种间的腺毛形态和腺毛密度的规律性研究,以7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对烤烟腺毛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腺毛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腺毛根据柄细胞的数量分为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长柄腺毛是烤烟叶片表面的优势腺毛,短柄腺毛的发生较晚、数量稳定,其头部分泌细胞体积小、数量较多。7个烤烟品种中除‘龙江911’以外均表现为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大于上表面的腺毛密度,烤烟叶片下表面的腺毛密度更能反映出品种的腺毛密度特征。长柄腺毛在烤烟叶片腺毛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远大于短柄腺毛,对叶片腺毛总体密度的影响最大;短柄腺毛虽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其对烟叶香气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腺毛密度在不同的烤烟品种间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按照叶片上、下表面的腺毛密度平均值排列顺序是:‘吉烟7号’>‘龙江915’>‘龙江851’>‘K346’ >‘NC89 ’>‘龙江911’>‘CF978’。  相似文献   

8.
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烟草品种具有广泛适应性,但只有种植在最适宜的生态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佳产量和最好的品质。烟草光合作用是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不同烟草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对烟叶产区选择适宜品种,以获得最佳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研究了G80、K326、湘烟1号、云烟85、云烟87、黄金烟、黄花烟和大叶烟等8个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毕节烟区不同生态区(光照、降雨、温度等)对烤烟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多酚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和大方县植烟生态区种植云烟105和云烟116,并对中部烟叶多酚类物质及常规化学品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烟生态区、品种及其互作对多酚含量的贡献不同,生态区对烤烟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总酚的贡献率分别为22.68%、7.68%、9.67%、94.40%、9.48%和3.14%;品种的贡献率分别为68.53%、60.91%、82.39%、0.04%、63.10%和69.34%;生态区与品种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8.79%、31.41%、7.94%、5.55%、27.42%和27.52%。云烟105在大方生态烟区的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更高,而云烟116在威宁生态烟区的莨菪亭含量更高。烟叶多酚含量与磷、钾、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烟叶多酚及化学成分来看,毕节新引进的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更适宜种植在大方地区,且云烟105表现优于云烟116。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烟株根部营养和叶面营养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配比对烤烟腺毛密度和石油醚提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配比对腺毛密度和石油醚提物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根部营养试验中,中、上部烟叶腺毛密度的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通过根部营养可以提高烟叶的腺毛密度,其中以配施饼肥处理的效果最好。中部叶石油醚提物含量的差异未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烟叶腺毛密度与石油醚提物含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石油醚提物含量的高低可能还与烟株腺毛的分泌能力和生长环境有关。叶面营养的喷施同样可以提高烟株石油醚提物含量,其中以喷施醋酸 饼肥水 ZnSO4的效果最好。K326中下二棚烟叶腺毛密度变化幅度较大,其它叶位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烤烟上部叶片中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及其与烟叶质量指标间相关关系,以武陵山区7个县2011—2012年的48个B2F烤烟样品为材料,测定了烟叶中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年份及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对烟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年份、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纤维素含量与外观质量、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中部分指标的相关性呈显著水平;木质素含量与灰色、油分间相关性显著,与其他烟叶质量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可见,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年份及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纤维素含量与烟叶质量指标间关系密切,木质素含量对烟叶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具有重庆山地特色的烤烟新品种,在重庆12个烟区设立试验点,以目前重庆种植面积较大的烤烟品种‘云烟87’和‘K326’为对照,对新引进的‘贵烟4号’、‘南江3号’、‘韭菜坪2号’、‘中烟103’、‘云烟202’等5个烤烟新品种进行比较鉴定。结果表明,‘南江3号’叶片数较多,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上中等烟率均居参试品种首位,化学品质较协调,但叶脉较粗;‘贵烟4号’的单产和产值分别居第2位和第3位,化学品质协调性较好。建议‘南江3号’和‘贵烟4号’作为搭配品种在重庆适度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烟苗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23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叶龄烟苗统一移栽,测定移栽后大田各生育时期的光合物质生产及烤后烟叶产质量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烟苗成活率有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而大田生育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烤烟田间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在生育期LAD表现为先下降又升高,而各处理生育期总LAD最高的是5叶移栽烟苗,比6,8叶移栽分别高出20.14%,14.82%。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有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消光系数(K)则呈增加的趋势;5叶烟苗移栽的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品质最好,其次为4叶;6,7,8叶,因其还原糖、淀粉、钾含量不符合优质烟叶对化学指标的要求,品质较差;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经济性状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因此,对于云南罗平烟叶产区的最佳烟苗移栽叶龄为五叶期,其在可以维持较好产质量值的前提下,提高上等烟和中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同时,可以缩短育苗期,减少剪叶和病虫害防治次数,达到降工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烟叶外观品质因素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采集贵州中烟基地单元特色烟叶样品96份,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并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对烟叶样品外观品质指标及内在质量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烟叶外观指标初步量化后的外观总体质量状况,及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定量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区间烟叶品质指标相互关系表现各有不同,贵州省内、盐源、永安各地烟叶的外观指标间均存在较明显的相互关系,其中部位、颜色、油分、色度指标与其他外观指标相关关系较强;省内烟叶外观的结构指标与其他外观指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盐源和永安烟叶外观的结构指标与其他外观指标关系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云南宾川种植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的品种,对6个白肋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品种TN90、KY907、KY8959、长势较强,5个品种的株高均高于对照。各品种单株留叶数都低于对照,以KY8959最高,KY908最低,其它品种间差异不大。各品种大田生育期差异不大,属中晚熟品种。(2)各品种发病率均较低,Va1061、KY8959、TN90的TMV、黑胫病发病率比CK低,KY907、VA1061、TN90赤星病发病率稍高。(3)供试品种的比叶重下部叶以KY907最重为3.421mg/cm2,中部、上部叶均以KY8969为重,分别为4.427mg/cm2、7.645mg/cm2。三部位平均值以KY8959居首,比CK重4.02mg/cm2,其次是TN90为4.762mg/cm2,比CK重0.134mg/cm2,其它品种均低于CK。(4)产量KY908最高,其次是CK与KY8959;产值是CK最高,其次是KY907;上等烟比例TN90最高。(5)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综合比较,TN90、KY8959较适宜在云南宾川与对照TN86同时进行小规模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昭通烤烟大田期气候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 要 为促进昭通烟叶生产发展,本文着力探讨烤烟品质与气候问题。采用对比分析和系统聚类法,研究云南昭通烤烟气候特点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昭通烤烟化学品质进行了客观分类,研究并解译了昭通4类烟叶化学品质的气候成因,明晰了昭通烤烟气候的优势和不足。昭通烟区大田生长期光热总量和累计雨量都偏少,但4-6月光照条件优于贵州烟区、7-8月光热总量多于云南主烟区。这种气候有利于形成糖、氮、碱含量总体适中,钾含量偏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略高于滇中烤烟的烟叶。  相似文献   

17.
烤烟新品种(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湘东烟区生态条件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的烤烟新品种,2006年在湖南浏阳对7个烤烟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97-6-4和97-7-11株高高于CK,节间距以97-6-4最大,各品种的有效叶片数均少于CK,单叶重除HY-9-7和HT06外均大于CK,各品种的大田生育期相差不大,介于116~121天之间。(2)各品种对普通花叶病的抗性均比CK好,以CY9506抗性最强;HT06对黑胫病的抗性最好;对青枯病的抗性,97-6-4最强;对气候斑的抗性,各品种均比CK好。(3)烟叶产量和产值以CY9506最高,上中等烟比例以HT06最高。(4)烟叶外观品质和内在质量均以CY9506和97-7-11为最佳。从各品种(系)烟叶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来看,CY9506和97-7-11表现最好,可以在浏阳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