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侵入害虫──湿地松粉蚧的防治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侵入广东后的扩展与为害情况;从此虫的发生情况,我国湿地松,火炬松的引种栽培范围,栽培区域的地理纬度,气候条件和原产地美国发生区域的相比较,分析了此虫在广东虽然发生已上严重,但并不是最适生长区,它的最适生境庆在中国的东南部。在调查研究新侵入区害虫天敌的基础上,提出了引进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的防治决策,是有效地控制这种新害虫的一条重  相似文献   

2.
警惕湿地松粉蚧在我省传播蔓延据广东省林业厅森防站、省林科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报道:近年因引种湿地松良种接穗传入广东的一种新害虫一一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Kobdell)Ferris,已列入广东省森林害虫检疫对象。该虫主要危害湿地松,也...  相似文献   

3.
对湿地松粉蚧Orcellaacuta(Lopbdell)在广东南部新侵入区湿地松林内的发生和消长研究表明该蚧多为一年4代,5月中下旬或6月初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间发生量变动幅度大;在同一林分,该蚧能持续发生,对松林造成危害;降雨和初春温度影响虫口密度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在我国南方造林面积已达200万hm^2,1985年以来发展遭受根部害虫危害日趋势严重。此研究针对根部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对广西及广东西南部湿地松种植时间长,面积大的受害区进行调查,查清了湿地松根部害虫共4目12科21种的分布,为害程度,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明确证实狭胸桔天牛是最主要的根部害虫,在国内首次准确阐明该种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通过营林,生防与化防等试验,研究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粉蚧在新侵入区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湿地松粉蚧Orcella acuta (Lobdell)在广东南部新侵入区湿地松林内的发生和消长研究表明该蚧多为一年4代,5月下旬或6初为发生高峰期,世代间发生量变动幅度大;在同一林分,该蚧能持续性,对松林造成危害;降雨和初春温度影响虫口密度和高峰期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命表技术的胭脂虫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生命表技术,结合采样测定,对胭脂虫在干热河谷区、南亚热带区及中亚热带区的代表点上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热带地区胭脂虫雌成虫虫体较大,怀卵量较多,质量较大,种群趋势指数最大,为最适生区域;中亚热带区域胭脂虫最大,怀卵量最多,质量最大,但种群趋势指数小,世代历期长,年世代数少,为次适生区域;干热河谷区培育的胭脂虫雌成虫虫体小,怀卵量少,质量小,种群趋势指数较小,为适生区域;在各气候条件下,影响胭脂虫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为卵的孵化率及1龄若虫或2龄若虫期的强降雨。各试验点均未发现大量胭脂虫天敌。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发现湿地松粉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6月在广东台山市红岭湿地松种子园发现一种新的检疫害虫——湿地松粉蚧(学名未定)。当时只有53.3公顷湿地松被害,而现在已扩展到77210公顷,专家和林业部门呼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害虫的人为传播。据考察.该虫是1988年从美国佐治亚州引进湿地松无性系接穗在该种子园嫁接定植  相似文献   

8.
杨干象虫(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近年来在我省各地猖獗发生,使不少地区的四旁植树和防护林遭到破坏。因此,防治杨干象虫已成为杨树栽培区干部群众共同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生产单位运用现有的研究成果防治该虫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寻求新的防治途径,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四月十  相似文献   

9.
用牙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sides(Fres)Derrues的孢子液防治近年新传入广东的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Lobdell)。室内试验的校正死亡率为82.7%~92.7%;林间试验,每公顷喷孢子量16.5×10 个,20天的防治效果80%以上。因此,芽枝状枝孢霉防治湿地松粉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湿地松主要栽培区林分整体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在我国湿地松主要栽培区系统地收集的林分标准地调查材料,研究提出了湿地松人工林林分整体生长模型:包括广东、广西、湖北和中带4个栽培区(带)的胸径与断面积生长模型以及林分密度和平均高度模型等。经适用性检验和误差分析,表明该整体模型对不同栽培区的适应性良好,达到了较高的估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的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黄山松上采集到为害嫩梢和球果的蛾类昆虫12种,危害严重的有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和油松球果小卷蛾,火炬松严重受害、湿地松则轻微,不同梢果实虫对松树种类、松梢和球果有选择性,几种害虫蛀食同一球果的混合发生是这类害虫明显的发生特点;编制了幼虫、蛹和成虫的识别检索表,列出寄生天敌昆虫名录,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粉蚧有效积温及其在国内可能扩散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恒温条件下直线回归法,对湿地松粉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蚧完成1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1.0℃,最适发育温度为24~25℃,有效积温为1042.9±88.4日度;粉蚧向北扩散,在华南地区为年发生4代区,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年发生3代区,在黄河以南地区为年发生2代区;粉蚧的最适生境在湖南省、江西省中南端区域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系统地调查景泰县枸杞栽培区的主要虫害、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以当地最常见的枸杞蚜虫、枸杞红瘿蚊、枸杞瘿螨、枸杞木虱和枸杞负泥虫5种害虫的防治为突破口,提出以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兼顾利用天敌的枸杞无公害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牙克石市区花木栽培发展迅速,但缺乏预防虫害知识,使“五小”害虫即蚧壳虫、蚜虫、粉虱、蓟马和红蜘蛛的危害日益严重。经过几年调查研究,找出了“五小”害虫的发生、发展特点及防治措施,为今后牙克石市的花木栽培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锥栗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锥栗是闽西北名特优干果 ,售价高 ,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 ,建瓯市大力发展锥栗生产 ,但部分产区生产上管理粗放 ,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 ,造成减产。根据笔者在生产中的观察和防治 ,现将当地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锥栗主要害虫的发生和危害1 1 栗瘿蜂 (Dryocosmaskuriph ilusYasumatus)该虫是锥栗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 ,在部分产区危害极为严重 ,每株虫瘿数最高达 1 378个 ,平均 2 73个。该虫由寄主芽侵入 ,受害芽春季抽生短枝 ,在枝、叶柄、叶脉上形成瘤状虫瘿 ,不能抽…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研究福建省沿海地区面临建设湿地松工业原料林基地机遇的基础上,通过对湿地松适生建设范围、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现有林分生长情况、病虫害状况和沿海地区自然条件、社会基础设施以及木材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的论述分析。提出建设适度规模基地的有利条件,为基地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履蚧(Drosichacorpulenta(Kawana))是近年来苏北杨树产区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致命性害虫。系统介绍了此虫的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认为在此虫上树前用塑料带绑扎阻隔法,在害虫上树危害时,定期用人工打孔注射和用注干机注射4%氧化乐果乳液(1∶1)等强内吸剂,效果好,省工省力,药效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美国白蛾作为世界性检疫害虫,食性杂、繁殖量大、适生区域和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根据美国白蛾种群在山东省的主要发生规律和各个虫态的主要生活习性,提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此虫为花椒主要害虫,在陇南一年发生两代,世代重叠,第一代发生较轻,第二代常大发生。此虫发生与花椒栽培措施密切相关。药剂防治以产卵前或幼虫孵化期施药效果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越冬代成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zhang是危害湿地松Pinuselliottii Engelm、火炬松Pinus taedalinn.、华山松Pinusarmandii Franch.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主要是以幼虫侵入树干基部或根颈部蛀害韧皮组织,严重时切断有机养分输送,导致树木死亡,其危害湿地松还造成大量流脂,进而降低松脂产量。据统计,萧氏松茎象在我国南方7省(湖南、广西、云南、福建、广东、江西等)119个县(市)发生,面积已达16.83万hm^2,造成3500万株林木死亡。掌握萧氏松茎象发生特点,便于林业承包户科学合理防治,达到减少损失,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