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征地制度存在着征地范围大、补偿较低和征地程序不完善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土地出让的利益推动、政府角色的偏差和征地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征地制度不仅需要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与司法程序,还要进行财税改革与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2.
征地制度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日益显现。结合实际,分别从征地范围、征地补偿、土地收益三个角度分别揭示出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试图找到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征地制度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征地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滞后。对征地制度已作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以期理清征地制度改革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6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征地工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作用研究;征地利益补偿机制或利益均衡机制研究;建立征地制度反馈机制研究;失地农民与城市化推进相互关系研究;新老失地农民风险研究;农地非农城市流转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姚天罡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56-4457,4459
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了以政府利益为主导的利益分配格局,成为了政府扩大征地规模、降低征地补偿标准的经济诱导机制,从而导致耕地保护失灵,农民权益受损。此外,城市化的纵深发展已开始冲击和动摇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法律基础。可见,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势在必行。在分析总结几种现存征地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些相关建议,以期对政策制订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力和路径,可以看出内部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和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改革动力源,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变迁分别成为改革主辅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土地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首次将征地制度改革问题列入报告中,体现了党和政府严格征地制度,深化改革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决心。该文在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征地补偿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日趋成熟,在公正、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重点介绍这几个国家的征地补偿制度体系,从这些发达的征地补偿制度体系对比研究中总结出合理的制度安排特征,并针对目前中国征地补偿制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本文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效率入手,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以及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效率的几种途径,试图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探索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解决城乡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利益冲突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单一、土地征收范围过宽、征地补偿资金管理混乱等.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制度原因,缺乏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是组织原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直接原因,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是间接原因.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重点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和现行财税体制;改变单一的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建立农民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电商制度的供给困境与创新路径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电商的兴旺与发展,促使地方政府不断建构关于农村电商的制度内容,以便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多个电商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农村电商制度供给内容、运行机制与制度困境,探讨农村电商制度供给的创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制度内容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激励内生性力量和建构长效机制的目的,进而以外部供给型和下沉公共品型两种形态进行运作,为农村电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但是农村电商制度供给面临着激励机制非正式化、竞争与资本渐趋失控的风险性、电商资源悬浮于需求方等困境。因此,提出地方政府需要进行激励农村电商发展机制正规化、公共服务内容精准化与本土化、构建风险预防与庇护机制等路径创新,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种种缺陷及其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认为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并在简要评析目前理论界3种主流征地补偿制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建立农地征购储备制度,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各个地区而言都是林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它将地方林业资源物尽其用,实现了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目标。但在实际的改革操作过程中,地方林业还依然面临着较多权属纠纷,特别是在林农利益维护、不动产登记制度等方面还尚不完善。本文将以贵州省修文县集体林权制度在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为例,探讨了该县在该方面所提出的相关发展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种种缺陷及其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认为征地补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并在简要评析目前理论界3种主流征地补偿制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建立农地征购储备制度,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级政府正积极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希以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分析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历史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宅基地制度改革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人口发展、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乡村产业发展3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注重农民的实际利益诉求的实现,地方政府要建立落实农户利益保护机制,要谨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乡村转型的步伐,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和乡村转型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制度经济学的分析,研究现有农地制度的制度构成以及制度运行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和结果。研究发现:现行征地制度,在社会公平和资源使用效率上都存在局限。必须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例如限定征地的范围,设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完善农民土地产权,允许农地入市等。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9,(20):7-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表示,针对一些地方出现不规范征地、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有关职能部门将加强督查,保证农民被征地之后及时足额得到补偿,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法征地行为。同时,抓紧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总的方向是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7.
征地制度改革始终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更是成为本轮《土地管理法》修订的重点。由于我国的征地制度改革才刚刚开始,各地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现行征地制度所存在及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顶层设计、公共利益界定、土地确权、征地补偿、征收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有关思考与建议,为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制度形成原理及产权理论解释了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形成的困境,地方集体组织与政府、农户之间相悖的利益关系以及农户残缺的农地产权是农地流转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地方集体组织利用职权通过对农户农地产权的侵蚀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依靠政府的力量变革农村中的部分生产关系、削弱地方集体组织的权利是农地新制度形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用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其中以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最为激烈.基层政府占据制度优势,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驱动下进行征地;农民受资源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征地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从基层政府与农民的行动目标出发,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在博弈论视角下分析了两者在征地中的关系和行为,从土地制度、政府、农民3个角度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蔡娟 《农业考古》2005,(5):70-74
农民失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农村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能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直接影响到我国城乡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最根本的路径是制度规范化.首先,明晰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失地农民的财产权,这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首要前提;其次,改革征地补偿制度,维护失地农民应得利益,这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关键所在;第三,健全就业培训制度,促使失地农民重新就业,这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环节;第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这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