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又名茶角刺蛾[1],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常在有机茶园暴发成灾。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IrfaNPV)属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Ⅰ组[2-3],是控制茶刺蛾种群的重要天敌。已有研究表明,该病毒对茶刺蛾幼虫致病力强[4-5]、田间防效高[5]、大面积示范应用效果在87%以上[6]。  相似文献   

2.
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性测定与田间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 Moore是我国茶树主要害虫.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IrfaNPV)是抑制茶刺蛾种群的重要因子~([1]).彭银辉等~([2])1982年发现该病毒,对其形态作了初步观察.叶恭银等~([3])报道了该病毒的形态和毒力.  相似文献   

3.
用麦胚人工饲料饲养甘蓝夜蛾幼虫,饲料添毒接种生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东北农学院分离的菌株)。以2×10~6PIB/ml接种8龄末期幼虫为最佳接种条件,增殖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4.55×10~9PIB/虫。自制MbNPV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测定的LC_(50)为4.89×10~4PIB/ml,杀虫效力明显优于液剂。  相似文献   

4.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Mabr NPV)是甘蓝夜蛾最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影响Mabr NPV在甘蓝夜蛾体内增殖的主要因子及因子的主次顺序,确定互作因子并筛选病毒增殖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Mabr NPV产量的因子及互作因子主次顺序为C(饲毒虫日龄)C×D(饲毒虫日龄与收毒时间互作)B×C(饲毒剂量与饲毒虫日龄互作)B×D(饲毒剂量与收毒时间互作)B(饲毒剂量)D(收毒时间)A(温度)。明确因子C对病毒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因子C和D存在互作且对产量有显著影响。确定Mabr NPV增殖生产的最佳条件为25℃下、以500 PIB/虫的剂量饲喂12日龄幼虫,9 d后提取病毒,平均单虫病毒产量为1.921×109 PIB,幼虫孵化到收集幼虫提取病毒的生产周期为21 d,病毒增殖3.842×106倍。  相似文献   

5.
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增殖核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了甜菜夜蛾3种品系增殖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产量最高,其平均单头病毒含量分别比广州品系和荷兰品系高19 6%和53 3%;病毒总含量分别高20 4%和116 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虫龄、感染浓度和饲养密度对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的影响,确定了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增殖SeNPV时,以上3因子的最佳条件为:在27±1℃下用1×108PIB/ml的SeNPV感染5龄初幼虫,并按30头/dm2的密度饲养。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核多角体病毒滴在人工饲料上,让其渗透到饲料内,再放3龄初棉铃虫幼虫,单个饲养,对我所分离的S01—43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单粒包埋病毒)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剂量与死亡率回归方程式为y=3.3387 0.484x,LD_(50)值为2707PIB/克饲料,95%的置信限为1134—6455 PIB/克饲料。5×10~4和5×10~5PIB/克饲料的LT_(50)值分别为7.36和6.27天。在冰箱(4℃)保藏3年的S01—43核多角体病毒LD_(50)活性丧失79.03%,而在室温(大约平均22℃)保藏3年的LD_(50)活性丧失91.21%。  相似文献   

7.
用重组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XD1感染甜菜夜蛾幼虫,并于同龄期点滴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ZR-515),研究其对SeXD1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用5×107 PIB/ml的SeXD1感染甜菜夜蛾五龄幼虫,并以2μg/头Methoprene点滴处理效果最佳,其感染死亡率、平均单头病毒含量、病毒总产量分别为95.3%、8.6×108 PIBs/头和2.45×1011 PIBs;比对照提高65.1%、115.0%和264.1%.研究了Methoprene对染毒及未染毒宿主消化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Methoprene处理不仅延长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增加其取食量,还显著提高幼虫的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茶刺蛾颗粒体病毒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从四川省珙县某茶场自然罹病死亡的茶刺蛾幼虫中分离到一种颗粒体病毒,该病毒为杆状,大小为281nm×73.5nm,对茶刺蛾幼虫具较强的感染力,对3龄茶刺蛾幼虫的LD_(50)为2.63×10~4GB。该病毒专一性强,用10~6GB/ml的茶刺蛾颗粒体病毒防治4龄茶刺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康邦)是江西省宜春新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剂,该药剂对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亦有较高活性.在广东和海南省分别做了该产品的试验示范,本示范旨在了解该药剂的田间防治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并与常规使用药剂进行比较,为将来进一步推广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制备及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活体增殖病毒 ,制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乳剂 ,室内对 4龄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其LD50为9.42×103PIB/头。田间防治效果表明 ,采用1.0×1011PIB/hm2 和3.0×1011PIB/hm2的剂量防治甘蓝夜蛾的效果都在70%以上。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粘着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酒泉盆地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范围和边界条件,借助GIS技术与FEFLOW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及相应的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以2001~2003年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多次求解与识别,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空间分布及组合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用来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与预测。运用识别后的模型评价和预测了在P=50%、75%、95%不同地表径流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水资源量,与其对应的补给量分别为7.7346亿m3/a、7.1663亿m3/a、6.3610亿m3/a,排泄量分别为:8.7208亿m3/a、8.3789亿m3/a、7.8477亿m3/a,总均衡分别为:-0.9862亿m3/a、-1.2126亿m3/a、-1.4867亿m3/a。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不同典型年情况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长期处于负均衡状态,为了改善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地下水开采前应进行可开采量论证,并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一株新的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青岛分离株SeMNPV-QD)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本文以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青岛株SeMNPV-QD与美国株SeMNPV-US1为材料,分别测定了病毒对甜菜夜蛾细胞系的感染、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以及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eMNPV-QD与SeMNPV-US1对甜菜夜蛾细胞系Se-3的感染率分别为92.34%和93.65%,平均每个细胞的病毒多角体产量分别为23.97和24.10 PIB,差异均不显著;SeMNPV-QD与SeMNPV-US1对初孵甜菜夜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4.43×104和4.35×104 PIB/mL,LT50分别为4.12和4.02 d;SeMNPV-QD与SeMNPV-US1对4龄甜菜夜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9.25×105和4.44×105 PIB/mL,LT50分别为6.20和5.50 d;SeMNPV-QD和SeMNPV-US1对大葱田甜菜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7 d的校正防效分别达到74.99%和79.04%。研究结果将为新病毒株的深入研究开发以及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nucleopolyhedrovirus,EpNPV)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及其不同配比对茶毛虫的毒力,结果表明,EpNPV和Bt 5种比例混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在177.3~221.7之间。其中以1.0×104PIB/μL EpNPV+2 000IU/μL Bt混用增效最明显,其毒效是Bt单剂的2.54倍。田间小区试验表明,EpNPV-Bt混剂(1.0×104PIB/μL EpNPV+2 000IU/μLBt)对茶毛虫幼虫有优良的防效,显著优于Bt单剂和EpNPV单剂(p0.05)。  相似文献   

14.
海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已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资源的不断枯竭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作为地下水管理的方法之一,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海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开采初期状态作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该区域地下水年补给量为156.6亿m3,其中,山前侧渗17.5亿m3,降雨入渗补给136亿m3,河道入渗3.1亿m3;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为河道基流88.5亿m3,蒸散发50.1亿m3,排泄入海15.2亿m3,黄河内滩侧渗排出1.8亿m3,总排泄量为156亿m3,地下水收支基本平衡。地下水的总体流向为自北、西、南指向渤海湾,吻合于地形坡度变化。模拟结果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修复提供数据依据。模型也为下一步地下水大量开采状态的模拟提供初始水头条件、地质物理参数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碳足迹与碳承载力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9年~2009年北京市化石能源消费、生物质能利用和特殊工业生产以及各类植被面积数据,通过构建数量模型,分析碳足迹、植被固碳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碳足迹由1999年的1.4111×108tCO2增加到2009年的1.9945×108tCO2;同期植被固碳量由1.062×107t CO2增加到1.151×107t CO2;碳赤字逐渐由1.3049×108tCO2增大到1.8794×108tCO2;碳足迹密度由85.99tCO2/hm2增大到121.54t CO2/hm2;碳足迹强度持续降低,由6.48tCO2/104元降到1.64tCO2/104元;碳生态压力指数由13.29增大为17.33。碳足迹分析结果反映出北京市在碳循环方面的生态环境压力有持续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物质量为基础,从价值量角度出发,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30.05×10^8元/年,其中产品提供功能价值、调节功能价值、文化功能价值和支持功能的价值分别为1.566×1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昌马水库运行前后不同时期疏勒河流域各盆地地下水补给量与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分析表明:流域地下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地下水位表现为较强的区域性下降。昌马水库运行后,中游玉门踏实盆地地下水补给量大幅减少,比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末分别减少了3.11亿m3、2.95亿m3,下游安西敦煌、花海盆地地下水补给量小幅增加,中游昌马洪积扇前缘泉水量与60年代比削减了53.2%。各盆地水量补给减少区水位下降,增加区水位上升,下降(上升)幅度随补给量减少(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每亩用量50~60 mL,药后7 d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2019年在江西省、四川省和贵州省推广应用44.9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