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砷、汞。研究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砷、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35μg/L、0.009μg/L。比较了常压消解、微波消解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回收率的差异,砷的回收率分别为85.6%~92.8%和89.0%~97.8%,汞的回收率分别为75.0%~83.1%和81.0%~94.8%,微波消解的回收率好于常压消解。并且微波消解技术具有快速、污染少、损失小等优点。本文提供了快速、准确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砷、汞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索微波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牡蛎中的汞,选择最佳微波消解条件和原子荧光测定条件对牡蛎中的汞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和上机测定,相关系数达到0.9997,线性方程为If=156.9141*C+2.3118,线性范围为0~1.6μg/L,方法检出限为0.0412μg/kg,仪器检出限为0.0914μg/kg。加标回收率为92.5%-130.1%,RSD为0.007,测定标准物质GBW 08573中汞的含量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其平均值为0.167 mg/kg,在设定的微波消解条件下,提取牡蛎中Hg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测定虾肉中钙(ca)元素的质量分数,对微波消解前处理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微波消解体系为取样量0.500g,以硝酸(HNO,)作为消解溶剂,用量5.0mL,最适微波消解程序为多步消解程序D,包含3个步骤:1)功率400W,比例100%,升温5min,消解温度120℃,保持5min;2)功率800W,比例100%,升温5min,消解温度150℃,保持10min;3)功率800W,比例100%,升温10min,消解温度180℃,保持10min。样品消解液在常温或冷藏条件下保存48h之内的稳定性良好。经微波消解前处理后虾肉样品中”(ca)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5.284%,加标回收率为91%-98%。微波消解-FAAS测定虾肉中的w(Ca)具有样品处理时间短、试剂用量少、结果准确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应用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联合测定水产品中砷和汞的技术;用HNO6-HClO4(4∶1)混合酸消化样品,待样品消化完全之后再加入5%硫脲-5%抗坏血酸混合改进剂,并以1.40%硼氢化钾(KBH4)为还原剂,在(1+9)的硝酸介质中测定砷和汞,其砷和汞的最低检出量为AS:0.2ng/ml,Hg:0.06ng/ml。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添加肉毒碱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大豆油为脂质源配制成1个蛋白质水平(35%)X5个脂肪水平(4%,10%,16%,22%,26%)X2个肉毒碱水平(0mg/Kg,150mg/Kg)的10种配方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0.0±0.6)g的黄颡鱼,进行肉毒碱对黄颡鱼生长影响的研究。经100d饲养表明:饲养中添加150mg/Kg肉毒碱对黄颡鱼生长没有影响。在黄颡鱼低蛋白配合饲料中,体重增长率最大,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较好的是最低的脂肪含量组(4%)。高脂肪含量对黄颡鱼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6.
以海洋低温蛋白酶生产菌株YS-9412-130为研究对象,从传代、菌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甘氨酸与EDTA预处理以及稳定剂对该菌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第一代菌至第五代菌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86.9%、70.3%、66.8%、63.4%、60.2%,再生率分别为10.5%、18.6%、17.9%、18.2%、17.8%;取该菌对数生长前期、对数生长中后期、稳定期部分菌液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72.1%、70.4%、60.5%,再生率为13.4%、18.9%、10.4%;溶菌酶浓度为2.5mg/mL、5mg/mL、10mg/mL、20mg/mL,酶解6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40.6%、70.8%、81.8%、95.6%,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19.0%、19.2%、19.0%、10.6%;使用10mg/mL溶菌酶酶解YS-9412-130菌30min、60min、90min、120min,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30.8%、81.3%、81.7%、82.9%,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分别为19.2%、19.3%、16.9%、11.2%;在细菌培养液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5mg/mL、10mg/mL、20mg/mL和40mg/mL的甘氨酸,培养该菌16h后制备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分别为81.0%、81.1%、90.3%、90.8%、90.6%,再生率为19.1%、19.0%、19.3%、12.0%、9.0%;EDTA对原生质体的形成稍有促进作用,但作用超过30min会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分别以0.6mol/L Kcl、0.3mol/L KCl+0.3mol/L蔗糖、0.6mol/L蔗糖作为稳定剂,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分别为10.9%、19.6%、25.9%。结论认为,YS-9412-130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选用第2代YS-9412-130菌,在培养基中添加终质度浓度为10mg/mL的甘氨酸培养16h后,再将菌体置于含有0.05mol/LEDTA的高渗溶液中30℃预处理30min,用10mg/mL溶菌酶,30℃酶解60min,再用0.6mol/L蔗糖作为原生质体再生培养稳定剂,比较适合于YS-9412-130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这一试验结果将为通过原生质体技术对YS-9412-130菌进行遗传改良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小型工厂化养鱼系统及设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一种小型双循环鱼菜共生系统,鱼池水体2.8m^3,占地面积80m^2,所需配套设备全部自制。试验探讨建立该系统的可行性,通过不断改进自制设备和鱼饲养环境,探索提高水处理效果,以及在较小占地条件下获得高产和无公害鱼菜产品的方法。试验结果:养鱼水质指标NO2^--N为0.02~0.08mg/L,NH3-N≤0.03mg/L,NH4^+-N〈0.5mg/L,单位水体平均年产罗非鱼63.3kg/m^3。整个鱼菜系统无污水排放,成鱼中检出的砷、铅、汞等元素含量均低于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龙须菜对水体Cu2+、Cd2+的去除效率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龙须菜对水体Cu^2+、Cd^2+的去除效率及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龙须菜对水体低浓度(0.05mg/L)Cu^2+、Cd^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9%和93.1%;对较高浓度(0.5mg/L)Cu^2+、Cd^2+的去除率分别为55.24%和86.15%;水体较高浓度(0.5mg/L)Cu^2+会导致龙须菜叶绿素a、b和藻红素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高浓度(2.5mg/L)Cd^2+不会导致色素含量的显著下降;龙须菜对环境中Cu^2+的生理响应浓度也明显小于Cd^2+,藻体SOD活性出现峰值且MDA含量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的浓度水平分别为Cu^2+0.05mg/L及Cd^2+0.5mg/L。龙须菜更适宜作为对海水Cd^2+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砷、汞。在0~12μg/mL浓度范围内As、H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As检出限为0.2μg/L,Hg为0.3μg/L,As回收率在100%-162%之间,Hg回收率在124%~152%之间。  相似文献   

10.
以微波消解样品,利用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牙鲆肌肉中的铅、镉、砷、硒、铜、铬、锰、镍、钻、锡等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牙鲆肌肉中铬、铜、锰和硒的含量分别可达1.096μg/g、0.613μg/g、0.347μg/g和0.199μg/g,提示牙鲆肌肉中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有害微量元素砷、铅、镉等的含量均较低,分别仅为0.083μg/g、0.097μg/g和0.010μg/g。因此,牙鲆肌肉是人类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并评估天津市某循环水养殖企业的养殖产品重金属安全性和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法)和原子荧光法(AFS法),对该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欧洲鲈鱼(Dicentrarchus labrax)幼鱼、养殖中期和成鱼3个阶段的鱼体肌肉、肝脏和鳃中8种重金属(As、Cd、Cr、Cu、Ni、Pb、Zn和H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从生长阶段来看,随养殖过程推进,各重金属在欧洲鲈鱼体内分布特征不同,肌肉中As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为1.93 mg/kg,Cu和Hg则相反,最大值分别为0.354和0.021 mg/kg;肝脏中As、Cd和Cu含量均随时间增加,最大值分别为1.47、1.09和143.00 mg/kg;鳃中As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为0.321 mg/kg,Cr、Cu、Zn和Hg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0.356、45.8、19.2和0.0137 mg/kg.从组织分布特征来看,As含量为肌肉>肝脏>鳃,Cd、Cu和Zn含量均为肝脏>鳃>肌肉,Hg含量为肌肉>鳃>肝脏,Cr含量为鳃>肝脏>肌肉.可食部分,即肌肉中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参考鱼体重金属残留污染程度分级,该系统中的欧洲鲈鱼均属于未污染.水体样本,除养殖中期进水中Pb和Cd超标,其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表明该养殖系统中重金属污染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实验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市售的12种海产品和8种淡水产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汞、砷、铬共5种常见重金属,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金属污染指数(MPI)评价其污染程度,比较不同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及污染状况,并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s)评价其健康风险。检测结果显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铅含量范围为ND~1.100 mg/kg,铅超标率为1.4%,各品种铅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镉含量范围为ND~1.600 mg/kg,镉超标率为2.8%,长牡蛎、海湾扇贝镉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总汞含量范围为ND~1.900 mg/kg,蓝鳍金枪鱼总汞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总汞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总砷含量范围为0.004~4.100 mg/kg,淡水鱼(乌鳢除外)总砷均值含量低于其他品种。铬含量范围为0.010~32.000 mg/kg,铬超标率为2.3%,鳙铬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不同品种的水产品都有一定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指数显示:污染指数呈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技术( HPLC-HG-AFS)对海藻中的无机砷进行检测。以藻类中羊栖菜的无机砷含量为指标,确定提取剂的种类和浓度,并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以1.0%HCL为提取剂,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78 min的效果最佳。该方法无机砷的检出限为0.0628 mg/kg,样品加标量为0.2 mg/kg 和1.0 mg/kg 时回收率在80.5%~10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在4.2%~5.3%之间。并应用此分析技术测定了福建省内60个不同产地紫菜样品中无机砷含量,结果表明,主要生产区紫菜中无机砷含量很低,仅占总砷含量的0~1.96%。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比较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以及银盐法测定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其不同形式制品总砷含量的适用性,并采用确定的检测方法对南极磷虾冻虾、南极磷虾粉和市售不同品牌南极磷虾油中的总砷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显示,采用ICP-MS法、HG-AFS法及银盐法检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的总砷含量,3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100.26%~110.48%、82.68%~98.50%和89.64%~94.89%,RSD均小于5%。 3种国标方法对于南极磷虾及其相关制品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与银盐法相比,ICP-MS法、HG-AFS法操作复杂,仪器昂贵。因此,银盐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总砷含量的首选方法。采用银盐法测得南极磷虾冻虾、虾粉和虾油中总砷含量分别为0.44~0.45 mg/kg、1.04~1.91 mg/kg、0.52~5.50 mg/kg。加快建立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无机砷定量及砷形态分析技术对于科学认识南极磷虾砷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浙江中华鳖肌肉中总Hg、As、Pb和Cd 4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中华鳖样品中的Hg、As、Pb和Cd的含量平均分别为 0 0 5 4mg/kg、 0 0 39mg/kg、 0 2 0 2mg/kg和 0 0 2 2mg/kg ,均低于国家水产品重金属卫生限量值。所有样品都未发现超标现象 ,且中华鳖 4种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15周龄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的海蓝褐种公鸡10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8只,3个重复。CK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Ⅳ和Ⅴ组添加水平分别为VA10000IU/kg+VE15mg/kg、VA12000IU/㎏+VE30mg/㎏、VA14000IU/Kg+VE45mg/㎏、VA14000IU/㎏+VE60mg/㎏和VA18000IU/㎏+VE75mg/Kg。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睾丸重量极显著于其他各组(P<0.01);Ⅰ~Ⅴ组睾丸纵径均极显著于CK组(P<0.01);Ⅲ组处理睾丸横径显著于CK和Ⅳ、Ⅴ组(P<0.05);(2)Ⅴ组处理射精量均极显著于其他组(P<0.01);Ⅲ组和Ⅴ组处理精子密度均极显著于其他组(P<0.01);Ⅲ组处理精子活力极显著于其他组(P<0.01);Ⅲ组和Ⅳ组受精率显著于其他各组(P<0.05);(3)各组间精子pH值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不同VA和VE水平对试验种公鸡繁殖性能指标的变化,本试验研究表明:VA和VE的适宜添加量为VA14000IU/kg+VE45mg/㎏。  相似文献   

17.
海藻食品中无机砷的含量是水产品质量检验中主要的安全卫生指标。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技术(HPLC-HG-AFS)对海藻食品中无机砷的检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优化了提取剂、提取时间及其仪器条件,建立了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含量的方法。用1.2 mol/L HCl在70 ℃水浴下提取1 h,用过氧化氢(H2O2)氧化;pH 6.0的15 mmol/L (NH4)2HPO4溶液为流动相,HPLC-HG-AFS上机分析。样品加标量在0.10 mg/kg和1.0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2%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4%,方法精密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海藻中的无机砷较为准确、可靠,为制定农业行业标准海藻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研究废弃砷矿影响下水库及周边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生物污染状况,可为土壤和水生态修复及治理提供参考数据。2019年夏季采集了粤北某水库的动物、植物和水样,测定了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共5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均方根综合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水中重金属含量沿矿口到水库一线下降明显,As含量最高,为0.0980~1.0010 mg/L;农作物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As>Cr>Pb>Hg=Cd,As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菜(中度污染)>花生(中度污染)>番薯(中度污染)>南瓜(轻度污染);乡土植物中,凤尾蕨对As富集效果明显,平均含量达1286.4234 mg/kg;5种重金属在水生生物中综合污染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As>Pb>Cd>Cr>Hg,3种水生生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由高到低为:河蚌(轻度污染)>太阳鱼(轻度污染)>鲤(轻度污染)。研究表明,受粤北地区重金属高背景值和砷矿的影响,水库生态系统已存在轻微的生态风险,植物和动物处于轻度污染状态,矿口周边的植物污染程度较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几种重要经济贝类中砷的含量及其形态特征转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贝类中砷的含量及其形态特征,实验采用HPLC-ICP-MS联用技术结合体外全仿生消化模型分析了我国几种重要经济贝类中砷的形态特征及4种主要有毒砷形态的含量。结果显示,缢蛏中总砷含量最高,浓度为5.68 mg/kg,毛蚶4.83 mg/kg,栉孔扇贝、牡蛎和鲍鱼的含量为2.26~2.70 mg/kg,且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中总砷含量较低,分别为1.35和1.57 mg/kg。砷甜菜碱(AsB)是所有贝类水提液和胃肠全仿生消化液中砷的主要形态,尤其对于毛蚶,AsB是唯一的砷形态。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缢蛏水提液中分别检测到0.025、0.008和0.300 mg/kg As3+,另外缢蛏水提液中还检测到0.115 mg/kgAs5+。除毛蚶和贻贝外,其余5种贝类的水提液中均检测到不同浓度的DMA,其中缢蛏中DMA浓度最高,为0.674 mg/kg。将贝类样品经过胃和肠消化液作用后,仅在缢蛏的肠消化液中检测出DMA,其余6种贝类中均未检出4种主要有毒砷形态。研究表明,贝类体内的砷形态及含量与在胃肠消化液作用后的砷形态及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尤其表现在4种主要有毒砷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