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水贝类     
文蛤文蛤又称花蛤、黄蛤、海蛤等,为海产双壳贝类之一,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因其肉味鲜美,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产品大量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文蛤的养殖方式主要是封滩护养。养殖区一般选在风浪较小,底质稳定,潮流通畅,滩涂平坦,底质松软,细沙含量在65%~80%,水质无污染,海水比重1.015~1.024的海区中潮区的中下部。菲律宾蛤仔菲律宾蛤仔又称杂色蛤、花蛤、蛤仔等,是一种海产小型双壳贝类,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其个体虽小,但味道鲜美,产品大量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菲律宾…  相似文献   

2.
分别于2008年9月和2013年9月对天津独流碱河河口潮间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该区域贝类种类组成有2纲、3亚纲、4目、12科、1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为菲律宾蛤和青蛤,主要分布于中潮带,栖息密度分别为112.7粒/m2和12.0粒/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34.1 g/m2和86.0 g/m2,商品率分别为36.4%和22.2%。2008年,该区域共有贝类15种,未见菲律宾蛤仔与青蛤。蛤仔与青蛤的大量出现可能与近年来邻近海域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Reeve)(福建俗称为花蛤)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蛤仔属。花蛤自然分布于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朝鲜半岛、斯里兰卡和中国沿海。中国南自广西,北至辽宁沿海各地均有分布。花蛤是中国的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具有生长迅速、移动性差、适应力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市场价位稳定、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成为滩涂、浅海底播、池塘养殖最重要和最有发展前景的贝类品种。  相似文献   

4.
海水贝类4种     
《世界农业》2002,(4):51
文蛤 文蛤又称花蛤、黄蛤、海蛤等,为海产双壳贝类之一,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文蛤(Meretrix meretrix),英文名为hard clam是贝类的一种,又名圆蛤、黄蛤、海蛤等,属双壳类瓣鳃纲帘蛤科的海产贝类:文蛤是我国优质水产品之一,但是如今价廉物美的文蛤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受阻,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销售不畅。因此,健康发展文蛤市场,对政府部门和文蛤养殖者非常重要。经过调查研究,针对我国文蛤养殖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蛤(Meretrix meretrix),英文名为hard clam是贝类的一种,又名圆蛤、黄蛤、海蛤等,属双壳类瓣鳃纲帘蛤科的海产贝类:文蛤是我国优质水产品之一,但是如今价廉物美的文蛤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受阻,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销售不畅。因此,健康发展文蛤市场,对政府部门和文蛤养殖者非常重要。经过调查研究,针对我国文蛤养殖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蛤又名沙贝、海蛤、黄蛤,因其为上等食用贝类,肉味鲜美,故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是生长在浅海中的一种经济贝类,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分布,广东沿海亦有一定资源,人工养殖近年已获得成功,是沿海地区渔农发展养殖致富的一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2012~2014年期间,对海南分界洲岛潮间带至潮下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贝类种类与数量、生态分布、区系性质。结果表明,在分界洲岛共采集到贝类137种,隶属于4纲13目44科,其中多板纲1种,腹足纲94种,双壳纲40种,头足纲2种。各科的组成中,宝贝科11种,骨螺科9种,帘蛤科9种,芋螺科8种,凤螺科6种,嵌线螺科6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小于5种。按种的性质而论,分界洲岛贝类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其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印尼-马来亚区。  相似文献   

9.
在2012~2014年期间,对海南分界洲岛潮间带至潮下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贝类种类与数量、生态分布、区系性质。结果表明,在分界洲岛共采集到贝类137种,隶属于4纲13目44科,其中多板纲1种,腹足纲94种,双壳纲40种,头足纲2种。各科的组成中,宝贝科11种,骨螺科9种,帘蛤科9种,芋螺科8种,凤螺科6种,嵌线螺科6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小于5种。按种的性质而论,分界洲岛贝类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其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印尼-马来亚区。  相似文献   

10.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几种海水和淡水贝类的大宗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3种淡水贝和3种海水贝的大宗营养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体而言,这6种贝的水分含量相差不大,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却相差明显。其中,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属于高蛋白贝类,其蛋白占干物质的75%,而其脂肪和灰分含量中等,分别占8%和14%左右;近江牡蛎和河蚌属于多脂肪贝类,其脂肪含量在所测贝类中最高,约占干物质的14%,而蛋白和灰分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4%和6%;螺蛳和中华圆田螺属于高灰分贝类,其灰分含量高达27%,蛋白居中(60%),而脂肪最低(3%)。在蛋白质量方面,这几种贝类的氨基酸评分总体略低于全鸡蛋蛋白,但其赖氨酸评分优于全鸡蛋蛋白,在与粮谷类的搭配上具有更明显的蛋白质增效作用。在脂肪质量方面,海水贝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明显比淡水贝高,如属于海水贝的长竹蛏、波纹巴非蛤、近江牡蛎的EPA和DHA的含量总和分别为14.19%、25.51%和34.29%,而属于淡水贝的中华圆田螺完全不含EPA或DHA,海水贝在脂肪营养方面明显优于淡水贝。在矿物质营养方面,淡水螺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势,有开发成补充多种矿物质之天然膳食补充剂的潜力。本研究对指导人们按各自的营养需求选择不同的贝类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亮点:比较分析了3种海水贝和3种淡水贝之间的大宗营养成分,并按各种贝类的营养特点,将贝类初步分为3类,即以波纹巴非蛤和长竹蛏为代表的高蛋白贝类、以近江牡蛎和河蚌为代表的多脂肪贝类、以中华圆田螺和螺蛳为代表的高灰分贝类,这对引导人们按需选择贝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贝类的加工利用和开发各具特色高附加值贝类产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舟山市海水养殖贝类质量安全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对舟山地区60批次贝类样品开展调查,覆盖舟山主要养殖品种和外地在舟山市场销售的品种,包括贻贝、缢蛏、扇贝、泥蚶、毛蚶、杂色蛤和文蛤。监测指标包括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铅、镉、甲基汞和无机砷。结果表明,贝类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有9批次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有6批次样品为阳性,60批次样品的综合评价均为合格,说明2015年舟山市海水养殖贝类总体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11月,对南麂马祖岙海区养殖的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和厚壳贻贝的附着生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栖息密度、生物量及波动特征。结果表明,附着生物共有41种,隶属于9个生物门,其中节肢动物有10种,为最多;锯额豆瓷蟹、三角藤壶垂直分布最广;主要优势种为三角藤壶、牡蛎等,不同养殖贝类有不同的优势种;养殖贝类的外部形态与附着生物的附着效果有较大的关系,附着生物对附着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台风对附着生物的附着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在养殖生产中可利用改变吊挂水层、错开附着时间、使用药物等防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宁劲松  尚德荣  赵艳芳  王军  谭志军  翟毓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54-11155,11219
[目的]了解目前青岛市场上贝类的重金属水平。[方法]对主要养殖品种进行随机取样,共采集78个样品。利用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重金属Pb、Cd、Cu、Fe、Mn、Zn含量,并采用国家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青岛市场销售的贝类体内6种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仅有部分毛蚶和牡蛎产品中镉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养殖贝类的重金属品种间差异较明显。[结论]大部分贝类产品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15.
在长江口北支北八滧河以北贝类放流滩涂湿地的潮下带水域,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滩涂贝类放流前后的变化。贝类放流后在放流区邻近潮下带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节肢动物17种,环节动物4种,脊索动物14种,纽形动物1种,全年优势种有8种。年平均密度为0. 265个/m~2,年平均生物量为0. 06 g/m~2,年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 93,年丰富度指数为0. 895,年均匀度指数为0. 39。与放流前调查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比,贝类的放流影响了放流区邻近海域的底栖动物群落和优势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运用原子吸收法对2009年6-10月所采集的浙江自然海域68个样品中重金属Pb、Cu、Cd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和累积,对不同海区的贝类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对贝类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泥蚶、缢蛏、紫贻贝和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均为Cu〉Cd〉Pb,而青蛤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u〉Pb〉Cd。5种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Cu最高。不同贝类品种间重金属累积存在明显差异,泥蚶含Cd量最高,牡蛎含铜量最高。缢蛏、紫贻贝和青蛤体内重金属含量处于正常范围和轻污染水平,但部分泥蚶体内Cd为重污染水平,部分牡蛎体内Cu为严重污染水平,其食用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应该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常江澳浮筏养殖贝类的饵料结构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6月29日至10月22日对大连市金卵眍常江澳(大李家湾)浮筏贝类养殖水域及近岸海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养殖贝类的胃含物民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个体大小与数量分布情况,并对两者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示,养殖贝类胃含物及肠道食物残余主要为硅藻和有机碎屑;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个体大小适宜贝类摄食;饵料生物的种类丰富、数量充足,适于贝类生长及养殖需求。  相似文献   

18.
1995年6月29日至10月22日对大连市金卵眍常江澳(大李家湾)浮筏贝类养殖水域及近岸海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养殖贝类的胃含物民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个体大小与数量分布情况,并对两者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示,养殖贝类胃含物及肠道食物残余主要为硅藻和有机碎屑;海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个体大小适宜贝类摄食;饵料生物的种类丰富、数量充足,适于贝类生长及养殖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粤东地区海水经济贝类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摄入健康风险,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了10种海产经济贝类肌肉和内脏团中6种重金属(Zn、Cd、Pb、Cr、Cu及Mn)的质量分数,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目标危险系数(THQ)及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分别评价其污染程度和食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10种贝类肌肉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由高至低为Zn > Mn > Cu > Cr > Cd > Pb,内脏团中为Zn > Mn > Cu > Pb > Cr > Cd。除Cr外,贝类内脏团中其他5种金属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均高于其相应的肌肉组织。Pi结果表明,除Cu外,贝类肌肉和内脏团均受Zn、Cd、Pb、Cr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的Pi最高,其次为Zn、Pb,而Cr指数相对较低;且大多数贝类内脏团中Cd、Zn及Pb的Pi值指示为重污染水平(即超标)。THQ评价结果显示,除了栉江瑶内脏团中的Cd外,该10种贝类中5种重金属暴露对儿童或成人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但TTHQ结果表明,约有50%贝类的内脏团重金属TTHQ值大于1,表明暴露人群若长期食用这些贝类的内脏团将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总之,粤东地区10种海水经济贝类分别受到Cd、Zn、Pb和Cr不同程度的污染,表明该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或贝类生产已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安全隐患,建议加强该地区贝类产品重金属残留的质量监控及重金属污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海水贝类养殖是形成渔业碳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核算原理为基础,通过对2010年全国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进行核算,得出以下结论:(1)2010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总量约97×104t,其中,按省区排序,山东省位居第一,而按品种排序,牡蛎则是主要来源;(2)长三角地区海水贝类养殖直接碳汇量不具有优势,仅占总量的11.58%。为了提高长三角地区碳汇渔业发展地位,以相应海区养殖容量为基础,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借助地区内外两种资源,提高长三角地区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二是在现有养殖产量基础上,通过优化海水贝类养殖结构,提高贻贝养殖比重以实现增汇,据估算,养殖结构调整可使江苏、浙江两省碳汇量分别提高到18 703.87 t和9 048.56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