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景观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并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是乡村地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镶嵌体。国外研究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存和文化景观方面。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景观以及城乡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景观等,以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乡村景观生态学、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等研究居多。此外,运用3S技术和模型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国内外应用重点。而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维护乡村人居环境安全,在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打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有效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乡村景观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在概述乡村景观的内涵及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千金镇乡村景观类别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千金镇乡村景观存在农业生产景观衰退、自然景观利用不足和聚落景观布局混乱等问题。围绕公共景观、植物景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地方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景观作为游客放松身心、体验乡村风土人情的景观场所,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但目前国内部分乡村景观存在景观感知度不足、景观生态化较为脆弱等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基于生态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参与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四个方面对乡村景观的优化策略性进行探索,以期提高乡村景观的景观质量,从更多方面凸显乡村景观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作为游客放松身心、体验乡村风土人情的景观场所,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探索乡村景观的优化策略是提高乡村景观质量,从更多方面凸显乡村景观特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从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角度,梳理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方法,阐述了粤北客家地域文化及乡村旅游景观的特征。通过对深塘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提炼,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选取深塘村三大核心景观资源——百臻生态农业园、古子坑八仙村和观音庙,作为乡村景观重塑的突破点。以优化核心景观吸引物、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两大策略为抓手对村庄旅游景观进行提升。最后提出以地域化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区景观林建设是关注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从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林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别提出观光旅游、康体旅游、娱乐旅游、文化旅游和农业旅游等5个乡村旅游区景观林建设模式,列举千岛湖乡村旅游区景观林建设的应用实例,为乡村旅游区景观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目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为乡村的景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同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景观的发展.通过对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目前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为改善和恢复乡村景观环境、营造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具备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且文化景观也更加明显。在城镇化加剧的今天乡村景观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同时承载文化与空间的文化景观是传统村落景观中的要素之一,结合国内外乡村景观的历史实例进行分析。从乡村景观的起源、发展、现状、梳理乡村景观的发展脉络,结合自然环境与景观机制展现乡村景观的积淀和演化过程,继而探讨经济快速发展下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之下的乡村景观旅游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乡村景观意境可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可激发人们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从设计主题、空间营造、细节渗透、情感激发四个方面阐述乡村景观意境营造的内涵。以福建省嵩口古镇为例,具体分析其乡村景观意境营造的经验与手法,以期为乡村景观品质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承载着许多现代人的"乡愁"情怀,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在逐的被重视的情况下,乡村景观的质量评价是在乡村景观规划和保护中较为缺少的部分。本文系统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以往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的指标、方法及相关的研究等等,最后以川西林盘为例,针对现阶段乡村景观质量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进行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的建议。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建立适合的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规范景观质量评价中的操作过程;(3)分类景观进行对比评价;(4)关注景观格局和景观美学的关联;(5)重视乡村景观地域性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低碳景观相关概念的阐述,分析乡村景观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温州盘垟村为例,以低碳理念为基础,从绿地系统、道路水系、景观文化三方面提出乡村景观低碳化策略,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为今后低碳理念在乡村景观中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对江苏常熟市李市的绿地景观进行调查,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江南水乡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分析绿化景观现状,剖析目前乡村绿地景观中存在的缺乏公共绿地和防护用地,庭院绿地管理粗放,自然景观退化,乡土风貌丧失等问题.提出加大对乡村绿地景观价值的宣传力度,重视乡村绿地景观的地方特色,健全乡村绿地景观的政策法规,加强乡村绿地景观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等乡村绿地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景观的营造已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创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是示范区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新课题。该研究阐述了示范区乡村绿化建设的原则,并对示范区乡村绿化的特色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为示范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易帅 《广东园林》2023,(2):17-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在生态、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出现衰退,使得乡村景观价值受到减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丰富乡村社交活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培育乡土文化景观等策略能够提升乡村景观价值。以邓岗村泥浦涌公园更新设计为例,剖析其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现象,并针对其深层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景观价值提升视角,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多元化活动空间、串联里水河滨江带、及重塑榕荫空间等具体措施改善景观价值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15.
总结露天博物馆的特征、功能以及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聚宝湾乡村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道路铺装、植物景观、景观小品等方面探讨露天博物馆概念在乡村景观项目中的应用方法,以期对乡村景观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乡村景观内涵与特征,探讨国内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着地域性特征丧失、乡土文脉断层和自然环境生态失衡的现状。在分析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风水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乡土文化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环境营建应尊重乡村地域环境,运用直接表达、重建与再现、隐喻象征和抽象凝练等艺术手法来传承和表达乡土文化,以营建出兼具历史内涵和文化特征的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17.
乡村景观空间是乡村住居环境的空间表达形式,受地域自然气候与本土文化的双重的影响。从海南乡村景观空间的类型、组成要素、空间布局、规模等方面调查分析海南乡村景观空间表象特征,由此分析海南乡村景观空间建构的思想渊源,探讨海南现代住居空间设计基本原则,倡导将更多海南传统地域特色融入当代景观空间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浙江山地型村庄景观风貌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国大范围乡村景观的建设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美丽乡村”,但也暴露出当前乡村建设的诸类问题,如“乡村景观建设缺乏针对性、乡村特色资源未被全面利用”等。基于此背景,文章以浙江山地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当前浙江省山地型乡村景观的营造手法,提出完善景观空间功能、维持自然地域风貌、融入乡村文化元素的3大策略,并以浙江省乐清市下山头村为例,探求其在下山头村景观环境整治方案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王天山  郑寒 《绿色科技》2014,(9):160-163
指出了乡村景观分类是进行乡村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景观分类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多局限于中、宏观尺度的研究,而对小尺度的直接服务于乡村景观规划的村级景观分类研究较少。针对旅游开发背景下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的发展要求,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利用3S技术和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对龙龛村进行了小尺度的景观分类研究,为龙龛村景观规划提供基础图件和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当前乡村景观的多种定义和研究内容,总结目前国内对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学派以及研究方法。展望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形势,指出我国在乡村景观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应深入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