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花檵木花叶芽变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花檵木'密枝攻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材料,通过病毒学初步鉴定、叶片解剖、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差异分析,研究其花叶现象和部分植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密枝玫红'及其3份花叶芽变材料的组织浸提液接种的黄豆、黄瓜、辣椒、番茄及红花檵木均生长良好,无病毒浸染症状;透射电镜观察没有看到病毒颗粒;2)3份花叶芽变材料可以通过扦插繁殖保持芽变特性,在湖南地区可露地栽培,抗病虫能力强;3)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和下表皮细胞厚度在4份供试材料之间差异显著;4)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在3份花叶芽变材料之间差异显著,且花叶芽变材料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母株;5)3份花叶芽变材料不仅在叶色方面明显区别于母株,在花色方面也有不同,这些新类型的出现丰富了红花檵木现有种质资源的叶色、花色类型,特别是2号芽变材料的花朵出现明显的红色和乳白色的嵌合,有可能成为新的优良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物候、生长、抗逆性等表型性状观测研究表明,密枝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var.atropurpurea)的生态习性与河西地区的气候有较好的协调性,物候期与当地季节、气候相吻合,抗寒力、耐干旱能力较强。它乔灌皆宜,枝条密生,在整个生长季叶色紫红,色泽鲜艳,色彩稳定,景观效果极佳,特别是密枝红叶李落叶期较其它彩叶树种推迟,有效延长了甘肃河西地区园林植物观赏期,是河西地区难得的红色系彩叶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采用嫁接、扦插方式繁育苗木取得初步成功,为密枝红叶李在甘肃河西地区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榛子开花物候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榛子产量,对山东省泰安市内3大类榛子开花物候期的观测,运用统计、制图等方法对榛子的物候期进行研究。主要就不同品种榛子雌雄花的开花时间、花期长度进行观测,结合试验地的温湿度条件,得出榛子不同品种的雌雄花萌动温度,花期长度及榛子品种间差异,榛子开花的最适温度和榛子的雄花冻害易发生温度,不同种类对温度要求的差异,同种榛子的雌雄花开放条件的异同。以此对榛子开花的物候期有进一步精确的了解,便于应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系统观测12份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种质的开花物候期,分析其开花物候期的变异规律,并根据物候变异划分物候类型。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开花物候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6.73%~38.07%。进入花芽萌动期、花序抽生期、开花期、谢花期的时间差分别为32、24、23、14 d。所调查的种质花序开放顺序是从花序基部先开始,向顶端依次开放。不同种质的开花批次、花序长度、花朵颜色、花多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份澳洲坚果种质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1.199%。  相似文献   

5.
"44-9-3"是‘希姆劳特’葡萄上发现的芽变,为评价该芽变材料的表现是否优异,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及测定,以‘希姆劳特’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芽变株系"44-9-3"在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特性等方面与‘希姆劳特’存在明显差异:芽变株系"44-9-3"果粒为圆形,对照果粒为椭圆形;芽变株系"44-9-3"平均粒重5.09g,比对照(2.67g)大90.64%,平均穗重达508g,比对照(266g)重90.98%;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低,风味更好;果实成熟期比对照提早了5d;综合各项指标认为:"44-9-3"大粒性状突出,表现出成熟期早、易成花、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大粒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碧桃品种。【方法】以引进的9个碧桃新品种黄金美丽、红菊花、洒红、丽桃白、丽桃红、红叶重瓣、满天红、粉菊花、万重红为研究对象,2016—2018年从每年4月上旬开始进行持续定株观测,对其在甘肃地区的物候期、观赏性、适应性表现进行研究,并对各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及线性回归分析,对各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碧桃品种在4月初陆续萌芽、开花,平均花期为26.6 d。对新梢长度、新梢直径、主枝数、冠高、地径、枝干(侧枝与主干)夹角、枝下高、花期时长、花瓣数、花径、叶芽长度、花芽长度、叶芽萌发率、花芽萌发率和枝条枯死率共15个性状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4.666%。以前5个主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贡献率构建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较高的3个品种分别是红叶重瓣、满天红和黄金美丽,3个品种花期时长平均为33.67 d,叶芽和花芽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5.63、12.22 mm,花径平均值为38.25 mm。【结论】供试9个碧桃品种的物候期、观赏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红叶重瓣、黄金美丽和满天红...  相似文献   

7.
核桃实生群体物候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核桃抗晚霜品种的选育和晚花性状的分子辅助选择研究奠定基础,对泰安地区核桃F1实生群体的物候期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核桃实生群体从3月中下旬开始萌动,3月下旬进入萌芽期,4月初至5月初随着叶片展开、新梢生长,混合芽中的雌花及枝条上的裸芽雄花陆续开放,8月下旬至10月初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进入落叶期;核桃的物候特征是不同单株固有的遗传特性,不同年份其物候期不尽一致,但各单株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核桃实生群体中不同单株间的各物候时期的变异系数较高,这为晚花抗晚霜优良单株的选择提供了丰富材料。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文冠果物候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3年来春季气温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对文冠果的物候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2008年~2010年,连续3年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引进种植的文冠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实地对文冠果的叶芽和花芽萌动期、盛花期、结果期、果实膨大期、果熟期、叶落期等主要物候期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这3年的春季,研究区分别经历了2008年早春倒春寒、2009年正常年和2010年春季持续低温3种不同的气候类型,2008年和2010年文冠果物候推后幅度明显大于2009年,2010年物候推后的幅度大于2008年;物候发生当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的影响大于物候发生春季的平均气温对物候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大于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种植区春季气温的异常变化,不仅是物候推后的直接原因,也是当地文冠果年产量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油茶炭疽病发生、发展体现了寄主、病菌和环境的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病菌和寄主间的对立统一,是内因;环境条件是外因。物候期是外因通过油茶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年变程,从而引起病菌生长发育的深刻变化,促进病害的循环季节性进展。油茶物候期分为抽梢发叶期(2—5月),芽发育期(5—9月),开花期(10—12月),果实生长期(1—10月)和假休眠期(12—2月)五个期,以及十三个亚期,二十六个阶段。它的特点是同时经历着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过程,而生殖器官又平行进行果实,芽蕾两部份。由此,延长和加深着油茶和病害的时间性和复杂性。以果病为中心,各器官发病伴随每一物候而转移,其先后顺序为叶芽—叶—枝—果—花芽。病害和物候期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是一致的。它提供了:每一物候的来临,作为病害发生的短期预测预报(时期)。发病起始温度为13.4℃(叶芽),16.0—19.7℃(枝叶),19.2℃(果)和23.8℃(花芽)。在年周期中,物候期有生长和休眠阶段,病害也存在着发生和休止时期。因而,防治关系是后者为防期,前者为治期。  相似文献   

10.
一、花芽的分化与分化期促进林木结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即:花芽分化→花性调节→促进花器官成熟→促进授粉受精和种子成熟→树势恢复。要促进林木结实首先要了解不同树种花芽的分化与分化期。植物的芽有叶芽和花芽之分,但是发生的初期不容易区别,只有到达一定时期后花芽才显示出与叶芽内部构造及其作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