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鱼是云南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 ,正面临濒危。白鱼的人工采卵孵化和苗种培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的重要环节 ,而且是对其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的基础。杂食性鱼类在稚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都存在着食性转化现象 ,白鱼亦不例外。为此 ,我们在苗种培育中进行了白鱼饵料的人工培育、人工替代饵料的筛选 ;在人工孵化中进行了白鱼的人工受精孵化 ;上述尝试均取得了初步成功 ,现小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鱼卵采集抚仙湖白鱼繁殖期为每年的 4~ 10月 ,卵为强粘性卵。现在产卵亲…  相似文献   

2.
抚仙湖(鱼康)(鱼良)白鱼现面临着灭绝,只有通过人工驯养繁殖,实现(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池塘驯养繁殖、产卵孵化,才能摆脱天然采卵的束缚,变被动为主动,有望保住这一珍贵物种,同时增殖其种质资源和恢复其种群数量,并使(鱼康)(鱼良)白鱼家化成为池塘养殖品种.大规格鱼种培育成功后,成鱼的人工池塘驯养是人工驯养繁殖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鱼康)(鱼良)白鱼是云南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正面临濒危.(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采卵孵化和苗种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对其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的基础.杂食性鱼类在稚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存在着食性转化现象,(鱼康)(鱼良)白鱼亦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苗种培育中进行了(鱼康)(鱼良)白鱼饵料的人工培育、人工替代饵料的筛选;在人工孵化中进行了(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受精孵化;上述尝试均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鱼康鱼良白鱼 (Anabariliusgrahami)属鲤科、白鱼属 ,是抚仙湖特有鱼类 ,曾经是该湖的主产鱼 ,年产量为4 0 0t左右 ,占总产量的 80 %。后来由于外来鱼种的侵入、捕捞过度以及天然产卵场破坏等原因 ,鱼康鱼良白鱼的产量越来越低 ,1999年全湖仅产 3t,而且这种锐减趋势还在加剧。为了保护抚仙湖鱼康鱼良白鱼 ,我市于 1999年 3月实施了“抚仙湖鱼康鱼良白鱼人工增殖技术与种群恢复研究”项目 ,并从 2 0 0 0年 6月始开展了人工池塘驯养鱼康鱼良白鱼的研究。经过两年的驯养 ,部分鱼康鱼良白鱼已达性成熟 ,项目组采取人工模拟…  相似文献   

5.
鱼康鱼良白鱼 (AnabariliusgrahamiRegan)隶属鲤科鱼白亚科白鱼属。鱼康鱼良白鱼为云南抚仙湖的特产鱼类 ,是沿湖渔民的主要渔业对象。它个体小 ,种群数量大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历史上其产量曾占抚仙湖总渔产量的 70 %~ 80 %。在近十余年间 ,鱼康鱼良白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1998年产量仅有 10t左右。渔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鱼康鱼良白鱼种群数量锐减 ,,并于 1999年拨专款进行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 ,四年来 ,重点开展了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孵化、苗种培育放湖、池塘人工驯养和人工繁殖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6.
鱇(鱼良)白鱼的生物学及其种群衰减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康)(鱼良)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 Regan)隶属鲤科鱼白亚科白鱼属.(鱼康)(鱼良)白鱼为云南抚仙湖的特产鱼类,是沿湖渔民的主要渔业对象.它个体小,种群数量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史上其产量曾占抚仙湖总渔产量的70%~80%.在近十余年间,(鱼康)(鱼良)白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98年产量仅有10t左右.渔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鱼康)(鱼良)白鱼种群数量锐减,,并于1999年拨专款进行(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四年来,重点开展了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孵化、苗种培育放湖、池塘人工驯养和人工繁殖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现先将(鱼康)(鱼良)白鱼的生物学及其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开发和利用星云白鱼资源,于2005年建立了星云白鱼种群恢复试验站,收集从星云湖捕获的星云白鱼原种2 000尾,开始进行人工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亲鱼培育和大水面增殖等试验。人工驯养后获得原种亲本1 400尾。到2014年,累计繁殖星云白鱼水花鱼苗236万尾,培育夏花鱼种100.8万尾,育成大规格鱼种70万尾,向星云湖放流鱼种3.1万尾,向2座水库放流鱼种2万尾,获得子二代亲本40 000尾,育成了较大规模的子二代亲本群体,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人工繁育、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鱼康鱼良白鱼是云南省抚仙湖的名产 ,目前其天然资源量锐减。 2 0 0 0年 6月 2 2日在两口面积分别为 38.35m2 和 33.0 4m2 的池塘内各投放了体长 2 .0cm的鱼康鱼良白鱼苗 5 0 0尾 ,经过两年的人工驯养 ,于2 0 0 2年 7月 5日进行抽样检测 ,成鱼的平均体长为 9.7cm、平均体重为 9.9g ,成活率 6 0 % ,其中 2 / 3达到性成熟。结果表明 ,抚仙湖鱼康鱼良白鱼通过人工驯养是可以长成商品鱼的。  相似文献   

9.
小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人工驯养 3年的珍稀野生小裂腹鱼 ,选择性腺发育成熟良好的亲体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成功 ,催产率 (人工挤卵 ) 1 0 0 %;受精率 77 5 2 %;室内静水孵化 (水温 1 0 0~ 1 5 1℃ ,平均 1 2 6℃ )条件下孵化 ,孵化约 1 6 2h受精卵开始出膜 ,出膜过程达 4 8h ,获鱼苗 1 86 8尾 ,孵化率为 6 8 42 %。  相似文献   

10.
鱇鱼良白鱼池塘人工驯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angLiang白鱼是云南省抚仙湖的名产,目前其天然资源量锐减,2000年6月22日在两口面积分别为38.35m^2和33.04m^2的池塘内各投放了体长2.0cm的KangLiang白鱼苗500尾,经过两年人工驯养,于2002年7月5日进行抽样检测,成鱼的平均体长为9.7cm,平均体重为9.9g,成活率60%,其中2/3达到性成熟,结果表明,抚仙湖KangLiang白鱼通过人工驯养是可以长成商品鱼的。  相似文献   

11.
从湖泊日本沼虾渔获物中挑送受精卵呈灰黄色或胚体出现眼点的抱卵虾作为繁殖用亲虾,常温充气运至孵化池。挑送173kg抱卵虾用池塘(0.6hm^2)孵化育苗,经1月育成1.3-2.5cm幼虾1087.25万尾,平均1812.12万尾/hm^2挑送141kg抱孵虾用水泥池(240m^2)孵化育苗,经20天育成0.7-1.6cm幼虾约959.55万尾,平均4万尾/m^2。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主要对斑点叉尾新品种"江丰1号"的苗种人工孵化及所需的设施进行简单阐述。此鱼4龄性成熟,繁殖季节为5-8月,水温19~30℃,最适温度为23~25℃。人工放置卵巢,受精卵(卵径3毫米)黏性强,不规则块状,人工定时取出,在孵化槽中模拟池塘环境进行孵化,在水温23~25℃,6~7天孵出鱼苗。刚孵化的卵黄苗约10毫米,再经过驯化池进行两天左右的驯化,可以进行池塘放养育苗。一、亲鱼选育1.挑选亲鱼应4龄以上,个体重1.5千克以  相似文献   

13.
2007~2009年,从沅江、资江采用三种不同捕捞方法,共获得野生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 (Nichols) 252尾,分别在三种不同水域中进行驯养,结果成活率为,池塘驯养27%,水泥池水流驯养78.8%,江河网箱驯养77.5%,三种不同捕捞方法驯养成活率分别是,电捕93.8%,刺网捕60.8%,电打+鹭鸶捕42.6%。人工繁殖所获亲鱼,在18批次催产中有16批次为野生亲本,2批次为人工驯养亲本。18批次共催产亲鱼37尾,有19尾产卵,催产率为51.4%,其中人工驯养鱼催产5尾,产4尾,催产率为80%,催产共计产卵35.6万粒,受精率在51%~88%,孵化出苗17.68万尾。在四种催产药物中,通过多种组合试验,结果为(LRH-A2 (5 μg/kg)+HCG (1000 IU/kg)+PG (1.5个/kg))、(LRH-A2 (5 μg/kg)+HCG (1000 IU/kg))和(LRH-A2 (6 μg/kg)+HCG (800 IU/kg) + DOM (3 μg/kg))3种药物组合效果较好。苗种培育,经三种不同培育模式试验,其水泥池成活率为25.8%,江河网箱68.4%,土池21.7%;起水均重为,池塘7.8g/尾,江河网箱5.1g/尾,水泥池6.0g/尾,各池湘华鲮苗种起水总重量,水泥池1550g,江河网箱3500g,池塘1700g。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技术要点,从山女鳟的亲鱼选择及培育、人工采卵、人工孵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本次研究内容主要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的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过程及一些相关资料。池养山女鳟2年性成熟,产卵排精后死亡率很高,寿命2—3年,多为2年,及少可达4年。山女鳟繁殖时间是10月至11月份,繁殖水温在13℃以下,水温15℃左右开始产卵,怀卵量与鱼体大小成正比例,多在300粒左右,卵重占鱼体重的23—24%。满2年的山女鳟大的可达500g左右。416g重亲鱼,可采卵1360粒,760g重的亲鱼,可采卵2799粒。卵为端黄卵,球形,沉性。直径3.5—6.0mm。卵黄淡黄色或橙黄色,受精卵孵化积温达200℃进入发眼期,积温400℃破膜孵出。人工养殖条件下山女鳟1周年生长最高可达130g,平均值为56g。采用挤腹采卵,取精,干导法人工授精,待受精止水膨胀后放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相似文献   

15.
《江西水产科技》2009,(2):46-46
由梧州市水产渔业专家承担的江河野生黏性卵鱼类种群增殖试验日前宣布获得成功,这是广西第一个成功通过人工鱼巢为载体繁殖西江黏性卵鱼类的技术,为西江野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苗种繁殖与培育锦鲤人工繁殖及苗种选育技术 (1)…………………………鱼康鱼良白鱼人工繁殖试验 (1)…………………………………暗纹东方鱼屯稚鱼的驯化转食 (1)……………………………东北大口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1)…………………花鱼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1)…………………………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1)………………………………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及仔幼鱼培育技术 (1)………………中华倒刺苗种培育试验 (2 )………………………………南美白对虾温室中间培育试验 (2 )…………………………鱼康鱼良白鱼的人工采卵孵化…  相似文献   

17.
异齿裂腹鱼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良松 《淡水渔业》2011,41(5):88-91,95
2010年4~6月,对野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 connori)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并初步进行产后亲鱼恢复培养技术研究.对108尾雌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共采卵104万多粒,孵出仔鱼62万多尾.其中45尾雌亲鱼自然成熟,共采卵46.8万多粒,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低于人工催产雌鱼卵.人工催产83...  相似文献   

18.
大麻哈鱼在我省渔业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人为的酷捕滥捞等因素,使大麻哈鱼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年产量仅数千尾。因此十分必要采取人工采卵孵化措施,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恢复。我省1988年在抚远县建立了“大麻哈鱼苗放流站”。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基础上,我们对大麻哈鱼进行了人工采卵及孵化试验。  相似文献   

19.
廖时权 《内陆水产》2004,29(12):25-25
近日,四川省从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传来消息,中华鲟驯养全人工繁殖成功。11月3日晚上23时开始,该所长宁基地的中华鲟人工受精卵孵化开始生出鱼苗,第2天,已出苗约6000尾。这标志着国家‘级保护水生珍稀动物中华鲟内塘驯养全人工繁殖成功。这将为我国中华鲟的放流、种群复壮和长江水生动物增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蛙学名棘胸蛙 ,是一种栖居于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价格较高。 2 0 0 0年开始 ,永嘉县农业局在县石蛙驯养繁殖试验场进行驯养繁殖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蛙来源用于试验的石蛙均来自本地高山野生石蛙 ,2 0 0 0年开始捕捉 ,积少成多。1 .2试验条件驯养池面积 1 2m2 ,高 1 .2m ,四周砖彻水泥粉刷 ,安装进排水管 ,池上口设网盖。池内水陆面积比为 3∶1 ,水深 1 0~ 2 0cm ,供有石穴、水草、食台 ,通风凉爽 ,仿自然环境设计。孵化池面积 4m2 ,高 1m ,水深 1 5~ 2 5cm。1 .3试验方法1 .3.1种蛙驯养野生蛙捕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