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波色散和反射行波的影响是导致行波测距不准确的主要因素。针对行波特点利用不同小波基特性的互补对线模行波进行多重多尺度的综合分析,对行波色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提取故障行波特征,同时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小波变换。再利用线路单端法测距结果综合判断消除了误辨反射行波对测距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利用多重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法。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在各种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的测距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行波色散和反射行波的影响是导致行波测距不准确的主要因素.针时行波特点利用不同小波基特性的互补对线模行波进行多重多尺度的综合分析,对行波色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提取故障行波特征,同时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小波变换.再利用线路单端法测距结果综合判断消除了误辨反射行波时测距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利用多重小波变换的行波测距法.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在各种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的测距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测距方法时常用到行波波速作为故障点定位计算参量的情况,考虑到波速对故障测距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在线测量输电线路中行波波速的方法.此方法是利用榆电线路合闸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行波来在线测量线路行波波速.从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两方面对此方法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对提高行波波速精度有一定的效果.还运用小波理论检测暂态信号中的行波分量所包含的测速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电缆在线故障的准确定位,选取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10 kV电缆故障仿真模型,运用小波变换对电缆故障采样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依据信号奇异性检测原理,采用模极大值搜索算法与单端行波测距法确定电缆故障点。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有效判别信号奇异点,在不受故障类型影响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故障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农电管理》2004,(3):41-41
由西北网调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实施的西北电网33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近日正式通过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验收。故障测距装置采用先进的行波测距原理,实现精确的双端测距功能,测距精度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接地电阻的影响;装置采用先进的小波变换及模量分析原理,实现准确的记载故障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点;具有现场双端自动转发数据、实现故障精确距离和远端主站调取双端数据实现精确测距的功能。西北电网33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可以显著地提高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精度,从而为电网事故分析和故障排查处理打下良好基础。330…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按照定位的原理可以分为两类:故障分析法和行波法。但是传统的定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定位精确度的要求,因此以这两类定位方法为基础,引入一些更加有效的组合理论和智能算法将是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耀天 《湖南农机》2011,(11):62-63,65
文章主要解决将小波变换应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选线方法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且不受暂态电阻和故障相影响均可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下人们对电力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重要环节,其运行质量的好坏关系正供电的稳定与否。当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只有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修复,并及时将存在的缺陷进行消除,进而避免故障的发生,才能更好地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行波测距技术便是其中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本文在行波测距技术的基础上,对线路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的设计方案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便为高压线路保护与故障定位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完成行波故障测距装置的试验,必须要对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的一些标准进行分析。此外,也要制定出装置的检测项目。笔者根据影响行波故障测距精度的原因,构建了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功能,开发出了测试性能的系统。在开展了多次试验之后,才得出仿真模型建立和测试故障的办法。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非常科学合理,同时按照行业标准,在先进的检测设备中开发出行波测距装置评价系统,对装置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促使工程设备的选型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故障电流小、电弧不稳定、受电磁干扰大、信噪比低等原因,配电网故障检测可靠性较低。利用小波变换提取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暂态特征频带(SFB)信息,在SFB频带内,故障馈线暂态零序电流方向与健全馈线相反,据此采用暂态瞬时无功功率方向及暂态无功功率进行故障选线。大量的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选线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单相接地故障方向线路,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和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的推进,有些地区电压等级为35k V的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供电系统。为此,在了解农村电网故障特点和现有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后,选择单端行波法进行故障定位分析。根据均匀换位输电线路的相模变换所具有的性质,提出改进型相模变换矩阵,以达到解除相间耦合及单一模量表达故障相的双重目的,应用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故障波形分析提取故障信息,求取故障距离。通过Mat Lab进行模拟仿真,所得的故障距离相对误差值均在1%之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通过GUI创建用户与仿真模型之间的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12.
由于故障电流小、电弧不稳定、受电磁干扰大、信噪比低等原因,配电网故障检测可靠性较低.利用小波变换提取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暂态特征频带(SFB)信息,在SFB频带内,故障馈线暂态零序电流方向与健全馈线相反,据此采用暂态瞬时无功功率方向及暂态无功功率进行故障选线.大量的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选线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单相接地故障方向线路,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用于铁道牵引网行波测距的算法有许多种,基于行波波头各种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对比分析,我们应用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算法来用于波头的识别。  相似文献   

14.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工作,应从已经开展的故障定位工作情况入手,即明确行波故障定位与故障分析法运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取最具效用的措施方法,来强化故障点定位工作开展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针对目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以期为相关电力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低压配网中,谐振接地的运行方式最为常用,单相接地短路是谐振接地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使得系统稳态的电流数值很小,和稳态电流相比,暂态电流特征量更加明显,而且消弧线圈的影响较小。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时的暂态信号特征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小波变换在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技术均为离线定位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故障定位时间长,而且可能对电缆造成二次伤害,准确率有限以及难以对T接电缆进行故障定位。电力部门对快速、准确的电力电缆故障在线故障定位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该文介绍基于行波原理、超高速数据采集技术、高精度GPS时钟同步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电缆在线故障定位方案的原理、组成、特点以及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由曲面数控加工中端铣刀与工件的过切现象,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过切故障监控方法.通过典型过切故障试验,结合小波能量法和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定位功能,对过切发生时与切削体积相对应的切削功率临界变化点进行了定量描述,进而在时域上对过切发生的时间准确定位,表明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可以对端铣刀曲面数控加工的过切故障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产生缺陷如不及时消除则可能发展为故障;因突发故障导致停电,如不能及时查找到故障点也会加大损失;因此通过线路巡检掌握线路状况,及时定位缺陷部位或故障点是保障线路安全运行一项极重要的工作,试谈利用无人机和AI技术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质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电压骤降是电网中一种典型的暂态电压扰动信号,为了检测出其发生电压扰动的位置,现在多采用小波变换或小波包变换对扰动信号进行检测。利用Maflab仿真对电网中的暂降信号进行检测,对比小波包变换与小波变换对扰动信号突变点检测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去噪直接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采样频率和相同信噪比强度,小波变换对扰动点的检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配电网中,发生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信号弱,输电线路末端的电流很小,会造成输电线路末端的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不启动,而在故障点附近的馈线终端FTU会频繁启动。针对馈线终端的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馈线终端FTU能准确启动,可以为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奠定基础,能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