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6~ 2 0 0 0年对 335份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 :在被测的各种水稻类型中 ,籼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粳稻好 ,而在粳稻类品种中 ,杂交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又略强于常规粳稻 ;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籼稻强 ,常规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杂交稻强 ;大部分被测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对纹枯病和白叶枯病抗病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接种法鉴定了杂交稻及其不育系对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两种病害的抗性差异明显;测定的46份品种(材料)中只有65002对两种病害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3.
2001~2005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系)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1~2005年,对江苏省水稻区试和预试品种(系)808份进行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被测的各种水稻类型中,籼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比粳稻好;在粳稻类品种(系)中杂交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又略比常规粳稻好;粳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比籼稻好;常规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比杂交稻好;大部分被测水稻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十年广西通过审定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表现及其发展趋势,为广西感光型杂交稻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的100个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在区试中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平均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2009年变化范围为7.92~8.75,2010~2014年为6.61~7.50,以2012年最低,为6.61。2003~2014年审定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没有明显改善,对Ⅳ型、Ⅴ型菌的抗性综合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33~7.75和7.00~9.00,其中Ⅳ型菌平均值均低于Ⅴ型菌。此外,44个杂交品种由不育系博A与不同恢复系组配而育成,占总数的44%,其他56个品种由其他35个不育系组配而得,占56%。2003~2007年博A系列组合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平均值与其他不育系组合无明显差异,两者变化范围均为8.00~8.75;2009~2014年,其他不育系组合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平均值均低于博A系列组合。2009年后博A所配组合对稻瘟病抗性指数平均值均高于博ⅢA等35个不育系所配的组合。博A所配组合与博ⅢA等35个不育系所配组合对白叶枯病抗性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近十年间通过广西审定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逐步提高,而白叶枯病抗性基本没有明显改善。在加强稻瘟病抗性育种的同时,还须重视白叶枯病抗性育种,拓宽遗传基础,提高广西水稻抗病性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各类病害对杂交稻危害严重,为此进行了爱苗对杂交稻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爱苗EC对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转真菌蛋白基因水稻品种日本晴的再生植株及其种子苗的生物学性状,评价该品种对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对3个病害的抗性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阳49号和阳26号植株及后代对3个病害均为中抗或抗。  相似文献   

7.
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为了解目前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为全省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及病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对参加2004~2009年度江苏省小麦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的415个品种(系)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弱,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HR)纹枯病的品种(系),抗(R)纹枯病品种(系)仅占1.45%,中抗(MR)品种(系)占15.66%,80%以上的品种(系)对纹枯病表现为感病或中感;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淮北品种和淮北迟播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好,绝大多数淮南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结果还显示,淮北品种(系)淮核0303、徐麦4036、徐金麦3号、良星99、丰华8829和铜原0033能稳定中抗纹枯病,在丰产性和纹枯病抗性同步改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稻三大病害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近年来在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研究现状以及病原菌、抗性品种、控害栽培、药剂及抗药性、病害流行及预测预报、防治指标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王杨  张淑颖  徐源辉  吴远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42-16643
[目的]探究4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方法]以稻瘟病感病品种湘早籼24号为试验对象,测定了32.5%阿米妙收SC、30%爱苗EC、75%拿敌稳WG、75%稻艳WP 4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75%拿敌稳用量为300g/hm2时对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最好。[结论]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是水稻最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仅次于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由于缺乏理想的抗源、有效的鉴定方法,致使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研究相对滞后。就水稻纹枯病抗性有效鉴定方法、抗源筛选、种质创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是安徽江南地区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气象因子、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性等是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针对水稻生育期病害,应加强发生前预防和发生期控制,明确防治重点,适时开展总体防治,选育抗耐病良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稻三大病害综合治疗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近年来在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的研究现状以及病原菌,抗性品种,控害栽培,药剂及抗药性,病害流行及预测预报,防治指标及防治策略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被称为世界稻作三大病害,生产上每年均有发生.选育、种植抗病良种一直是防治三病的重要措施.多年来,笔者运用自然诱发及人工接菌方法,鉴定稻种资源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抗感性,为利用抗性种质资源选育出抗三大病害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培育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不育系并组配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为广西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更新换代保障.[方法]以抗稻瘟病优质水稻材料桂2为亲本,与汕B×博B后代杂交并复交,制保后再与博A回交选育成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并与恢复系配组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结果]青A稻瘟病抗性1~3级,整精米率58.5%,粒长5.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25.1%,花粉不育度100.000%.采用青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好等特点.[结论]青A为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和配合力好的不育系,与不同熟期恢复系配组的杂种呈感温性,其杂交组合在应用推广中表现适应性广、高产性强、米质优和田间稻瘟病抗性强.  相似文献   

15.
浅谈硅营养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营养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抗病、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硅营养对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及抗性机理,阐述了采用硅营养作为提高水稻病害抗性途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科学》2016,(2):62-66
2013~2014年,为了明确广西种子市场上54个玉米杂交种的抗病性,采用田间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方法,进行玉米纹枯病、玉米小斑病及玉米南方锈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纹枯病抗性水平达到抗病(R)以上的玉米品种有12个;对玉米小斑病抗性水平达到抗病(R)以上的玉米品种有27个;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水平达到抗病(R)以上的玉米品种有13个。其中,同时兼抗3种病害的玉米品种只有桂单0810、桂单589和正大808等3个品种;兼抗2种病害的玉米品种有桂单688、桂单162、兆丰588等14个品种。结论:广西目前种子市场上的玉米品种繁多,但兼抗多种玉米病害的品种很少,为了避免玉米生产上遭受病害带来损失的风险,应该尽量选择播种兼抗2种以上玉米主要病害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中籼稻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安徽省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病害的抗病性差异,评价安徽省中籼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水稻病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施用增效和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中籼稻13个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品种中,对条纹叶枯病均表现为高抗;对稻瘟病表现抗病的品种4个,中抗的品种7个,感病的品种 2个;对纹枯病表现中抗的品种8个,感病的品种 5个,没有抗病及以上抗性的品种;对稻曲病表现高抗的品种2个,表现抗病的品种10个,表现中抗的品种1个。对白叶枯病表现抗病的品种2个,感病的品种 11个。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措施之一,对植物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在病害流行监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病害。介绍水稻主要病害的基本特点,综述硅对水稻主要病害的抗性机理及研究进展,并对硅肥在水稻病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没有特效的方法。更多依赖水稻品种自身的抗性来抵御病害的发生。因此,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和育种研究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方面,到目前已经鉴定和定位了4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克隆了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b和Pi-ta。培育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如下策略:广泛收集稻瘟病抗源。经过稻瘟病老重病区长期自然选择得到的高抗材料和含有已定位抗性基因的抗源材料要作为重点抗源亲本:检测稻瘟病茵群体结构的变化,获取小种变化的准确信息:常规的有性杂交和转基因技术相结合导入抗性基因;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病圃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提高杂交后代材料抗性鉴定的准确性.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20.
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几种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然病(?)法对河南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叶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在供试的27个品种中,表现抗3种病害的有11个,占40.74%;抗2种病害的有11个,占40.74%;抗1种病害的有3个,占11.11%;对4种病害都表现感病的2个,占7.41%,抗白粉病和叶锈病品种较多,抗纹枯病和叶枯病品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