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公貉的发情鉴定 从群体上看,公貉的发情比母貉早且集中,一般为1月末至2月中旬,绝大多数公貉均具配种能力。公貉的睾丸膨大、下垂,具有弹性;活泼好动,经常在笼内走动,有时翘起一后肢斜着往笼网上淋尿,经常发出“咕咕”声,是其发情和求偶的表现。公貉是否具有交配和使母貉受孕的能力,还要通过放对试情和对精液品质的检查来验证。  相似文献   

2.
<正> 一、配种时间丹东家养驯化母貉(以下称驯貉)的发情旺期在2月下旬。如果光照条件好,经产母貉中旬即可大部分发情;如果光照条件差,发情可延至3月上旬。丹东驯貉有2月1日就达成交配的先例。驯公貉3月中旬后配种能力下降,并对异性逐渐失去兴趣。母貉发情旺期只有3—4天,在这期间可达成多次交配,甚至一天之内也可以交配几次。  相似文献   

3.
有道是“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说的是种源的重要性。因此,提供健康种源,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的疫病控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貉的配种利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貉的配种训练与利用 公貉具多偶性,一般1只种公貉可在一个发情期中交配3~4只母貉(5~12次);利用合理时,可高达5~10只母貉(20~30次)。 〔一)早期配种训练 种公貉,尤其是幼龄种公貉初次参加配种,比较困难,训练年幼种公貉配种时,必须  相似文献   

5.
(一)抓好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常言道:"母免好,好一窝;公兔好,好一群."种公免饲养水平的高低,对母兔的受胎、产仔数钉直接的影响.而种公兔的配种能力,首先取决干精液的数量和质量,而精液的质量与种公免营养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保证精液品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 把好母貉受胎关 适时配种一般每年 3月左右 ,母貉陆续发情 ,发情周期为 7~ 9d ,持续期 3d。这时所有发情的母貉都要进行初配 ,一般隔 9d要进行复配 ,隔 2 4~ 36h再配。受配后的母貉 4月为妊娠期 ,5~6月为产仔泌乳期 ;7~ 8月为恢复期。对于已发情 ,但始终拒配的母貉 ,在临近配种期和配种期间要与成年公貉合群饲养 ,以加强异性刺激 ,或者强行交配 ,绑上嘴和前腿 ,对于性情暴躁的母貉 ,在饲料中拌入0 2 5mg的安定片 ,让其夜间沉睡 ,次日人工辅助与公貉进行交配。2 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日粮标准貉为杂食性单胃动物 ,其日粮应以动、植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料型对90~210日龄乌苏里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90日龄乌苏里貉80只公母各半,平均分为TG1~TG3组和CG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颗粒料1(TG1)组、颗粒料2(TG2)组、干粉料(TG3)组和鲜饲料(CG)组,以CG组为对照连续饲喂120 d,测定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CG组相比,各试验组的210日龄公貉和母貉体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公貉和母貉体长均增加,TG2组差异显著(P<0.05);TG2组母貉针毛长显著缩短(P<0.05),各组公貉和TG1组、TG3组母貉针毛长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公貉和母貉绒毛长差异不显著(P>0.05)。90~150日龄TG2组公貉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貉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150~210日龄TG1组和TG3组母貉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公貉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TG1组、TG2组和TG3组每只貉分别增加利润18.74%、12.24%和21.04%。说明与饲喂鲜...  相似文献   

8.
梅河口市畜牧兽医总站季忠礼同志1989年共调查了16个养貉户和2个养貉场,母貉204只,经产母貉空怀46只,初产母貉空怀81只,空怀率62.25%,且初产母貉空怀率显著高于经产母貉。究其原因有:(1)选种、饲养不当:种公貉由于选种者缺乏经验和知识,选择了单侧乃至双侧隐睾貉,其所产精子活力不强,甚至是死精;种公貉伤残、体型过小或过肥过大致使配种困难。母貉由于饲养过肥,或饲料单一,使母貉不能正常发育,发情期紊  相似文献   

9.
养貉是一新兴行业。由于貉的经济价值高,如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很大损失。其中,产仔哺乳期母貉受惊叨仔就是重要的问题。经实践中摸索,认为采用镇惊药氯丙嗪注射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产前要掌握哪些母貉易受惊(对惊动敏感)作到心中有数。2.母貉产仔后注意观察。一经发现叨仔、乱窜现象,如实行“对养”(即公  相似文献   

10.
<正> 辽宁省黑山县新立屯镇养貉户李广义,1986年养了8对貉(乌苏里公貉8只,母貉6只,当地野生母貉2只),8只母貉共产仔貉54只,断奶后成活54只,实现母貉全配、全准、全产,仔貉全活、全壮,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貉是季节性一年发情一次的动物,母貉发情期为6—9天,交配最佳期(即性欲期)仅为2—4天。因此,掌握貉的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发展养貉的关键。 一、发情 幼貉9—10月龄性成熟,每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配种季节。公貉在整个配种季节内均有性欲,可随时参加配种;母貉多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发情配种。母貉发情情况如表1。 母貉发情周期可分为四期:  相似文献   

12.
(一)母貉失配原因 1.饲养不善:用来饲喂貉的饲料由于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价,动物性饲料所占比例小,微量元素缺乏,以及与貉生育繁殖极为相关的各种维生素供给量不足,母貉用以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都没有达到饲养标准要求.所以,导致母貉的繁殖机能下降.有的把种貉体况喂得过肥,使貉在发情前又没有调整好体况,造成母貉不发情,种公貉体况过肥,腰弯不下去,找不好角度,而不能达成交配.  相似文献   

13.
一、貉产仔期公母同窝貉子性情温和、喜群居,野生状态就是成对穴居。母貉产仔后,双亲与仔貉也是同穴而居,直至分窝。我们根据貉的这一特性,总结出产仔期公母同窝的饲养方法。由于貉具有护仔性,每次喂食水时,公貉先让母貉吃食,自己却进入窝内护理仔貉。这样使仔貉不受冻、安静,同时母貉也吃得饱,泌乳能力增强。因此其仔貉成活率大大高于分离饲养的(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正>为便于实行科学饲养管理,人们在养貉实践中按照貉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饲养阶段,目的是促进貉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繁殖率和毛皮质量.现将貉不同时期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配种期貉的配种期为每年的2月上旬至4月上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使每只发情的母貉都能适时配种,减少空怀率.(一)饲养:供给合理的饲料,对增加公貉性欲、提高精液品质、促进母貉发情与交配均十分重要.由于配种期种貉食欲普遍下降,所以应供给营养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  相似文献   

15.
<正> 在五月气温突然升高的一天,笔者发现自家的一只产仔母貉午间填的饲料剩下一半,母貉蹲在笼箱门口呕逆不止,一边恶心,一边发出“(口欧)——(口欧)”的疼苦呻吟声,呼吸也十分困难.用手摸母貉和捕捉仔貉,母貉均无力反抗.投给新鲜鱼、肉也不吃.晚六时三十分,母貉病情加重,浑身瘫软,倒  相似文献   

16.
1忽视科学技术 貉人工授精技术经过20多年应用推广,目前在全国各地貉场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技术。在国内貉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从事貉人工授精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忽视理论,在输精手法上技术不过硬,对种公貉精子生成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模糊,出现输精母貉受胎率低,产仔数有多有少,采精公貉精液质量有好有坏,操作时有时把母貉子宫颈扎坏。  相似文献   

17.
<正>母貉不发情怎么办?对于发情晚或不发情的母貉可以进行人工催情,办法如下:1.公母貉相邻饲养。由于公貉对母貉是一种性刺激,可以导致母貉卵巢上卵泡生长发育成熟,表现发情,接受配种。2.用促性腺激素催情,即对未发情母貉连续2日,每日2次(上午、下午)肌注FSH(促卵泡素)30克~50克;发情配种时,一次注射LH(促黄体素)25毫升~30毫升或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毫升~150毫升。或者用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00毫升肌肉注射,连用2次。每只母貉肌注三合激素2毫升也可。  相似文献   

18.
用生料喂貉     
<正>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和镇先锋小学养貉科技示范户林龙俊,用生料喂貉2年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1984年饲养一对野生貉,1985年春产仔9只,出售6只,1986年饲养3只公貉,6只母貉,母貉全部产仔,共产仔48只,平均产仔8只,  相似文献   

19.
舒兰县舒兰镇红石村二社社员,宋维信于1983年秋和1934年春,先后从新安,凤凰两乡花360元钱买回野成貉6只(3母3公)野幼貉6只(3母4公)因管理不严跑掉一对,剩1母3公经精心驯化与饲养,1只母貉产仔10只,死亡1只,剩下9只,现存栏19只,价值六千多元。现将他养貉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貉的生物学特性 貉属食肉目,犬科,貉属的杂食性毛皮动物。外观似狐,但吻钝,四肢短细。平均体重6.5千克,体长60厘米。面部被毛形成特有的“八”字形黑纹;被毛颜色差异较大,一般呈青灰色或淡黄色。貉喜穴居,一般是一公一母及其幼兽同穴而居。 貉的食性较杂,以鱼类和鼠类为主,亦食植物籽实和根茎叶等,在家养条件下,冬眠的习性不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