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层次分析法在紫薇优良无性系选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保康19个野生紫薇无性系的9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无性系花性状、生长性状与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判,选择出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8个野生紫薇优良无性系:8号、11号、17号、6号、3号、1号、16号、2号.研究初次建立了紫薇优良无性系选择体系,为野生紫薇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紫薇品种性状综合评价选择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初选的42个紫薇单株为试验材料,选取花色、花径、花序长、花序宽、着花数等12个性状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紫薇优良单株综合评价选择体系,筛选出22个优良单株作为品比试验材料。然后基于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分析法建立了紫薇优良无性系的多目标评价体系,优选出5个花色鲜艳、综合性状优良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紫薇部分速生无性系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出适合苗圃培育的紫薇无性系品种,以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初选的10个速生性状比较明显的紫薇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调查分析各无性系间幼苗苗高、50 cm地径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大华6号’苗高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24.3714 cm),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0514 cm);‘岱2号’苗高和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次之,这2个无性系是具有明显速生性状的紫薇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4.
秦仲1-4号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项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方法,选择出了杜仲优良种源区和优良类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杜仲优树,繁殖无性系,建立无性系测定林,并以有效成分为首选指标,结合生长量指标,并参考抗性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初选出14个优良无性系.通过优良无性系区域栽培试验终选出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秦种1-4号.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取试管苗和苗期的双重选择方法筛选的山杨优良无性系,经苗期数量性状方差分析,抗性检验,主要遗传参数估算,已选择出银山5号、山银6号、欧山3号三个优良无性系,其特点具有生长快、抗性强、遗传力稳定的特性。高生长比对照(当地山杨)增加30~50%,径生长增加30~40%,广义遗传力达90%。早期苗性状方差分析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遗传增益为15~20%,因此提出该三个无性系可作为重点推广的山杨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关联度,建立了绿化型蓝刺头优良品系的选择评价系统.应用此评价体系对自选的8个蓝刺头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选,结果表明:12号无性系综合性状最好,田间表现与园林绿化要求低矮、多分枝、抗病性强的育种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绿化型蓝刺头优良无性系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关联度,建立了绿化型蓝刺头优良品系的选择评价系统.应用此评价体系对自选的8个蓝刺头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选,结果表明:12号无性系综合性状最好,田间表现与园林绿化要求低矮、多分枝、抗病性强的育种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阜新沙棘杂种无性系果实性状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辽宁阜新地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7个初选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试验地、无性系、年份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极显著;试验地除对果序结果数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性状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除果序最多结果数年份间无差异外,其他性状年份间差异均极显著;两两交互作用对大部分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单株果实产量年份、无性系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年份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差异均不显著. 根据试验地、无性系、年份的SNK多重比较结果,得出果实各性状变异规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气象因子对果实性状的影响. 对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果实产量与果形指数负相关,果密度和果形指数分别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百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无性系果实品质综合排序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3、5、4、2、6、1、7号无性系. 综合分析认为,2号和3号无性系可作为初选的果用沙棘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对红皮云杉优树选择、园址选择、嫁接及嫁接苗培育、定植建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红皮云杉第一代种子园参试无性系的生长情况,树冠、结实性状进行了多性状综合评定,选择出13#、15#、19#等10个27 a生红皮云杉优良无性系,选择出118#、105#、78#、66#等44个15 a生红皮云杉优良无性系.红皮云杉第一代种子园树高、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0.21%和20.24%;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3.68%和26.10%.对吉林省中部生态区13 a生红皮云杉单亲本子代进行了评定,以树高性状〉CK20%为标准选择出18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亚美马褂木在广西北部的生长表现.【方法】连续4 a对20个亚美马褂木无性系生长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对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估算各性状重复力、变异系数和性状间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最后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指标,基于聚类分析结果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亚美马褂木树龄4 a时,有5个无性系保存率大于对照(CK);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大于0.7,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91%、5.35%、11.2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初选出LH16和LH18号2个优良亚美马褂木无性系,与对照(CK)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11.99%、14.34%、32.19%.【结论】LH16和LH18号无性系在广西北部生长表现优良,可在后续马褂木造林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15.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