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农业工程类的主干专业之一,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分别从课内实验、实习和设计环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农业工程类的主干专业之一.以河南农业大学的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为例,分别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教学改革思路、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改革体会等方面介绍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生物能源学科,也是沈阳农业大学的重点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科下设两个本科专业,即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相似文献   

4.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1):F0002-F00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生物能源学科,也是沈阳农业大学的重点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学科下设两个本科专业,即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铭贤学院成立的工科部,在一百多年的建设发展中,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不断在探索人才培养、理论和技术创新中发展,逐步壮大农业工程学科,形成了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应用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目前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农业机械化领域和工程硕士专业硕士授予权及农业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旱作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施农业工程省级工程中心,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等学科研究平台,研究条件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6.
为了积极应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的创新型人才,本文总结了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性课程实验特点及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真正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专业的学生建构一个完备的实验教学平台,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开展实验教学,从实验教学角度来重新构建建环专业的教学体系,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更好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在1998年,教育部整合"供热通风空调工程"及"燃气工程",成立了新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随着我国本科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紧密结合了人才市场的最新要求,点明了重新建构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重新建构实验教学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8月20日,由日本富山大学、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和吉林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13届东北亚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政策选择与评  相似文献   

8.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中国农业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吉林农业大学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承担了援建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国家级援外培训等多项国际合作任务,促进了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学生教育培养体系、高水平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质国际化办学资源的拓展,显著提升了吉林农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2009年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农工院)建院30周年,回顾发展历程,30年的奋斗足迹历历在目.农工院在农业工程科研、技术推广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技术水平保持了国内领先地位.业务工作主要体现八大业务建设领域:一是农业规划和农业发展与投资研究,二是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三是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工程,四是农产品加工工程,五是设施种植养殖工程,六是农业工程咨询,七是工程设计与监理,八是农业工程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电子电工实验室(中心)建设发展的历程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具体从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展现一个“新建”本科院校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