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受土耳其斯坦叶螨危害0~8d内,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随危害程度的加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试验期内,两处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随危害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危害时间之间下降的幅度差异显著(P<0.05),另外,相同危害时间下各处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下降的幅度也随螨口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螨口密度处理叶片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试验期内,受害叶片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随危害时间的延长变化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对马蔺幼苗叶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马蔺叶片叶绿素a、b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其中Pb2+浓度为1 500 mg/L时马蔺叶片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4.1倍;而马蔺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b2+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Pb2+浓度为1 000 mg/L 时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64.9%,Pb2+浓度为1 500 mg/L时可溶性糖含量仅比对照增加20.0%,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Pb2+浓度为0~1 000 mg/L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只在1 500 mg/L时才出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宁大鹏  郝丽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532-12533
[目的]为多年生黑麦草的选育、栽培、推广及应用提供生理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土壤田间持水量为依据,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水分处理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在干旱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积累将会增加,其地下生物量也减少;在饱水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绿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糖积累较少,地下生物量也有一定增加.干旱胁迫时间与多年生黑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式为:y=-0.206 6x+2.418 1(R2 =0.968 7).[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和地下生物量下降.  相似文献   

4.
铅胁迫对杨梅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对杨梅(Myricarubra Sieb.et Zucc.)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mmol·L-1低铅条件下,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 d内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叶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在2mmol·L-1低铅处理第10d即比对照显著增加;根系活力在2mmol·L-1低铅胁迫处理20d后比对照显著降低;叶片SOD和POD活性在2mmol·L-1低铅胁迫下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低铅处理第20 d 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在6 mmol·L-1高铅胁迫下,杨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高铅处理30d时比对照有所增加.综上所述,杨梅在低铅条件下可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减少由于铅胁迫带来的活性氧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乌桕不同品系容器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变色过程中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分析光照、土壤及其相互作用对乌桕叶片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土壤、光照、土壤与光照互作效应在不同时期对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山地红壤和全光照下各品系在叶片色素变化上表现为最优,叶片内叶绿素a+b降解幅度分别为0.77、1.19 mg/g,花色素苷含量分别高于稻田土+50%遮阴处理6.47倍、1.34倍。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a+b含量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乌桕在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在全光照和山地红壤条件下更利于叶色的呈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培法对镉(Cd)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叶片细胞膜损伤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0 mg/L相对低浓度Cd处理下,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a/b比值则持续升高;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持平或略高于对照。在120 mg/L相对高浓度Cd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对照比,于处理后7 d出现大幅度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于7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7.
刘彦中  吴道慧  王忠跃  强继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05-5205,5207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长寿花后,测定其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光合色素等的含量。结果表明:处理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高,其中50 Gy处理最高;90 Gy处理淀粉含量下降,比对照低16.9%,其他剂量条件下升高;30 Gy以上处理蛋白质含量的上升较大,50 Gy处最高;光合色素含量也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b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铅胁迫对黑麦草Pb富集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黑麦草富集特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依据。【方法】以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不同含量(0,500,1 000,2 000,3 000mg/kg)铅胁迫下黑麦草对铅的吸收、富集规律及铅对黑麦草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土壤中铅含量为500~1 000mg/kg时,黑麦草地上部干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当土壤铅含量为2 000~3 000mg/kg时,黑麦草地上部干质量明显降低。随着土壤铅含量的增加,黑麦草根、茎、叶中的铅含量均明显增加,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黑麦草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及SOD、POD、CAT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结论】不同铅胁迫条件下,黑麦草对铅的富集特性和生理特征有明显变化,黑麦草适用于铅含量低于1 000mg/kg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9.
谢国晖  秦建桥  赵鹏  赵华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04-17507
[目的]揭示不同生态型五节芒在抵抗Cd胁迫机制方面的异同。[方法]以粤北大宝山矿山开采地优势植物五节芒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五节芒非矿山生态型(采自惠州市博罗县丘陵山地)和矿山生态型(采自大宝山矿区)在相同Cd处理浓度梯度下的生理响应。[结果]2种生态型五节芒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都与Cd胁迫浓度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矿山型下降的程度低于非矿山型,2种生态型五节芒叶片的叶绿素a/b值都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Cd对五节芒叶绿素b的伤害要大于叶绿素a。2种生态型五节芒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在20mg/kg处理处达到最低。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非矿山型五节芒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再升高,浓度在10~80mg/kg处理组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矿山型五节芒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Cd处理浓度增加先升高再下降,2种生态型五节芒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Cd处理浓度增加响应有所不同。[结论]矿山型五节芒的耐重金属Cd要强于非矿山型。  相似文献   

10.
铅锌胁迫对铅超富集植物小鳞苔草生理代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铅超富集植物小鳞苔草(Carex gentiles Franch)进行铅、锌胁迫处理发现,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小鳞苔草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均呈降低的趋势,根和地上部分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后降的波状起伏趋势,根和地上部分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大的趋势,且地上部分MDA含量大于根。方差分析表明,铅浓度间、锌浓度间及铅锌浓度互作间小鳞苔草上述指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lt;0.01)。  相似文献   

11.
采用1%NaCl胁迫处理黑麦草,以未经NaCl胁迫的、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黑麦草为对照(蒸馏水处理),分析检测处理5d内黑麦草几种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aCl胁迫5d内黑麦草叶片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ro大量积累;叶绿素含量于胁迫后第2d极显著升高,3d后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CAT和POD活性于胁迫后第2d显著增加后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急剧增加。结论:黑麦草能够对盐渍环境做出必要的响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将多年生黑麦草应用于大庆盐碱地区园林绿化,以快速建坪,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名仕1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增加,胁迫5d后多年生黑麦草名仕1相对电导率、MDA含量、CAT、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上升。在中盐处理下,抗性表现最强,高盐处理下忍耐力下降,反映出多年生黑麦草名仕1在盐胁迫环境中适应性的变化,具有抵御中度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提取空心莲子草的浸提液,以牧草植物黑麦草、白茅、高羊茅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幼苗体内抗氧化系统中的POD、SOD、APX、MDA 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来探讨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浸提液对3种牧草植物根系及叶片POD和SOD活性的影响有明显的一致性,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白茅和高羊茅体内POD 的活性,而黑麦草体内的POD 活性却有所降低,提高了高羊茅和黑麦草体内的SOD活性,而白茅体内的SOD活性却明显下降。浸提液处理显著提高了3种牧草植物根系APX 的活性,而叶片中APX 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高羊茅根系MDA 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白茅和黑麦草根系中的MDA 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含量仍低于对照。在叶片中MDA 含量在3种牧草植物中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根系和叶片的个别处理中有升高的现象,但所有结果表明浸提液处理并未造成3 种牧草植物幼苗体内MDA 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的趋势性的增加,表明浸提液并没有对牧草植物的生长产生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设施栽培条件下超红桃为供试材料,系统研究了生育过程中新梢、叶片、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梢、叶片、果实中氮素、磷素、钾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且没有明显规律;新梢中氮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果实中氮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新梢与叶片中氮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钾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新梢与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行间生草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生产园行间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在葡萄浆果膨大期,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及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生草降低了葡萄园土壤含水量和葡萄叶片相对含水量,使葡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降低,并使气孔导度、光合速率最高峰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16.
矮壮素对黑麦草矮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CCC(矮壮素)对黑麦草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研究其对黑麦草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矮壮素减缓了黑麦草地上部分的生长,抑制叶片增长,减少草坪修剪频率,促进分蘖形成,并使叶片增厚加宽,叶绿素含量提高,提高了草坪的观赏效果[1]。其中以稀释200倍的处理效果最好,且药效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在不同浓度镉(0、100、300、500 mg/kg)胁迫及不同时间(50 d、70 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第50 d时,随镉胁迫浓度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在500 mg/kg镉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为6.736 mg/g;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随时间延长,在第70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镉胁迫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为镉耐性相关蛋白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增强了孔雀草耐受重金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沈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3-11286
[目的]探讨模拟酸雨和Pb复合胁迫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500、1 000、1 500 mg/kg)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高羊茅和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酸雨强度和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低值;叶中SOD和POD活性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大值。[结论]高羊茅和黑麦草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酸雨和Pb胁迫,但在高酸度酸雨和高浓度Pb复合胁迫下2种草坪草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低酸度酸雨和低浓度Pb复合胁迫下高羊茅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