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离体萌发法测定垂丝海棠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离体萌发法对垂丝海棠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0.8 g琼脂+15 mg/L蔗糖+2.0 mg/L硼酸;低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的Ca(NO3)2浓度为1.6×10-5mg/L时最适合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垂丝海棠花粉生活力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垂丝海棠花粉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浓度Ca2 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垂丝海棠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琼脂0.8 g 蔗糖15 mg/L 硼酸2.0 mg/L;低浓度Ca2 促进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高浓度Ca2 抑制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培养基中Ca2 浓度为1.6×10-5 mg/L时最适合垂丝海棠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黄花槐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花槐花粉为试材,利用I2-KI染色法、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培养基萌发试验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2+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均不适合测定黄花槐花粉生活力;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蔗糖20mg/L+硼酸2.0mg/L培养基花粉的萌发达30.2%;适当浓度的Ca2+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Ca2+浓度为1.6×10-4mg/L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伸长最快。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微型月季花粉活力检测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内添加蔗糖、硼酸、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镁和硝酸钾,均能促进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均随培养基组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则出现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微型月季花粉萌发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3种组分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 g/L+H_3BO_3125 mg/L+Ca(NO_3)_2·4H_2O 100 mg/L。  相似文献   

5.
以早开堇菜新鲜花粉为试材,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表观形态,采用双重二因素试验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贮藏方法,并探讨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280 g/L蔗糖和240 mg/L硼酸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最高,为72.29%;在90 mg/L GA_3和200 mg/L Ca(NO_3)_2的条件下花粉萌发率峰值为82.48%。确定花粉离体培养最佳的培养基为:蔗糖280 g/L、GA_3 90 mg/L、Ca(NO_3)_2 200 mg/L、硼酸240 mg/L。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同时间内贮藏温度越低花粉萌发率越高,早开堇菜花粉最佳的贮藏的条件为-80℃;花粉形态与其萌发率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3)2﹒4H2O 0.3 g/L + MgSO4﹒7H2O 1.2 g/L + KNO3 0.1 g/L + 15% 蔗糖 + 700 mg/L硼酸 + 1% 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 ± 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 ± 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苦瓜花粉体外萌发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通用组合设计,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Ca2+和硼酸3浓度对苦瓜花粉体外萌发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苦瓜花粉萌发率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通过模型寻优获得了适于苦瓜花粉体外萌发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3种成分对苦瓜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蔗糖、硼酸、Ca2+.在本试验条件下,苦瓜花粉萌发率大于73%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质量浓度8.0%~8.8%,硼酸浓度1.59~1.84 mmol/L,Ca2+浓度2.98~3.44 mmol/L.  相似文献   

9.
辣椒花粉的离体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品种2144的花粉作为实验材料,在研究硼酸和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影响的基础上,对辣椒花粉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选出适合辣椒离体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Ca(NO3)2 200mg/L+MgSO4 200mg/L+KNO3 100mg/L+H3BO3 100mg/L+10%蔗糖,得到63.77%的萌发率,花粉管平均长度达到0.361mm。  相似文献   

10.
以绿萼梅花粉为材料,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蔗糖、硼酸、氯化钙和PEG 4000不同激素配比对梅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配比为蔗糖20 g/L+硼酸150 mg/L+氯化钙10 mg/L+PEG 4000 15 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54.34%;蔗糖和硼酸对绿萼梅花粉萌发率有极显著影响,氯化钙和PEG 4000对绿萼梅花粉萌发率影响不显著。对高质量浓度蔗糖和硼酸培养液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蔗糖质量浓度为40 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硼酸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蔗糖40 g/L+硼酸300 mg/L+氯化钙10 mg/L+PEG4000 15 g/L激素配比可作为绿萼梅花粉萌发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胡萝卜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离体萌发法对胡萝卜花粉生活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只有添加PEG配方的胡萝卜花粉才有萌发,而且最佳浓度为100 g/L,硼酸、Ca2+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且过低或过高的浓度会抑制花粉萌发,最佳浓度均为300 mg/L。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培养基为100 g/LPEG+0.1 g/LBK。  相似文献   

12.
以有斑百合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利用单因子试验研究蔗糖、硼酸、以及钙、镁、钾离子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子试验比较了蔗糖、H3 BO3、CaCl2和Ca(NO3)2·4H2O对有斑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和钙对有斑百合花粉萌发影响较大,而钾和镁的影响较小;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蔗...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和PEG4000组合,无机盐Ca^2+、K^+、Mg^2+、Na^+、Zn^2+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馁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蔗糖10%+PEG4000 10%+Ca(NO3)2 0.02%+H3BO3 0.02%+K^+0.500mmol/L,其萌发率最高可达89.6%,在此基础上添加低浓度的Mg^2+、Na^+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mg/L6-B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花粉管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A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无积极影响,相反高浓度还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地研究马铃薯生理特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 ℃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3BO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 ℃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粉最佳离体培养组合培养花粉,并与花粉在柱头上活体萌发相比较,二者花粉管长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大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excell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及CaCl2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其四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CaCl2及3因子交互效应对大喇叭杜鹃的四合花粉萌发率、单花粉粒萌发数量及单花粉粒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最适蔗糖、硼酸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80g/L、100mg/L、80mg/L;正交试验的最佳配方组合是:80g/L蔗糖+50mg/L H3BO3+40mg/L CaCl2。  相似文献   

16.
月季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月季品种‘Sorbet fruite'的花粉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及B、Ca、Mg、K对月季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利用L_(25)(5~6)的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Ca(NO_3)_2·4H_2O、H_3BO_3对月季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Ca(NO_3)_2·4 H_2O和蔗糖×H_3BO_3的交互作用对‘Sorbet fruite'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培养液为蔗糖20%+H_3BO_3(50~100)mg/L+Ca(NO_3)_2·4 H_2O(100~200)mg/L。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加入30%的PEG-4000,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有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葫芦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测定方法、离体培养条件、短期贮藏方法以及不同时间的花粉生活力强度。结果显示:TTC染色法的测定值与离体培养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是一种快捷、准确测定西葫芦花粉生活力的染色方法。培养基15%蔗糖+100mg/L硼酸+300mg/LCa(NO3)2.4H2O+200mg/L MgSO4.7H2O+100mg/L KNO3,适宜西葫芦花粉离体萌发,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为60.602%,0℃黑暗干燥或4℃黑暗干燥贮藏花粉,生活力保持最好,均在70.000%以上,且散粉情况较好;人工授粉最好在上午10:00之前完成,最佳授粉时间为6:00-8:00,此时种子的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映山红开花习性与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志国  杜绍华  张晓曼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62-4563,4686
[目的]探讨映山红的开花习性及花粉生活力。[方法]以映山红(Rhododendron arborescens)为试验材料。观察映山红(R.simisiiPlanch)开花的习性;采用离体培养基萌发测定法,以及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培养温度、硼酸、钙离子等因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映山红花期4~6月,单花期3~5 d;花紫色,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长2~4 mm;花冠宽漏斗状,长4~5 cm,5裂;雄蕊7~10,花药紫色;柱头头状。蔗糖浓度为5%时映山红花粉萌发最好;光照条件下25℃时萌发率最高,达70%以上;培养基为20mg/L硼酸+10 mg/L氯化钙+5%蔗糖+0.5 g琼脂,萌发率最高达87%;在一定浓度(0~20 mg/L)范围内,钙离子对映山红花粉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花粉管长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比较明显,浓度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一定硼酸浓度(0~20 mg/L)范围内,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花粉的萌发率上升。[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利用映山红开展人工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