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皂荚为苏木科皂荚属植物 (Gleditsia delavayi Franch),全球有14-16种,分布在中亚、东南亚和南北美洲。我国有6种2变种, 而云南省有滇皂荚、皂荚、三刺皂荚等,其中滇皂荚胚乳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重要的多功能经济树种。近年来随着滇皂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滇西幽木虱在滇皂荚种植  相似文献   

2.
滇皂荚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候期、根系分布、结实习性、剪枝反应、环割和拉枝促进结实的效果、植株嫩梢叶片几种营养成分的周年变化规律等方面报导了对云南特有经济林树种滇皂荚此部分生物学特性所进行研究的初步结果.其研究结果为制定滇皂荚的丰产栽培措施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栗大蚜在我国板栗产区均有发生,以成虫、若虫群集新梢嫩枝、叶片背面、雄花和栗蓬刺缝隙间刺吸汁液为害,影响新梢、叶片和栗蓬生长。发生严重时树势衰弱、栗实小、产量低。  相似文献   

4.
一、为害状 梨木虱主要以若虫、成虫刺吸梨芽、叶和嫩梢的汁液进行为害,受害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常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诱发煤污病。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响外观品质。梨树受害后树势削弱,花芽分化受阻,造成次年产量减少,叶片蜡质薄者受害重,叶片蜡质厚者受害轻。二、形态特征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Psylla pyriuga Forser). 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体长3 mm左右,体褐色;夏型体长 2.5 mm左右,体色淡绿色。 卵:长椭圆型,一…  相似文献   

5.
白蛾蜡蝉(Lawana imimta Melichar)属同翅目蛾蜡蝉科,是芒果树重要害虫。白蛾蜡蝉以成虫、若虫群集在芒果树的嫩梢、花穗和果梗上,刺吸汁液,造成为害;所排出的蜜露诱发煤烟病,致使树势衰弱,受害严重时促使芒果树落叶、落果,降低果实外观和品质质量,不耐贮藏保鲜。特别是树冠过于荫蔽和定植较密的果园较容易发生该虫为害。该虫寄主较广,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鸭梨产区梨木虱的危害在逐年增加 ,目前已有3.3万hm2 的梨园受灾 ,减产 30 %以上 ,严重影响了鸭梨产业的发展和果农的经济效益。现就梨木虱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简谈如下。1 为害症状该虫春季多集中在新梢、叶柄处为害 ,夏、秋季多在叶背取食。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和嫩梢汁液 ,受害的叶片产生褐色枯斑 ,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并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常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黏液 ,诱致煤烟病 ,并时常将相邻两张叶片黏合在一起 ,若虫则栖居其间为害。新梢受害后 ,有萎缩现象 ,并且发育不良。2 发生规律梨木虱每年发生 3~ 5代 ,在…  相似文献   

7.
在德宏州梁河县滇皂荚主栽区,实施了滇皂荚优树调查选择工作,通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程序,选择结实好、产量稳定的滇皂荚优树,为下一步滇皂荚良种种源的筛选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为:符合标准的初选优树103株,复选优树32株,决选优树10株;决选优树平均树冠投影产量3.46kg/m~2,10号优树最高(4.95kg/m~2);平均鲜荚出籽率35.5%,10号优树最高(41.2%);平均出干仁率5.02%,1号优树最高(6.42%);平均树冠投影干仁产量0.175kg/m~2,10号优树最高(0.275kg/m~2)。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昆明)进行皂角米成分检测,其中皂角米平均蛋白质含量2.91%;每100g维生素C含量平均12mg/100g;平均总糖含量0.257%;平均氨基酸含量17.31;平均P含量0.106%,Zn含量15.8mg/kg,Fe含量58.2mg/kg。  相似文献   

8.
双江县华山松球蚜发生数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山松球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华山松嫩枝,梢,针叶上吸食汁液。温度和湿度对华山松球蚜的发生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在58%-70%,危害严重,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华山松球蚜数量减少;5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竹巢粉蚧(Nesticoccus Sinensis),属同翅目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是毛竹的重要害虫.在江苏宜兴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母体内越冬,5月初孵化,若虫寄生当年新抽枝的基部,刺吸竹液,导致叶色发灰,新枝叶早落,枯枝枯梢,严重时整株枯死.据调查,宜兴竹区此虫发生面积达3万亩以上,危害严重的有1万亩以上,仅横山竹区就有2000多亩严重受害,损失很大,急待有效防治.以往曾采用竹基打孔,注入40%氧化乐果原液通过内吸传导毒杀盛孵末期若虫.但迄未大面积推广应用.其原因;1.注  相似文献   

10.
山楂喀木虱(CacopsylaidiocrataegiLi)为喀木虱属一新种(李法圣,1990),主要为害山里红和山楂,以若虫、成虫吸食寄主芽、嫩梢、叶片的汁液。春季多在嫩梢、叶柄基部、芽苞为害,以后多在叶背为害。受害叶片产生褐色枯斑,使叶、花早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随机样地取样法,调查了滇东北地区细梢小卷蛾Rhyacionia leptotubula的分布危害情况,并初步研究了其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细梢小卷蛾在滇东北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主要分布区均有分布,以会泽县与昭通市昭阳区危害较为严重.在6个林分因子中,细梢小卷蛾危害与海拔高度、林分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树高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坡向、树龄、郁闭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N,P,K施肥配比对皂荚生长的影响,选取6年生皂荚苗木,采用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配方设计进行施肥试验,设置16个正交处理,1个对照,对皂荚苗高、地径、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皂刺的生长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N,P,K 3种营养元素对皂荚树苗高、地径、新梢、叶绿素、皂刺的生长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在永泰县世行项目造林地上幼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03hm2;害虫有蕉艺夜蛾、微红梢斑螟等9种,病害有松枯梢病、赤枯病等5种,以微红梢斑螟和松枯梢病为害较严重;集中成片、速生快长的单纯针叶林是造林地幼林病虫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皂荚又名皂角、扁皂角,是中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为落叶乔木,寿命长达600年,盛果期有200年,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皂荚具有重要的和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中,皂荚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华梨木虱在焉蓍垦区发生猖獗,为害严重,梨园发生面积632.5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3.6万元,已成为本区的主要虫害之一。这两年,我们加强观察,基本掌握了梨木虱在我地的发生规律,并通过防治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为害情况梨木虱主要为害梨树,以苹果梨、早酥梨、鸭梨、砀山梨受害最重,而叶片蜡质较厚的锦丰梨、香梨等品种受害较轻。梨木虱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芽、叶和嫩梢的枝液为害,使叶片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分泌大量粘液…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球蚜红杉亚种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落叶松嫩枝、梢、针叶上吸食汁液。温度和湿度对红松球蚜的发生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在58%-70%时,危害严重;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落叶松球蚜数量减少;5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施药区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2.4%。  相似文献   

17.
滇皂荚--退耕还林的好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皂荚(Gleditsia japonicar var.delavayi)产云南,具有保水、保肥、深根、耐脊薄等特点,同时其皂仁、皂刺和皂荚又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该树种目前造林技术成熟、生态经济效益好,是退耕还林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8.
漆蓝卷象Involvulus haradai(Kono)是橄榄的一种新害虫,中国昆虫新记录种。成虫吸食危害橄榄嫩梢、果实汁液,严重树势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5a生橄榄产量损失可达45%。该虫在福建平和1a发生2代,幼虫在受害后的枯梢中取食,大多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1-7cm深处筑土室滞育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开始出土危害。山坡下部比上部橄榄受害重;晚春梢和夏梢受害重,秋梢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19.
松纵坑切梢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属.是一种钻蛀树干为害很严重的森林害虫。该虫主要发生在立地条件差、林地卫生条件不好或其它各种原因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的林分。小蠹虫主要包括柏肤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柏肤小蠹为害侧柏、桧柏等;纵坑小蠹虫主为害油松、黑松等。  相似文献   

20.
在仁用杏栽培过程中,虫害是影响其造林成活、生长、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调查,以下几种害虫在大同地区危害较重。一、杏球坚介壳虫 属同翅目,介壳虫科,又称朝鲜球坚介。1、分布与危害各产果区均有发生。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枝干和叶的汁液。被害树树势衰弱,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