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积累短须裂腹鱼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对规模化人工繁殖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养殖条件下的短须裂腹鱼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短须裂腹鱼受精卵的平均卵径为2.36 mm,吸水膨胀后为3.68 mm,沉性卵、弱粘性、卵黄丰富。在水温(14±1)℃的条件下,受精后6 h 30 min进入卵裂期,20 h 55 min进入囊胚期,60 h 28 min进入原肠期,70 h 4 min进入原肠中期,77 h 52 min进入神经胚期,142 h肌肉开始收缩,177 h 46 min进入心动期,254 h 40 min开始出膜。孵化全过程所需积温为3 565.3℃·h。初孵仔鱼全长8.7 mm。出膜后第2~9天,胸鳍、鳃、口腔、眼色素、体内血管等器官相继发育完全;第10天仔鱼全长达15.15mm,鳔充气,鱼苗开始平游和觅食。孵化过程中应重点防控水霉病。早期仔鱼可以投喂轮虫、蛋黄或者豆浆等,待仔鱼捕食能力变强之后,可以投喂更加适口的枝角类、嫩口丰年虫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本实验通过连续显微观察,记录分析其胚胎及仔稚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特点。结果显示,军曹鱼受精卵呈圆球形,为浮性卵,卵径(1.245±0.065) mm,油球1个,油球直径(0.325±0.027) mm。在水温(27.0±0.5)℃、盐度29、pH值8.3的条件下,军曹鱼卵从受精至孵化出膜约需26 h 30 min,经历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出膜7个阶段,共24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3.254±0.096) mm,仔鱼在孵化后第3天开口摄食,眼囊变黑,卵黄囊被消耗约80%,第5天卵黄囊消失,第7天油球耗尽,转化为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14天全长(19.933±1.118) mm,各鳍鳍条形成,进入稚鱼期;22日龄稚鱼全长(41.140±3.779) mm,尾柄部开始出现鳞片,46日龄的后期稚鱼全长达(116.667±5.916) mm,体表完全覆盖鳞片,除尾鳍形状外,体形与成鱼相似。  相似文献   

3.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 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裂腹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人铭  马燕武  吐尔逊  郭焱 《水利渔业》2007,27(2):27-28,38
2005年4月,首次利用阿克苏河自然成熟的塔里木裂腹鱼,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试验。初步观测,塔里木裂腹鱼成熟卵微粘性,卵径1.7~1.8 mm。在水温14~19℃,多数受精卵经101 h 55 m in后孵化出苗。初孵仔鱼全长7~8 mm,体节41~44对。6 d后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可平游,并开口摄食。  相似文献   

5.
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与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了胚胎和仔鱼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棘头梅童鱼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卵径(1. 182±0. 041)mm,油球直径(0. 458±0. 015) mm;在水温(25. 00±0. 50)℃、盐度23~24条件下,受精卵经20 h 20 min孵化出膜。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及出膜7个阶段,共24个发育时期。在水温(26. 00±0. 24)℃、盐度23~24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 536±0. 059) mm,出膜后9 d内为早期仔鱼阶段,以内源性营养耗尽为主要特征; 9~25 d为晚期仔鱼阶段,各鳍条发育齐全,鳞片出现。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状况下,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Pallas)将卵产在石板上,有护卵行为。2009年5月,利用人工驯化养殖2年的重唇鱼,通过药物催产、流水刺激、人工授精等方法获卵32万粒。受精率为93%,孵化率为86%。利用网箱孵化出苗26万尾。初孵仔鱼全长6.5 mm,约5 d后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轮虫。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黄河裸裂尻鱼的血清、鳃、肝脏、性腺、心脏、鳔、肾脏、眼、脑和肌肉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组织均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黄河裸裂尻鱼是二倍化了的四倍体,可能起源于鲃亚科。  相似文献   

8.
泰山赤鳞鱼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泰山赤鳞鱼产卵时间在4~5月,自然产卵水温为18~26℃,产卵于水底细沙中,分散产卵。卵呈弱粘性,金黄色,属沉性卵,平均卵径2.5 mm。在水温18~22℃条件下,胚胎从受精到孵化出膜历时66 h,经过了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6个主要阶段。初孵仔鱼全长6.0~6.5 mm。卵黄囊前部膨大成球形,约占鱼体整个长度的1/3;后端为均匀的棒状。仔鱼孵出到消化道完全形成约经历136 h。  相似文献   

9.
采用活体PHA—秋水仙素注射法,研究黄河裸裂尻鱼的染色体核型。试验结果表明,黄河裸裂尻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92,核型式为24m 24 sm 22 st 22 t,NF=130。黄河裸裂尻鱼可能是二倍化了的四倍体,可能起源于鲃亚科中某些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圆口铜鱼仔幼鱼驯养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4日至10月8日,以采自金沙江的34尾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鱼(出膜3~4d)为驯养试验对象,仔鱼阶段分别以蛋黄和水蚯蚓碎浆作开口饵料,稚鱼、幼鱼阶段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圆口铜鱼仔鱼、稚鱼、幼鱼均能主动摄食。经107d驯化培育,总体成活率64.71%,幼鱼平均体长(70.5±4.6)mm,平均体重(5.9±1.3)g,表明圆口铜鱼仔幼鱼易于驯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