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受许多因子的影响。内因主要是各树种的组织结构和内含物质及砧穗间的亲合力等;外因除嫁接技术的熟练程度外,还受嫁接时期、气温、湿度、砧木大小等诸多因子影响。 本试验是为摸索芒果最佳嫁接季节,延长嫁接期而进行的。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张氏红山茶嫁接成活率的砧木种类、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等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砧木种类和嫁接方法是影响张氏红山茶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3个因子不同水平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各有差异;以油茶大砧或红露珍做为砧木,采用皮接法嫁接张氏红山茶,全年均可嫁接,且其嫁接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嫁接前1~5 d为1个时间段、嫁接后30 d分为10个时间段(共11个时间段)与每时间段内日均温、最高温、最低温、积温、降雨量、相对湿度6个气象因子组合成66个自变量因子,以核桃方块形芽接成活率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嫁接前1~5 d时间段内平均气温、积温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以11个时间段的6个气象因子单独进行逐步回归得出:相对湿度对嫁接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嫁接前1~5 d和嫁接后1~3 d的气候条件对核桃芽接成活率最为重要,其次为嫁接后4~6 d,再次为嫁接后7~9 d,嫁接后10~12 d对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嫁接12 d以后气象因子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营盘村开展了油橄榄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砧木、接穗品种、嫁接方法3个因子对油橄榄嫁接成活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嫁接方法嫁接砧木嫁接品种;油橄榄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组合为:嫁接砧木为佛奥,接穗品种为贝拉,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成活率高达96.67%;在丽江市大具乡进行油橄榄嫁接时,可采用插皮接,佛奥作为嫁接砧木的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嫁接技术及接穗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索通过嫁接建立无性系思茅松种子园的可能性,1988—1990年在普文林场进行了各种嫁接方法和不同技术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思茅松嫁接成活率的主导因子是接穗保湿条件;在普文林场的气暌、环境条件下,嫁接时间区域较宽;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砧木定植方式对早期接穗生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核桃楸嫁接试验 ,对室外立木嫁接和温室裸根苗嫁接的不同嫁接方法和温、湿度等影响嫁接成活的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 ,总结出核桃楸嫁接的方法以插皮接为好 ,室内外嫁接成活率高出其它方法10 %~ 2 0 %;室内嫁接温度以 2 5~ 3 0℃最适宜 ;室外嫁接套保湿袋增温 ,嫁接前 3d砧木从地径处砍口放水。在移栽苗木管理上也总结出用湿锯末埋至顶芽下保湿保温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3种核桃嫁接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在不同试验点最适宜的肥水条件下,对核桃子苗嫁接、芽接、绿枝接的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成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情况下,嫁接方法不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是嫁接时期。同一时期嫁接时间宜早、不宜晚。子苗嫁接、绿枝接、芽接相比较,子苗嫁接育苗周期短、成本低、技术易掌握,适宜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8.
马洪军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2):30-31,59
大方块芽接因其嫁接成活率高,操作简便易行是较为理想的核桃嫁接方法。研究了影响核桃幼树大方块芽接效果的因子。结果表明,核桃大方块芽接效果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否开排水沟和接后管理措施直接影响核桃幼树嫁接的成败。嫁接时期、接穗采集部位与贮藏时间也对嫁接效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嫁接方法的不同又对嫁接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海林 《绿色科技》2019,(3):103-104,107
针对嫁接育苗是获得良种油茶苗的主要途径,为研究油茶嫁接育苗的技术,提高嫁接成活率,试验采用对比排列试验设计的研究了方法,对砧木年龄、接穗剪取部位等嫁接的2个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砧成活率为90.0%,一年生砧木成活率为82.5%,二年生砧木成活率为68.4%;接穗采摘位置上部、中部、下部的成活率分别为:89.7%、83.1%、70.8%。砧木年龄、接穗剪取部位两个因子对油茶嫁接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方块芽接、“T”型芽接、劈接、舌接、侧接、腹接等6种核桃嫁接方式,通过多种不同因子比较试验,摸清了抑制核桃嫁接繁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以大方块、T字型及双舌接法等嫁接技术,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筛选出核桃嫁接繁育的最佳技术组合,使嫁接成活率达到72%,开辟了我县核桃嫁接繁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澳洲坚果高接换种试验研究表明:7种嫁接方法中合接和改良切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38.9%;嫁接时间对澳洲坚果高接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1月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4、7、10月;影响澳洲坚果高接换种成活率大小的主次因子依次为接穗品种、砧木与接穗互作、砧木品种、树干处理,品种HAES800作砧木与HAES900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49%,亲和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东皋长柿选择浙江柿、油柿、野柿、君迁子作砧木,采用春枝接,春动砧根枝接,秋芽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东皋长柿组合苗期表现亲和性,春枝接和秋芽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春动砧根枝接可选择油柿作砧木,成活率90%以上,其它3种砧木成活率低,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新品种"朝霞"为试验材料,对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削砧、削穗后放置不同时间包扎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及切口处酚类物质与单宁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地径均有极显著影响。削砧、削穗后放置10 min的处理,其成活率及地径均为最大,分别为97.65%和3.39 mm;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抽梢率、苗高没有显著影响。以削砧、削穗后清水中泡30 min的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达306.43μg。单宁含量以削砧、削穗后放置20 min的处理最高,达0.266 mg/L;其次是削砧、削穗后水泡30 min的处理,为0.241 mg/L。  相似文献   

14.
嫁接技术作为马尾松无性繁殖的主要手段,在无性系种子园、收集区、采穗圃的建设中已被广泛应用。马尾松嫩枝嫁接,以当年生嫩梢为接穗,砧木为三年生幼龄植株。嫁接之后的穗、砧接合部,从机械结合开始,经接面愈合,到输导组织沟通,最后来自不同母体的两部分组织,形成一个具同步代谢机能的个体。这一过程长达1—2个月之久。这期间正是接后  相似文献   

15.
杂种鹅掌楸嫁接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鹅掌楸为砧木,杂种鹅掌楸为接穗,采用嫁接方法繁殖杂种鹅掌楸.通过对不同嫁接季节,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种砧木亲和力,不同类型的砧木进行嫁接对比试验,选择出有利于其成活和生长的最佳嫁接季节、嫁接方法、砧木种及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诱根嫁接,将接穗接在砧木根颈处,接后培土,诱导接穗生根,形成新植株。本试验嫁接成活率与成活接株生根率均达70%以上。该嫁接方法的优点是:接部愈合与接株生长良好,并可降低树冠层,扩大结实面;同时接穗形成自生根,防止后期不亲和。这是马尾松无性系良种繁育的一项新技术,可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核桃嫁接成活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是巴东县二高山以上地区发展最好的经济树种之一,而因本地区核桃品种混杂、嫁接成活率不高,投入成本高,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嫁接成活率,培育出农民满意的优质嫁接苗。从砧木选择、穗条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式、苗圃管理等方面设样进行对比试验和观察。试验表明:①1a生砧木比当年生苗木成活率高;②1a生砧木先排栽好后嫁接比先嫁后栽成活率要高;③选择5a生左右的无病虫害接穗比10年以上大树枝条嫁接更易成活,采穗以2月底~3月初(即核桃萌动前10d左右)为最佳时间;④嫁接最适宜时间应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⑤苗圃地海拔适宜范围500~800m;⑥夏季高温撤除黑膜覆盖。  相似文献   

18.
锥栗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锥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cm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cm后在其上部2cm处第2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  相似文献   

19.
乌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大冶试验基地对乌桕主要品种进行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与接穗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接穗与砧木同品种,或者砧木为鸡爪桕、接穗为葡萄桕时,有较高的成活率;技术熟练的嫁接人员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核桃嵌芽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核桃嵌芽接成活的有关因子,如接穗保存方法、嫁接时间、接后剪砧时间、土壤水分多少等。分析讨论了嵌芽接法的优、缺点,为核桃良种苗木的繁殖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