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是生产建设单位预防和治理项目占地范围内原有和新增水土流失的基础,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根据多年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从事技术审查工作的实践,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供讨论参考,以便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甲级“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的动态管理,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总体水平和工作质量,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单位考核办法》的规定,水利部对第一至第六批113个甲级证书持证单位进行了考核,现将有关处理意见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是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为生产建设单位治理水土流失提供技术保障,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生产单位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但在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本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防治目标不明确、实施进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探讨如何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增强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方案既是建设项目批准立项的必备条件,又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根据多年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工作经验,从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衔接、现状介绍、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指南》和《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结合多年技术审查经验,对深圳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措施,总结相应的编制要点,为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行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佛山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具体情况,从实际编制和交流中发现和总结了13个容易被忽视的对方案编制质量和落实水土保持工作影响较大的问题,并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到解决对策,期望能大幅提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成果的质量,使水土保持方案作为技术依据与支撑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及其水土流失防治是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水土保持方案制度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科学顺利开展的首要保障,然而由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市场性和开放性,造成很多水土保持方案在技术设计、措施布置、语言及逻辑组织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系统阐述了方案编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和对策,以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从业者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水利部取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和从业人员上岗证等有关行业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导致水土保持方案质量严重下滑,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工作,影响水土保持方案的严肃性、科学性,也影响了建设单位对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结合在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范围,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为今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后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结合韶关市多个输变电工程实例,对工程占地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人员开展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参考,并为水土保持监测等技术咨询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范瑞瑜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孙保平教授主审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指南》,已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指南》,是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进行编写的,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指导书籍。为了使编制单位保质保量地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作者在分析研究各类生产建设项目特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水土保持要求,并吸收各类方案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和方案编制、审查的实践,以图、文、表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结构安排、各章节的内容、编写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并重点突出了案例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东北黑土区的土壤质量和粮食产量。利用GIS平台结合土壤侵蚀模型,以遥感数据、田间采样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侵蚀决策方案管理数字化地块图,实现了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预警和侵蚀防治信息化决策,可以根据不同地块的侵蚀程度,提供不同的治理措施决策建议,实现了田块尺度水土流失预警及水土保持决策的数字化管理,建立了侵蚀黑土农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信息化管理样板。  相似文献   

12.
在对黄土高原植被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区空间数据和土壤侵蚀空间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森林草原植被区、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在森林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41.92%,水蚀土壤侵蚀指数比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346.90。在森林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70.45%,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449.40,水蚀最为严重。在温性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风混合侵蚀为主,风蚀微度-水蚀剧烈的百分比最大,为33.01%,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633.45,水-风混合侵蚀最为严重。在荒漠半荒漠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风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99.65%,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589.78,风蚀最为严重。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沟壑治理措施及其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面蚀和沟蚀两个主要方面 ,危害都十分严重 ,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必须坡沟兼治 ,综合治理。根据黄土高原的特点 ,在抓紧坡面治理的同时 ,应加大沟壑库坝建设速度。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 ,沟壑坝系工程建设事业应首先快速发展 ,以促进面上综合治理 ,使投资效果更好 ,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综合考虑了气候、水、地貌、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等因素,以DTM上的最小沟谷单元为侵蚀的基本单元,并把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分别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模型来计算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然后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该模型参数的获取进行了探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An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RS) and geographic informtion system(GIS)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isk of soil erosion by water on Lakaia district ,Syria,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annual soil loss rates for Latakia soils ,Mainly,remote sensing data soil survey,land use inventory,elevation data and climatic atlases are used as resource data sets to generate USLE facto valu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tegration of GIS/RS with USLE wa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soil erosion over large areas.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经验之一。基于G 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是目前研究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从土壤侵蚀遥感制图研究、小流域土壤信息系统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等方面回顾了基于G 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发展过程,并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基于G 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Land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landscape and land use planning. A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for land evaluation in an area of severe erosion, focusing on integrative, process and ecological analyses. Two classification systems, soil quality and erosion risk, were combined in the land evaluation framework. The Quanjiagou catchment, with typical loess hill and gully topography,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as used for data storage, analysis and display. The soil quality classification was 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s (soil organic matter, effective depth of soil and soil moisture); four soil quality classes were defined in the study area. Slope, micro-landform type and the type and processes of soil erosion were integrated to classify the erosion risk. The soil qualities and erosion risk for each site were combined using the GIS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land for farmland, grassland and forest. By comparing these results with the current land use, measures for better land use and conservation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采用黄河流域(片)国家级防治区中部分县级行政区2020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及对应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建立了不同县级行政区县域面积、各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与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推算不同区域的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临界土壤侵蚀模数与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建立的拟合关系,推算出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多沙区土壤流失量,1990—2019年黄土高原多沙区累积保土量为213.44亿t。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沂蒙山区遥感影像解译和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数据等资料,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的基础上,选择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值、坡度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建立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方法对影响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单因子进行计算,并将各因子进行栅格化。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将沂蒙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5个等级区域,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侵蚀敏感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0.
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中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土壤侵蚀量是正确评价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黄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 ,它是在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平台松散耦合的基础上 ,利用DEM提供地形特征的功能 ,运用水文模型进行流域径流水文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 ,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的侵蚀泥沙模型及其沿程传递模型 ,建立了分布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模型 ,用它可以计算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土壤侵蚀量。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试验流域——宁夏西吉县黄家二岔小流域 ,经过验证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可以用于黄土区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的模拟运算 ,这将进一步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